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

2020-12-24 10:36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实训思政

李 恒

(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以培养适应未来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将在教授创业管理基本理论、锻炼创业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由此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训,不仅可以习得从问题探索出发的创造、创新、创业流程背后的价值转化逻辑;掌握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树立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价值认同,提高创造力自信,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创业精神品质的敢闯会创的创新型学习者。

一、三位一体课程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案锚定学生综合素养的塑造

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支配教学实践活动,是课堂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不仅可以确定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的期望,使得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还能够给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是教学的基本前提。《大学生创业基础》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三个方面。知识目标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习得与中医药事业相联系的创业活动的基本知识,辨证地认识和学习关于创业者、创业思维、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的创业管理基础知识。能力目标是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创新创业思维将专业学习中有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机会,进而跨学科与人合作,整合资源,开创项目进行创新性实践尝试的行动能力。价值目标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求,培养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挑战自我、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诚实守信、善于合作以及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认同创业的时代意义,培养创业精神,树立职业理想,立志成为在未来医药领域创事业的有志青年。

课程整体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在课程的德育方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时代关注,积极链接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案例,以先进创新创业人物的价值创造活动为引导,唤起学生的使命感、社会担当意识和对创新引领创业、创业铸就中国美好未来的价值情怀。其次,调动学生主动进行创业学习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热情,围绕学生的专业所学,挖掘学科资源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自信。同时引导学生在创业学习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自信、自尊、自强、自豪的优良品格。第三,着力引导学生用创造性的行动探索与实践,注重做中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训练思维、开拓视野、磨砺意志,培养尊重科学、敢于创新、不畏失败、创造价值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二、“理实结合、一体化嵌套式”的教学模式为课程思政拓展教育空间

基于大学生创业学习的基本规律,以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一体化嵌套的形式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通过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实现《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融合理论性、政策性和实践性特点,拓展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维度。具体如图1中体现的《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模式框架将理论课程(16学时)、实训课程(16学时)和指导性自学(8学时)三大教学板块,按照课程内容的逻辑关联交叉嵌套为一体进行课程安排,形成了以创新创业思维为内核的逐层递进的创业基础课程设计。

课程的根本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通过教学实践循序渐进地为课程思政拓展教育空间。在这个教育空间里通过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自我认知,并引导学生综合看待自我能力与价值,进而通过学习、分享与合作来拓宽成长视野,扩大社会资源能力,实现从“我能做”发展到“团队共创”的社会性成长。另一方面,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培养学生积极关注社会需求与实际问题,并在资源能力范围内策划创造性解决方案,进而进行价值创造的行动计划与决策的能力。在课程不同板块的教学设计中,重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体验式“做中学”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途径和新的学习伙伴,寻找新的潜在导师,学习新东西,成为创新型学习者,最终提升大学生创业学习的价值创造自信。

与此同时,结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学习特点,契合中医药各专业学生在创业学习中的期待和需求,借助前期研究完成的“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汇编集成了教辅教材《创业基础课程思创同行案例集》。案例集中将医药行业的典型创新创业人物和事件按照章节序列进行编排,一方面适合学生同步学习和认知创业管理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实现了校本教学资源的扩展,通过医药领域的创新创业案例学习和课后主题讨论的教学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结合案例的具体叙事线和社会语境,进行分析、分享和探讨,进而建构出与学生学科特点契合的创业学习认知,潜移默化地塑造结合医药学科学习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能力。

三、深挖思政元素、多元创新教学方法展开课程德育新维度

《大学生创业基础》本身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特点,课程内涵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多个维度的知识。其中可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也十分丰富。以课程第一章“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为例,在纵向脉络上梳理创业概念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从对个体特质到行为过程,再到思维方式和创业精神本质的层层递进,其中可以让学生展开思考去发现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创业和创业精神对当下学习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在课堂上互相碰撞观点进而思考大学生该如何理性地认知创业;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创业能力提升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对创业精神需要培育并可培育的理性认识。基于此还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将创业置于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中,探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新的国内外创新创业形势及相关政策走向,提高学生的宏观思维能力,启发学生“肩负历史新使命”的责任感。综合来看,《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无论是理论板块的教学,还是实训板块的课程和指导性自学的拓展,通过多元挖掘课程内部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它自然延展到课程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设计中,将会在价值认知和意义建构层面引领学生有深度、有宽带和有温度地进行创业学习和实践锻炼。

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基础》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通过多元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课堂讲授、案例式教学、讨论互动、情境模拟、体验式实训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第一,运用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可获得性。对于没有太多经管知识储备的中医药专业学生来说,学习创业管理理论首先需要逾越的第一个学习门槛是创业基础学习与自己专业学习的意义关联。因而以医药行业的典型创新创业人物和事件为载体,将创业管理理论与之相互结合进行教学,可以促进有效教学并激发学生的创业学习动机和创业学习主动性。第二,运用“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设置主题讨论的社群互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创业学习的知识输出,增强自我效能。教学过程中围绕课程每个教学阶段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主题要点和扩展医疗案例,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讨论。一方面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输出、互动、反馈,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认知提升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和反馈。第三,创业实训课的情境化模拟训练,增进学生互动,提高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通过运用模拟实训沙盘等虚拟仿真的教学环境,将相关教学实训过程情境化,使学生通过体验式“做中学”的模拟更加真实地将理论课所学知识、原理加以运用,促进学生模拟体验情境中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合作式学习能力和学习反思能力。

此外,《大学生创业基础》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各类创业实践平台有机衔接,调动学生的创业学习延展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拓展多元个性的实践途径,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参与校内外组织开展的创业项目设计、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创客社团活动。此外通过组织课后参观孵化基地、访谈创业者、考察创业孵化项目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学生认知自我价值和创造性潜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探索问题的好奇心和乐于与人合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创业实践素养。

四、转换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交互模式

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的单一传授者的角色,《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首先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上做了转变。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支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即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师发挥教学引导、学习支持、课堂组织和综合管理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面对具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需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贴近学生专业特点,将创业管理的知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的既有认知和经历相联系进行教学设计。其次,教师围绕课程德育元素合理整合设计教学资源,支持并指导学生将实际的医疗领域创新案例和未来发展相结合;组织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借朋辈间的积极影响去培养和激发创业学习动机。然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主渠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支持学生分享和输出创业认知,帮助学生增进思维,将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内在经验和外在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思考专业所学的实际应用价值,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智慧。进而扩展学生的专业认知广度,提高学生对创造性的社会活动更广阔的理解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教师不是单纯灌输创业管理理论的知识搬运工,而是点燃学生创造热情的燃灯者。做一个燃灯者,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照亮并点燃学生的创造激情。启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创造性潜能,了解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可以尝试努力探索的方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信,增长责任意识,自主自律,增强分析、表达、沟通、创意、设计等创造性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能够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学生的创业学习期待和学习动力,进行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学生的专业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合理整合教育资源,设计利于学生完整建构创业认知和能够逐步养成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通过理论与实训紧密嵌套的教学流程设计,通过课上课下前后相承的创业学习与实践锻炼培养和激发学生释放创造热情和创造力自信。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转换教育角色,通过课程主渠道综合发挥引导者、支持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将德育教育的丝线交织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自然机理中,滋润创造力自信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长大。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实训思政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思政课“需求侧”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