家校共育中与家长的沟通策略研究

2020-12-23 03:07魏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沟通家长

魏巍

摘  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这就给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教育环境,在更加复杂的教育环境下,单靠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已经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育目标。因此,开展家校共育就是当前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在家校共育中,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与家长充分沟通,协调好教育工作之后,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掌握更多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实现与家长的深度交流,确保家校共育教育理念顺利实施。

关键词:家校共育;家长;沟通;策略

家校共育是适应日益复杂的教学环境、不断提升的教学目标的合理选择,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要想顺利开展家校共育教学活动,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进行充分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况等,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家校沟通时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师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教育目标,但教师和家长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学生,可能会出现较大差异,这就会给家校共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家校共育中需要掌握沟通技巧,加强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达成共识,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要想和家长实现深入、有效的沟通,教师就需要把握沟通原则,避免在沟通中出现冲突,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教师应积极转换自身的角色,将自身与家长放在平等交流的位置,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以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分享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使家长充分表达出自身的想法,使家长与教师之间互相启发,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家长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明确家长在学生教育、成长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家长积极主动的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在日程生活中,以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二、家校共育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有效策略

(一)定期举办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与学生沟通的最重要方式,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基本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的家校共育理念下举办家长会,教师就应转变传统观念,改变传统的在家长会上评点学生学习情况的方式,更多的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在家长会上,还需要明确家校共育的目标,向家长说明家长应该发挥的作用,及时指出家长在家校共育中存在的不足,督促家长更加积极主动的承担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比如,开展家校共育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而家长需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在学生学习的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工作或者学习,而不是在学生学习时,家长看电视、打游戏,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影响,也会起到负面作用。因此,教师应通过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白环境对学生学习成长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让家长为学生的学习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亲子活动

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也是加强家长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方式,在亲子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家长,可以在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到亲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家长的具体情况,这样教师才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在亲子活动中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时,教师可以将家长叫到一边,单独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尽可能的多微笑,以温和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增强家长对自身的好感,避免运用刻薄、讽刺性语言,让家长产生厌恶心理。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增强同理心,这样才会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确保交流工作顺利开展,促使家校共育理念在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中得到积极践行。在亲子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家长,在活动中从哪些具体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家长掌握更多与学生交流、活动的技巧,逐步培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默契程度,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对家校共育的实施也具有积极意义。

(三)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也拓展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为家校共育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了便利。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教师可以随时运用微信、QQ等平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随时向教师反映学生的情况,这样教师和家长都可以更加全面、充分的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对家长和教师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家长与教师直接沟通,也可以避免学生传达教师的意见,或者学生向家长撒谎等问题。教师与家长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与方式沟通时,也需要注意沟通策略和方式。在沟通过程中采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先表扬学生,指出学生的优点,再指出学生存在的一些小问题,让家长注意引导学生,这样可以让家长的心态相对平衡,避免刺激家长,对沟通交流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随时分享一些有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育经验等,为家长在家庭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合理意见,也让家长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教育水平,共同推动家校共育的全面实施。

(四)积极运用说理方式

在家校共育理念下,教师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尽可能的避免与家长陷入到无意义的交流中,沟通必须要在明确目标指导下进行,沟通完毕应尽可能实现沟通的目的,如果经常性无法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那就是浪费教师自身和学生家长的时间,不会对家校共育的实施产生任何积极作用。目前很多家长的工作压力比较大,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很多家长在遇到教育问题时,很容易着急,然后就冲着学生发脾气,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没有任何意义,还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鼓励家长向教师或者其他家长寻求帮助,积极在交流群里分享教育经验,指导家长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权威性,增强家长对自身的信任,以便更好的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同时,教师应用说理的方式,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榜样作用,鼓励家长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家长也需要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加大关注,改掉自身的不良行为。此外,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与学生交流时,应耐心,运用温和的语言态度进行交流,避免打骂学生,或者朝着学生大吼大叫,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家校共育理念,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各自在学生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促使学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龙玉红."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策略与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9).

[2]  康文龙.小学家校共育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新课程,2019(35).

[3]  赵芳.新时代小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文学少年,2019(9).

[4]  高小吉.家校互動视角下班主任和家长沟通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2019(5).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沟通家长
家长错了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