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3 21:46陈立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8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陈立军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土地整治工作中的生态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前我国重点开展的一项工作。要想促进土地整治的生态建设,就必须具备足够的生态建设意识,并积极引入、创新生态建设技术,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当前土地整治中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当中,必须要不断探索更符合我国土地整治目标的生态建设模式,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作;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变动较快,会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足,浪费严重的现象。因此,积极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尤其是提升生态建设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在进行土地整治时能真正重视生态建设的作用,在新型工作理念和技术支撑体系下,构建新型工作体系,从而推动土地整治工作更为全面地发展。

1土地整治工作中强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土地整治是补充农村可耕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重要途径,进行土地整治规划对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平衡来看,土地整治活动在原有的生态系统上建立了一种新的生态系统,同时土地整治借助一系列生物技术及措施,对水、路、田、林等进行工程整改,这过程中会对整治区域内的土壤、植被、生物及水资源等要素及生态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把握土地整治给生态建设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的生态建设举措,才能真正实现土地整治工作开展的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在土地整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生态建设,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才能真正做好土地整治工作。

2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

2.1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区域的整治工作浮于表面,没有考虑到整治工作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长期性影响。在某些情形下,不仅造成农村居民原居住地被破坏,当地的风景地貌被破坏等问题,还使得区域内的生态调节能力不断削弱,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同时,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工作理论应用不当,技术方法较为滞后,使得生态环境建设较为滞后,无法保证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2.2生态建设新型技术应用不足

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不是简单地改变原有土地的耕作用途,而是涉及土地、水资源、道路和景观等各层面在内的综合性建设体系,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对新型技术具有较高要求,以此才能实现土地整治工作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但是在目前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对新型技术的重视程度不足,新型材料应用不当,尤其是新型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还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在这种情形下,使得实际工作开展不仅无法达到生态建设的基本目的,甚至还会对生态环境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3民众群体参与积极性不足

在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要真正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当地民众群体的深度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实际工作开展而言,政府层面主要是依托相关的管理机构和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而民众群体则缺乏生态建设的意识,无法从自身做起,更好地融入土地整治工作中来。在日常生产生活开展中,也不免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建设的行为,由此造成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工作相互脱节,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生态建设开展的基本要求。

3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对策

3.1健全生态立法,强化生态管理意识

要进一步实现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应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土地整治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将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内容,并在《土地整理法》中进行明确规定,通过法律强化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于生态建设管理的意识。

3.2健全规划体系,提高生态建设操作性

为了使土地整治中的生态建设能够顺利发展,必须不断健全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规划体系。要站在生态建设的角度,深入检验土地整治工作的目标、内容以及技术等,要在土地整治工作当中,把生态建设当作关键性的方向,无论是在技术、人员还是工作方法方面,都应尽可能地增强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土地整治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宏观的生态网络规划,并以城市、农村、湖泊等建立起独立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规划与设计工作。要增加对土地整治工作宏观生态网络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系统、可靠的综合整治体系。同时,还要针对土地整治的生态建设开展精细化管理。

3.3发展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支持平台

生态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是当前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的关键所在,对于生态建设的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在对生态技术的推广上,必须做到分尺寸、分层次,确保技术推广过程中规划分析与整合的合理性,并充分把握与实际土地整治中生态建设问题的相关工程措施、产业技术等,尽可能避免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要更多地引入先进的生态土地整治技术,以更好地发挥土地整治作用,如缓冲带技术、防护林技术等,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运用,在技术层面上有效增强生态建设的可操作性[4]。另一方面,在开展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土地整治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性,应充分了解各项内容,实现生态技术推广和土地整治总体规划以及专项规划的深入联系。

3.4提升土地整治科技水平

在土地整治工作开展中,全面提升科学技术的指导作用,应用更多新型材料和技术,不仅能有效提升生态建设整体水平,还能减少整治过程中人力物力投入,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学、景观学、土地规划学等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在新媒体应用更为便捷的时代背景下,技术人员、教育工作者和基层工作人员能借助统一的平台构建起实时的教育和交流平台。这些条件为土地整治科技应用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只有不断提升这些条件的应用水平,才能真正确保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3.5构建土地整治新型工作体系

在新型工作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下,构建土地整治新型工作体系,必须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是要能提升技术人员自身认识和工作水平,确保各项规划工作都能建立在新型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污染严重的工业生产整治中,要通过新型技术应用,提升技术改造水平。其次是要能为民众参与提供更加完善的渠道,引导社会居民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群体的力量。最后是要构建起完善的沟通协调和组织体系,强化各层面的有机衔接力度,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土地整治工作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保护。虽然土地整治工作不断推进,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必须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不断探索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對策,从而加快我国土地整治生态建设发展速度,实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束应成.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20(06):62.

[2]  崔全红.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7-18.

[3]  李颖.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探析[J].科技风,2019(12):110.

[4]  薛强.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8,30(09):181+183.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