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2020-12-25 22:17曹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6期
关键词:内科病情护理人员

曹阳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呼吸内科,吉林 长春)

0 引言

近年来,全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空气质量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递增,现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1,2]。呼吸内科收纳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多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此类患者均具有病程长、病情延绵、机体抵抗力弱、合并疾病多的特点[3]。在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而临床护理对改善预后的重要意义也备受认可[4]。为进一步改善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友好关系的发展,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文以本院收纳患者展开临床实践,分析探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呼吸问题,详情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源于本院呼吸内科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月收纳的100 例患者,全体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本组男78 例,女22 例;年龄60-88 岁,平均(74.56±6.63)岁;病程2-15 年,平均(8.52±5.66)年;入院次数1-11 次,平均(6.26±4.23)次;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共计52 例。回顾研究本组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对护理常见问题进行整合与分析,总结护理对策。分析结果显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反映最高的护理问题是日常护理问题,占比87%;其次为心理问题,占比85%;第三是呼吸专业护理问题,占比78%;用药安全问题占比76%,皮肤护理问题反映最少,占比50%。基于此,护理对策的拟定应从以上几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逐一处理。

1.2 护理问题及对策

日常生活护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病情极其不稳定,受感染会反复发作,因此,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的住院环境,合理调整室内温湿度,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落实好消毒工作。考虑到老年患者视力下降,行动不便,稍有不慎就容易跌倒受伤,所以,护理人员要确保室内地面干燥、无积水,在病床边设置护栏,叮嘱患者切勿独自外出,提醒患者家属注意陪同。另外,有必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适当干预[5]。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半存在机能负氮平衡的现象,免疫力和抵抗力弱,极易受到外来感染。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个人病情,确保每日摄取营养充足,并帮助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类食物为主,多食用新鲜蔬果和富含高蛋白的食物[6-8]。日常可多鼓励患者独立完成自理活动,并宣教保健知识,可引导患者听音乐、读书看报来放松身心。协助患者调整体位,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染[9]。

心理问题:①焦虑、抑郁是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心理,因患有慢性疾病、体质日渐虚弱、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等因素,患者的焦虑现象十分普遍。②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抵触医护人员的诊疗工作,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10,11]。③慢性病的发生势必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失落感,使患者质疑自己存在的价值,长此以往,易产生消极心理,对治疗不报希望,甚至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④愧疚不安同样是患者的通病,由于患病给家属带来了麻烦,给家庭造成了负担,所以患者会表现出孤独、回避与人交往、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的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护理人员务必给予重视,应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通常情况下,应结合患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对其严重程度和具体诱因进行分析,然后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帮助患者消除心理负担,重新振作。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还应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尊严与隐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

呼吸专业护理: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咳嗽、呼吸困难、气喘等,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的颜色和量,一旦察觉异常则应立即向主治医师反馈安排救治,以减轻患者不适[12-14]。老年患者病情反复无常,因此护理人员要留意患者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对症干预。病情监测期间,还应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氧疗护理,遵医嘱执行各项操作,并结合患者的病情需求,合理调整供氧流量及呼吸机参数。氧疗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频率,注意患者症状有无改善、一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吸氧管有无漏气或堵塞。定期更换消毒吸氧管,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的发生率。考虑到患者肺功能低下,排痰能力弱,呼吸道分泌物不及时排出会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促进排痰,减少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改善肺功能。

用药安全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稍有疏忽就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老年患者漏服、少服、用药过量的情况十分普遍,针对该现象,护理人员应按时将正确剂量的口服药送至患者手中,并监督患者将药服下。患者服药后,护理人员还应留心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护理人员应加强学习,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学知识,给予患者正确的用药指导,全方位避免用药安全事故的发生。

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要长时间卧床,因此压疮发生率极高。另外,患者病情严重,活动量减少,合并低蛋白血症等,均会增加皮肤破损感染风险的发生率。所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时,除需帮助患者保持个人卫生,还应加强对皮肤的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长期受压的皮肤。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某部位皮肤长时间受压[15]。

康复期护理:进入到康复期后,患者病情已稳定,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多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改善自身通气情况,并叮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作息,以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并告知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强调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疾病复发的防范意识。提醒患者出院后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变化,酌情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定期前往医院复诊。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均于住院2 周内康复出院,护理满意度达100%,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率较以前显著下降。

3 讨论

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多存在病情反复、合并症多、病程延绵等特点,因此常伴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目前临床对这部分人群情绪心理状态的关注还相对较少,且大部分研究人员单纯地认为患者不良情绪主要来源于疾病和家庭。

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因多存在家属陪同,且本身具有一定活动能力,所以在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病情不够重视。然而,医源性感染发生率高,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十分低下,所以极易导致不良结局的发生。基于此,针对护理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应对策进行干预是改善预后效果的关键。为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护理,重视患者身心健康,培养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其责任心,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均能为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全面降低医疗隐患风险的发生率[16],预防护患纠纷的发生,临床务必对此予以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内科病情护理人员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