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2020-12-23 13:23吴丽珍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过程

吴丽珍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教育者们也越来越注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充分的挖掘自己的创新潜力,此外,教师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多角度的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正文:

教师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需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应该在情境中对学生们进行诱导和启发,从而培养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最后,还要留给学生们适当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们在不断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影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只注重为学生们传授机械性的知识,不注重引发学生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学生们认为数学课堂是枯燥的,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无法积极地融入到进去。但是如果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们就能够更加深刻、多方面的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内容,这可以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更加的感兴趣。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手段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地培養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之下,学生们能够很好的梳理数学知识的体系,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这对于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同时能够为学生们打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够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采取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分析和思考问题。

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策略

2.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充满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数学学习更加的感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们提出一些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情境性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临近于学生们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看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困惑,这样能够更好地引发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形的特征》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幻灯片为学生们出示一些圆形的物体,这些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师为学生们出示了这些图片之后,有的学生还会说轮胎是圆形的,这时教师应该及时的向学生提出问题,问他们,轮胎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而不是正方形的呢?学生会回答,正方形的轮胎滚动不起来,这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教育,科学准确地回答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幻灯片出示的图片和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圆形的特征,这会让学生们在课堂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能够带着一些问题到课堂中去寻求答案,这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2.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应该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同时也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总结。例如:在教学《规律计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出示这样的题目2+4=? 2+4+6=?  2+4+6+8=? 2+4+6+8+10=?,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们进行分组,让他们进行观察,同时也应该充分的考虑不同算式之间的差异,每个小组成员应该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学生们是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同时也应该注重每个小组成员是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进行了思考,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合作当中,通过交流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们的讨论能够理清杂乱的数学知识,这能够促进学生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体验。

2.3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们产生认知性的困惑,这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能够发展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能够主动进行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主动的建构新的数学知识,教师所精心设计的问题还应该结合一些课外的数学内容。学生们在回答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的积极主动,能够调动自己的思维想象能力,教师所准备的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2.4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学会运用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例如:首先,教师可以将唯一性的填空题改成一空多填的形式,如:4+2=(  )+(  ),(  )+4=(  )+6等,这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让他们在做计算题的过程中开动自己的脑筋,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一问多答的形式发展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拿出数学中的性质和定理,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描述和总结,这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们进行一题多问,教师可以根据出示的已知条件为学们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这可以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具有发散性,能够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想象,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们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一定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为学生们提出一些有效性的问题,促使他们在数学课堂中不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动手操作的实践机会,这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创新的空间,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取到一些创新的灵感,从而能够有效地在数学课堂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将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向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炜.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20(07):87-88.

[2]  王晓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68+70.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过程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两只想打架的熊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智珠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