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现状研究

2020-12-23 15:49刘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改厕厕所革命株洲市

刘艳

农村“厕所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民生工程,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健康生活意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农村“厕所革命”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难度大、任务重。因此,如何有效破解农村“厕所革命”中的一系列难题,如何因地制宜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就成为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研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基础性课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固本之策。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但是,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传统旱厕不仅影响着农村人居环境,也威胁着农民身体健康,成了实施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短板,因此,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庄环境、提高农民健康生活质量、提升文明程度,进而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 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到 2019 年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再到 2020 年的《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都提到了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改厕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各地可以先开展试点再全面推开。要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健康意识,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可见,国家层面对农村“厕所革命”和乡村治理都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可是,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实际推进和治理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丞需解决,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对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问题及对策研究为主线,通过对目标乡镇“厕所革命”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建议进行深入探究,以期推动目标乡镇“厕所革命”顺利开展。

一、研究目的

本项目研究目标是探索研究株洲市政府在农村地区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政府行为具有哪些影响,并发掘短板和不足,对深化优化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用途

推动农村“厕所革命”相关理论研究,丰富和完善农村改厕相关理论研究体系。本文以农村改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且典型的问题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揭示问题,剖析原因,进而探究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发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丰富农村“厕所革命”理论研究体系。

探究解决农村“厕所革命”過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本项目以株洲市农村不同地区为例,在论述“厕所革命”提出的背景、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一手资料,考察目标区县改厕工作,揭示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问题的本质及其原因,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破解农村改厕过程中的治理难题,为探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供现实参照,更加有效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健康生活意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三、主要研究内容

其一是对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现状进行理论分析,了解国内外背景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方向。其二结合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本要求对农村厕所改造及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并提出卫生厕所粪便的无害化解决与处理方案。其三通过实地调研及考察,得出农村厕所改造的真正需求,根据不同县区、不同条件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现有卫生厕所的类型,阐述各种生态化厕所的结构组成及基本原理、安装布置形式及实施效果评价,提出一整套适合株洲地区的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方案。其四对不同改造方式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比较,得出适合不同条件下的最佳改厕方案。

四、研究方案、方法和技术路线的选择

通过对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现状进行理论分析,了解国内外背景政策、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方向。结合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基本要求对农村厕所改造及建设整体规划进行研究。实地调研及考察,得出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的现实需求。根据不同县区、不同条件的需求,结合国内外现有卫生厕所的类型,提出适合株洲地区的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方案。对不同改造方式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与比较,得出适合不同条件下的最佳改厕方案。

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多种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对于厕所改造尤其是农村厕所改造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本文的文献资料来源有三种:(1)厕所改造理论及实例相关著作;(2)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谷歌学术等数据库查找文献,研读有关农村厕所革命的期刊论文;(3)国务院、湖南省、全国各省市、株洲市等关于推进此项改革实施的相关政策文件。

实地调查法。通过访谈调查、实地探查等形式,对株洲市的改厕主体即基层公务员、村两委干部、旅游景区商户经营者、改厕施工的第三方企业工作人员、当地村民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所得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深入攸县、醴陵、茶陵、炎陵、荷塘区等有典型特色改厕主体农户家中,依据实际的调研和走访,了解改建的厕所类型、厕所的配套设施、厕所的管理维护、新厕的使用率等,掌握村民对改厕政策及实施情况满意度的一手资料,还包括居民对改厕参与程度以及对于乡镇改厕服务情况的认可程度等。包括对家庭卫生厕所使用情况进行实地查看;积极联系乡镇改厕工作相关负责同志,了解全山区地貌的乡镇改厕整体情况、推动进程、取得成效以及存在不足。通过对第三方改厕企业的调研,了解山区改厕的具体情况,了解其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其他所遇到的困难。

个案分析法。通过实地探访的形式到典型的村落农户家中,与已改厕家庭进行深入交谈,获知部分具有代表性问题的村民厕所建造的方式、在改厕中遇到的困难、改建及损坏的原因、粪污的处理方式、政府作为等信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剖析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中的短板及政府行为的不足。

五、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现状

1、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基本情况

株洲市辖六区四县(市),66个乡镇,33个涉农街道,1036个行政村,70个农村社区,农业户数68.8万户,农业人口270万人。2019年以来,株洲市坚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列为2019年政府一号民生工程,全市计划新建或改造卫生厕所53091户,至2020年4月实际完成55765户,进度达到105.04%。全年改厕总量为5.6万个左右,占计划105.45%,到年底全市衛生厕所总数达到60万户,比例达到87%,提前一年实现中央提出的二类地区农村改厕85%的目标任务。

2、株洲市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的流程

目前,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厕所革命推进的流程。具体如下:

成立农村厕改工作领导小组专班,制定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的总体要求,株洲市政府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株洲市主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市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和区县为成员的农村厕所改造工作领导专班。并制定了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牵总指导全市的厕改政策、方向与措施等各方面,部署整个工作。

