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枝去叶,字减意留

2020-12-23 01:59吴应海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10期
关键词:父女于勒原文

吴应海

【文题呈现】

1.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尝试缩写。300字左右。

2.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缩写为200字左右的短文。

3.班上要编写一本“班级读书档案”,邀请每位同学用缩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此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作文课堂】

师:同学们,部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习缩写。在日常学习中,经常会用到缩写,比如读完一篇长文,或者一本书,需要复述给别人听,或摘其主要内容转载到校报、校刊上,这时就需要进行缩写。那么,什么是缩写呢?

生1:我知道,缩写就是化长为短,化繁为简,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用几百字概括出来。

师:对,所谓缩写,就是在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保留原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下,删枝去叶,把一篇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做到字减意留。学会缩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初中生,有必要掌握缩写这一写作技巧。

生2:老师,那怎样进行缩写呢?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师:好的,缩写一篇文章,可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是阅读。需要缩写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整本书,二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它们的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像小说还会有众多的人物,以及纵横交错的人物关系、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等,要想在缩写时保留“主干”,就必须仔细阅读全文,全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对原作品的主题、结构、内容等了如指掌,缩写时才能得心应手,处理自如。否则,就无从下手。

在閱读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要概括文章主旨,确保后面的缩写有的放矢,不出偏差。比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果不准确把握这一主旨,缩写时就很难删枝去叶,轻松地把与主旨无关或关联不大的内容“压缩”掉。

生3:老师,我明白了,熟读原文,是缩写的前提。那第二步是什么呢?

师:第二步是列举。就是在读懂原作品的基础上,按写作顺序,以提纲形式,把作品内容逐一列举出,并判断主次,为后面的缩写作好准备。不同文体的作品,列举时要求不同。叙事类文章的缩写最为常见,主要按文章的记叙顺序进行列举,要将时间、地点、人物(主次)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等一一列写出来。比如,《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节,以时间为序,依次写了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吃酒、听见有人哭啼、询问原因、鲁达发怒要打郑屠被劝住、三人凑钱给金氏父女、继续吃酒、鲁达回府、金老为离开作准备、鲁达打店小二护送金氏父女离去、店小二欲报信、鲁达戏耍并三拳打死镇关西、街坊邻居等不敢阻拦、鲁达离去等情节,人物有鲁达、李忠、史进三人,及金氏父女、店小二、郑屠等人。结合“表现鲁达疾恶如仇,为民除害”这一主题,不难看出,鲁达询问原因、护送金氏父女离去、三拳打死镇关西等是主要情节,其余为次要情节;鲁达、郑屠、金氏父女为主要人物,其余为次要人物。

议论文主要按论证思路进行列举,涉及话题的切入、论点的提出、论证的展开、文末总结。说明文主要按说明顺序进行列举,涉及说明对象、事物特征、说明的展开(从哪几个角度、分哪几个层次说明)、文末总结等。

生4:老师,我觉得列举这一步非常重要。列举全面,缩写时就能按需提取,不遗漏重点。那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师:第三步是删减。即根据原文主题,将那些与主题没有多大关系的内容直接删除掉。比如,说明文中的一些描写、引用,相同类型的事例;议论文中用来引出议论话题的新闻事件,相同类型的论据,相关叙述等;叙事类文章中的次要情节、次要人物、不重要的描写等。删减时,一定要遵循“自成一文”这一要求,即删减后的文章,结构仍要完整,文意仍要通畅,主题仍要突出,人物个性仍要鲜明。否则,那就有可能删减过度了。

我们来看《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如果要缩写此文,像“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我不敢肯定父亲对于这个计划是不是进行了商谈”“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并且研究一下这个不列颠国旗覆盖着的岛上的风俗习惯”这几个片段,由于无关紧要,就可直接删掉。

生5:老师,有些作品,比如长篇小说,删减后篇幅仍然很长,那怎么办?

师:这就是我要说的第四步:压缩。在叙事类文章中,压缩是指对那些与原文主题有关,不能删去,但又篇幅较长的故事情节进行缩减。压缩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压”,将过多的描写语、修饰语去除掉,只留下主要情节。比如,缩写《我的叔叔于勒》,在处理“见于勒”这一片段时,就可对这一部分丰富的人物描写进行压缩。像“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一段,可直接压缩为“我父亲不安地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另一种方法是“改”,对比较复杂的重要情节进行概括性改写,只要不改变原意就行。比如,鲁迅的小说《故乡》里写杨二嫂的那一段,缩写时就可改为:“杨二嫂突然来了,这是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经母亲提醒,我才记起了她就是那个‘豆腐西施。她絮絮叨叨说了不少话,怪我贵人眼高,临走时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议论文中的“压缩”,主要是针对事实论据而言。由于议论文的事实论据一般都很精练,无论是“压”还是“改”都要适可而止。

说明文中的“压缩”,主要是针对一些说明性文字,能用一句话说明清楚的,就不用两句话。

生6:老师,适当的“压”和“改”之后,还要干什么呢?

师:最后要进行复查。即对缩写后的文章进行回头看,看主题有没有改变,结构是否完整,文章是否流畅;看论证是否还像原文一样严密,说明是否还像原文一样全面,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六要素是否齐全。如果发现问题,那就要进行修改和润色。

【佳作展示】

缩写《我的叔叔于勒》

郭梦洁

我家在勒阿弗尔,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港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

两年后又接到他第二封信,信上说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就可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哲尔赛岛的旅行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父亲看着船上一个卖牡蛎的人,不安地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父亲向船长了解后,确定了这就是于勒,船长在美洲把他带回国。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我看了看于勒叔叔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名师微点评】

这篇缩写,概括地介绍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前后变化,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缩写过程中,作者抓住原文主题,按原文的结构顺序“盼”“赞”“遇”“躲”,对次要情节、次要人物进行必要的概括和删减,同时删去过多的环境、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保留了人物的关键话语,做到了情节完整,人物鲜明,主题突出。

【妙笔生花】

请从小说《水浒传》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对他的经历进行缩写,600字左右。

猜你喜欢
父女于勒原文
Dad and daughter jazz duo父女爵士乐二人组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缩写)
我心中的“父女节”
别人的玩具,我可不管(一)
A Walk at 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