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修性,自勉自警
——论紫砂壶“础泉井栏”的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2020-12-24 08:25陈俊丞
陶瓷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井栏制壶壶把

陈俊丞

(陈俊丞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壶得天独厚、应运而生,自北宋诞生起,便以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不断地发展,逐渐摆脱了传统粗陶实用器的桎梏,与中国释、儒、道文化实现了完美融合,成为日常实用和艺术把玩相结合的艺术品。紫砂壶发展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很多手工艺品退出时代潮流的今天,紫砂壶始终屹立于传统文化之林,其工艺形式丰富,为多样化的造型提供了可能,满足了不同人的审美需求,且在使用紫砂壶泡茶的过程中,还能欣赏到壶面包浆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岁月沉淀的痕迹,不知不觉中内心变得平静。正如著名作家林语堂所说:“中国人只要有一把茶壶,走到哪都是快乐的”。以壶为友,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心灵可以得以慰藉。

1 紫砂壶“础泉井栏”的造型设计

“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紫砂壶造型精彩纷呈,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价值,可谓一场视觉盛宴。紫砂壶造型大多来源于3种情况:①制壶艺人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对壶型局部稍加变动和改制;②结合多种器型,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进行创作;③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主题自由创作,创作出全新的壶型。这3种情况,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即使是自由创作,也要对传统工艺充分了解并熟知,方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各种工艺,以完成自己心目中的造型。由此可见,对紫砂壶而言继承传统的重要性。紫砂壶“础泉井栏”(见图1)便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美学和个人思想的一件作品。众所周知,“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最初由清代文人陈曼生所设计。此壶是仿水井石栏圈的形式所制,是陈曼生与知己杨彭年互交茗壶心得时,恰遇一丫鬟于院中井边取水。曼生觉得有趣,而设计出“井栏壶”。“井栏壶”端庄周正、质朴简素,实用性和观赏性兼具,深受人们喜爱。随之受到各路制壶艺人的争相追捧,在原先器型的基础上衍生出“高井栏壶”、“低井栏壶”、“方井栏壶”(六方、八方)等多样化的器型,这些器型在局部上均有所变动,但在钮、流、把、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另外,“井栏壶”的简单形式也给后人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在装饰手法上的运用层出不穷,诗书画印皆可点睛,因此同是“井栏壶”,但在不同的制壶艺人手中却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韵。

图1 “础泉井栏”壶

“础泉井栏壶”其整体形式依旧是继承了传统“井栏壶”的造型,其身筒方圆周正,为圆柱形,腹壁倾斜而挺直有力,能充分考究作者的制作功底;壶底平足,平贴桌面,给人以端庄稳定之感;壶身向盖面过渡设以略微凹陷的一圈,凸显立体感;壶盖为平盖,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平盖与壶身浑然一体、搭配和谐,给人以端庄周正之感,又不失刚劲的力度;壶钮为平桥钮形式,桥钮中间平直、两端倾斜,略带弧度、衔接得当;壶流与壶把做出了较大的改变,壶流改传统一弯流为三弯流形式,转折有度、刚健有力;壶把刚俊挺拔,上端为流线型设计,底圈而大,两者搭配和谐,壶流如同鸟喙、壶把如同羽翼,其形式简洁明快而新颖,平添了几分动感,提携了整壶的气势。此外,作品以陶刻的装饰技法在壶身刻绘花树,刀法一气呵成、深浅分明、层次感强,花树生机勃勃,花朵随风飘扬飞舞,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极具诗情画意之美,让人感受到美好的意境。作品选用优质原矿紫泥制成,色泽清丽幽雅,整壶泥料、造型与装饰相辅相成,一改当时繁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形式质朴、简约而新颖,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恰到好处地演绎了刚与柔、儒雅与温婉相结合的美。

2 紫砂壶“础泉井栏”的文化意境

“井栏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一便是有常德。《易经》第四十八卦井卦中便言“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邑即是村邑,第一句大意为,“城市街坊改制改观,但是井一仍其旧”,井的功能不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井是维系村邑之根本,此为常德。无丧无得,讲的是井深汲泉而有水,养民有常,不变始终,以泉为源,常用不竭,常注不溢,此亦是常德。这是告诫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自满、不自卑;遇事也是如此,幸运时不自喜,不幸时不颓丧。往来井井,即是说打水的人很多,不断依井为用,井仍是养物不穷,同样是讲常德。不因环境而变化,始终如一,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善始善终,持之以恒,这便是常德。所以泡用“井栏壶”,便是修身、养常德,自勉修行。同时,万事万物皆须辨证看待,用此壶当思有节制、不可过度,此为其二。井虽有常德,向人供水不吝,但人也不能对它取之无度,而应该未雨绸缪,这样则能够井养而不穷。意思就是对于某人、某事都不能过度依赖,或者说取之无度,而应有节制取之适当,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但过分的物质追求让人迷失自我,因此,有节有度方能实现事物的可持续发展,方能源远流长。其三,便是讲做事要有条理。古时以到水井的距离来划分农田的所有权,建立了井田制,荀子儒效中亦有载:“井井兮有理也”,从这个点上就衍生出了做事情应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的内涵。因此在使用“井栏壶”的时候,要有劝导、规范和约束行为,自勉自警的作用。再有一点就是,在用壶的井水与茶联系起来,亦有饮水思源的理念在里面,这都是我们在使用“井栏壶”这个壶型的时候可以体悟的点。玩壶、养壶同样是修心、修性,这些便是在使用“井栏壶”时可以细细体味的。“础泉井栏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是丰富的,重新演绎了“井栏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内涵,让人在玩壶品茗的同时,能自然而然地领略到深刻的文化意境和人生况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意义。

紫砂壶是当代社会炙手可热的艺术品,它从北宋发展至今,融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它早已脱离传统实用器的范畴,成为文房雅玩,深受各界人士喜爱。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让精神得到升华,性情得到陶冶。因此,身为一名制壶艺人,在不断锤炼制壶技艺的同时,也应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将当代传统美学理念融入其中,更要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和感知,将具备时代气息和特色的东西注入到作品中,使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让作品具备戳中人心的点,即使岁月流逝也能具备生生不息的韵味。

猜你喜欢
井栏制壶壶把
简谈《六方井栏》的造型创作心得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千坊万井 常州古井掠影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男子原想弄个“花盆”养花,没想到是文物
一粒珠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