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2020-12-25 06:35王珺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提升

摘  要:对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不仅是教师职业特征的要求,还是确保学生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必要手段。师范生既要具备内化吸收知识的能力,还需拥有传播与二次加工信息的必备素养。由此,才能为成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带来更多可能性。而以师范生为主体具体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应切实明确提高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根本价值。且能掌握教学关键要点,有方向性与战略性的设计语文教学计划。即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塑造教学理性与感性。有效延伸传统课堂,拓展师范生阅读视域。

关键词: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提升

相较于普通大学生、专科生,对师范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更加多元与严格。从知识的学习维度来说,师范生既要具备所有学生必备的素质,还需额外的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师范生作为教育领域发展的后备军,他们需依靠良好的教学能力,对知识与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渗透。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更是帮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面向师范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而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全面提高师范生职业能力与执教能力的必要途径与手段。教师必须利用有效方法与途径,对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能力进行训练与强化。以师范生未来职业发展为参考,对阅读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创新与拓展。并以此为思路,开创更利于提高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教学路径。

一、注重提升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根本价值

1.助力师范生具备良好的执教技能

师范生未来具备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而他们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提升,会对我国总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单项技能的培养,更是助力他们具备良好执教能力的必要手段。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教学既是对知识与文化的二次传播,更是利用不同的方法与渠道实现再创造。将文本中的内容、文化价值精准的进行传播,并真正体现阅读与学习的真正意义与价值。教师作为传输文化的载体与工具,自身的执教能力会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面向师范生开展的教学计划,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阅读教学能力,为进一步强化其执教能力提供更多可能性。

2.强化师范生的教育机智

教学是具备情境属性的信息流通过程,基于既定的空间与主体,对知识与文化进行传播、接受、学习与体会。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把关者,既要具备夯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学识,还需具备有效传授知识的能力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无论学生出现的消极学习动机与行为,还是非预设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教师的教育机智的考验。而师范生未来若想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当下,教师应以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切入点,为师范生综合素质与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做好准备,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点

1.阅读文本的深层解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范生知识素养、文化素养、思维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应以扎实的理论为基础。教师需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国内外文学著作,并对文本内容与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解决。即在修辞手法的应用、语言风格、价值输出等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研究。教师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了解师范生对信息的采集、分析、加工、处理与共享的能力。既要注意提高师范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还需确保他们具备精准输出信息的技能。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提高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前提条件。

2.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兴趣作为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关机要素,更是学生持续性、全身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需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将理论知识、阅读技巧等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而关于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具备技巧交互性的职业能力训练场景。且科学融入师范生感兴趣的元素,令他们积极、自主的与教师进行交流与互动。总之,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都需有意识、科学的突显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倘若无法集中师范生学生的注意力,将无法高效的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将教学模式的科学设计作为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要点,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助力他们阅读教学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三、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1.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塑造教学理性与感性

面向师范生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他们的阅读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可充分发挥传统教学中说课的优势,进一步塑造教学理性。即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的实践通读所有阅读文本,并引导他们快速清文章主旨与题材类型等。教师需保证学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什么,怎么学”,令他们基于明确的目标与方法,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析与品鉴。另一方面,教师需充分突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给予他们更多的平台与机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教师通过突显阅读教学感性,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与兴趣。教师应注重教授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并帮助他们逐渐建立终身阅读的意识与习惯。基于夯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文化品格、文学素养的养成,令学生的阅读教学能力不断被强化。教师利用说课,可使学生对阅读建立正确的认识,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而基于阅读教学感性的塑造,可使学生基于自主、积极的表达与输出,令他们在语言技能获得提升的同时,不断明确阅读教学思路。教师应助力师范生成为“智慧型”的教师,令他们将阅读教学视作一门语言表达、文化输出的艺术。而不是照本宣科的单项的输出固定的理论知识,应确保他们具备把控信息双向流通与良性反馈的能力。从理论说教、个体实践两个维度多样化的开展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能力。

2.有效延伸传统课堂,拓展师范生阅读视域

针对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需给予他们足够实践训练的实践。使学生灵活的转化与精准定位自身的角色,令他们既能跟随教师的节奏与步骤系统化的展开阅读活动,还能扮演“授课者”,指导他人学习阅读方法与技巧。基于这样的设想,教师可利用网络教学对传统课堂进行延伸。在网络平台上,教师与学生就理论知识进行研究与探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问题的后,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与反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与计划性的实践线下模拟教学课程。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水平与意愿,鼓励他们积极的站上讲台。利用模拟阅读教学课堂,为师范生提供具象化的教学场景。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选择阅读文、设计教学方案与教学模式。当学生全程参与到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与流程中,不仅可全面提高他们的阅读教学能力,还可令他们对教师这个职业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而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虚拟执教,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师范生阅读视域。阅读教学能力的提升,需依托扎实、丰富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在线下传统课堂,鼓励自主的参与到职业互动中。这样,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助力最终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

四、结语

总之,面向师范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需以阅读教学为载体,帮助他们不断夯实理论基础,并令其建立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文化品格。且利用趣味化的实践训练,全面提高师范生的阅读教学能力。而教师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以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为关键,对阅读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进行优化与完善。依托科学、完善的语文教学体系,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社会需求的教育人才。同时,教师必须着重突显教学理性与感性,令学生学习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对教师这个职业建立高度的认同感与职业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军强.五年制师范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53-254.

[2]李东平.职业导向下文言文微格教学模块实训构建与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9,6(41):108-110.

[3]胡茜.密歇根州立大學教师教育实习模式变迁研究(1952-1993)[D].西南大学,2019.

[4]涂歆.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19(08):190-191.

作者信息

王珺(1975.09—),女,民族:土家族,贵州沿河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及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师范生提升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离校前全部落实任教学校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建立公费师范生转入与退出制度正当其时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