区县制定各自厕改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区县按照市相关要求,安排部署具体工作,合理确定规划布局,牵头各乡镇抓好农村改厕工作,负责落实村厕所改造具体实施工作。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方案,明确推进时间表和分步实施计划,在工作部署、人员组织和财力安排等方面统筹协调组织,确保厕所改造工作有力推进,高质高效的完成。

乡镇确定厕改农户,列制厕改清单。各村按照县里和乡镇部门相关指示要求,全面摸排,摸清底数,确定本村农村厕所改造的农户明细单,结合农户意愿和实际情况,列制农村厕改的明细清单,建立系统整套的台账。

厕改工程施工建设。按照县农村厕改的相关政策要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实行。首先提倡农户自己施工改厕,在农户不愿意自己施工改厕的情况下,委托乡镇、村来帮助农户具体施工。按照相关技术支持和施工要求,进行农村厕所改造的工程建设施工。

厕改工作验收考核。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由乡(镇、区、委)政府和村委会逐户验收。乡(镇、区、委)和村逐户验收完毕后,向市农业农村局提交县级验收书面申请,申请县级验收,根据乡(镇、区、委)申请情况,农业农村局牵头和乡(镇、区、委)组成农村厕所改造验收小组随机抽查验收,两办督查室进行监督。对2019年改造户厕按该行政村当年改造数的 3%(不少于 3 户)进行检查验收,并填写市级验收表。有验收不合格农厕的乡镇整改后再进行市级验收。

厕改工作全程监督管理。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区县“两办”督查室等部门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进行监督和明察暗访,县、乡镇(区)、村落实全程监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健全问题举报监督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和互联网监督平台等方式,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厕改资金拨付发放。市级验收完成的行政村,由株洲市按每座无害化卫生厕所1000元左右的标准,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元,区县财政补贴500元。奖补到户的资金情况在本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并将公示照片报市农业农村局。

3、株洲市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效果

农村厕所改造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乡村环境持续改善的战略高度,抓实抓细,已初见成效。

农户厕所革命的意愿不断增强。株洲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指示精神和要求,开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让农民群众受益于好的政策,首要的出发点就是要增强农户厕改革命的意愿,发动更多的农户接受厕改,受益其中。主要通过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的方式来增强农户厕改革命的意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引导农户增强厕改意愿。按照市抓示范区县,区县抓示范乡(镇),乡(镇)抓示范村,村抓示范户的思路,各区县在改厕过程中与全市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村相结合,抓好改厕示范村,每个示范村建好一个示范点,示范村和示范点按要求要做到标准高、质量优、外观美,从而起到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示范带动,培养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从而提高了农户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改厕。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宣传引导增强农户增强厕改意愿。各乡镇(区)组织人员深入做好宣传发动,进村入户、与农户逐一见面,通过发放明白卡、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改厕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使改厕相关政策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提高群众对厕所改造、文明如厕、卫生防疫等的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农民的优势,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推广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主动投入、激发改变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

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进。株洲市政府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聚焦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村庄清洁等方面,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汇聚各方力量,以高的政治站位、优的顶层设计、实的工作举措,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快速实施和高质量开展,截至目前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农村环境取得了明显变化,美丽整洁的画面在株洲大地有序展开。全县在各乡镇区、县直各单位和重点村乡村振兴指导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充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使群众积极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工作当中先从村庄清洁开始,清理农村脏乱差、清理残垣断壁,再由面及里深入推进,到建设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到改水改厕、村庄硬化、美化,到农村综合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有序铺开,农村整体形象不断提升。

农村居民对改厕政策满意度不断提高。株洲市在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行动中,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指示,结合实际,制定农村“厕改革命”的改厕政策,从加强宣传发动、强化质量管理、注重建管并举三个方面强抓落实农村改厕工作,确保打赢农村“厕所革命”这场攻坚战,以小厕所带动大民生,不断提升农户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村里、农户家中做好宣传发动,进村入户、逐一见面,深入农户家中给农户宣传讲解改厕的相关政策,发放明白卡、宣传页、张贴宣传条幅、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使改厕相关政策家喻户晓,让农户浅显易懂的了解厕改的相关政策知识,改变固有传统观念,尝试接受新的事物,积极参与到厕改行动中。在强化质量管理方面,经常下乡入村进行督导、检查,严把材料质量、施工队伍和技术指导关,要求各乡镇(区)要按照《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的要求开展工作,确定一名领导和数名专(兼)职改厕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指导本乡镇改厕工作,并对农户讲解新厕所的使用要求。验收标准卫生厕所或无害化卫生厕所必须保证质量,施工要符合改厕技术规范要求,保证改厕建设质量、使用安全、效果和群众满意。

基金项目:株洲市2019年科技计划项目《株洲市农村“厕所革命”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合同号5068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改厕厕所革命株洲市
三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进一步提高农村改厕工作实效
推动“厕所革命” 建设美丽乡村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九台区:因地制宜多措并举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厕所改造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中国计划用“厕所革命”提振旅游业
农村改厕,一次卫生意识与思想的革命
湖南省株洲市道教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