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2020-12-25 06:35孔玥萌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芬兰家长孩子

摘  要:“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在哪里?”——这个问题强烈的勾起了人们的好奇心,究竟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到那么多知识,而有的孩子学到的东西却少得可怜?为解开这个恒古不变的谜团,,在此我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最聪明的孩子;答案

一、引言

PISA是由发达国家的智库之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所研发的,这项研究测试的是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大可以说,PISA能反应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并不是仅仅在试卷中寻找方程或选择题的答案。PISA显示,最成功或排名提升最快的国家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芬兰这样的乌托邦型

教育机制完全建立在相信孩子在没有过度竞争或没有父母干预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较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韩国这样的高压型

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过大,在学业上“用力过猛”,政府甚至下达禁令,为缓解这一紧张局面。

(三)波兰这样的“破茧成蝶”型

处于上升期的国家,贫困孩子的比例和美国旗鼓相当,但孩子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却又显著提高。

二、什么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阿曼达普利记者追踪了三位在芬兰、韩国和波兰的美国交换生,这三个国家都培养出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他通过实地调查,向人们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诞生于怎样的土壤?究竟什么能称之为优秀的教育?

(一)教育系统的质量与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

认真对待教育的唯一方法就是选拔最高学历的教师,并加以严格训练,因为政府相信他们能够帮助研发新的核心课程体系,带好各自的班级。在芬兰,教师必须设计和完成原创性研究才能获得学位。尽管韩国和芬兰教育存在种種差异,但无论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将教育视为一种比自尊更重要的东西。于是,这个国家于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觉醒——设计出一套由受过高等教育、训练有素的教师和相对连贯、标准较高的课程体质所组成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系统。

有一个有趣的人性准则:教师的门槛越高,这个职业的吸引力越强,当更多的精英人士进入时,转行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少了。芬兰的师范学校只择取最优秀的申请人,因此拥有扎实学识的教师们便能真正胜任这个职位。但这种精英式的教师录用模式,在我国还未曾做到。芬兰的改革为我们植入了这样一个概念:一定要严肃对待学校教育,这是众望所归的事情,以及优秀的师资力量决定了一切问题的成败。

同时,芬兰教师更加注重公平。“当孩子们没准备好的时候,教师不能单方面阻碍学生提高或发展。”孩子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学习,教师的工作是教好所有学生,而不仅关注有志于深造的部分学生。老师心中的公平性与严格性是相辅相成的,一视同仁永远是最核心的价值。

(二)孩子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记者曾问过芬兰某所高校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这么在乎?”言下之意是“什么敦促你们这么努力学习?”他们说:“因为这是学校,如果这都做不到,我还怎么毕业、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呢?”

在芬兰的高中你必须真正下功夫学习,甚至是调皮的“野”孩子,他们也是模范学生,从不缺勤,并且认真做笔记。是的,你必须证明自己真的懂这些知识,学习已经变成购买自由与幸福的通用货币,而学习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是使国家摆脱落后的唯一方法。而在韩国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之中,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成为普通学生和家长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韩国的辅导课开遍全国,宵禁令十点之后还层出不穷,孩子和家长难以摆脱这种压力,只能焚膏继晷地刻苦学习。

不论成功与失败,如今芬兰的教育成果确实任何国家都无法匹敌,高处不胜寒,通往成功的路径很多,选择高效才更有资本谈笑。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教育已泛化于人的生活,不仅仅作为孩子的一门门学科,更像一种潜在的意识和态度,需要所有人去严谨归纳与缜密思考,掌握知识经验,而后预测未知,探索创新…最后万物归一,继续彰显它深入人心的价值。

“政策、书本的教育只能起到促进作用,最根本上的区别是精神上的。”如果要认真对待教育,还要从孩子的内心开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对孩子们的重视使得教师自己也将从“心”开始教育。

(三)家长参与的关键因素

“父母的富有并不预示着孩子能考高分;同样,父母的贫穷也并不意味着孩子总是考低分。”自助者天助,贫困的孩子只是缺乏物质享受,他们的精神是一样富足的。对孩子而言父母在家做了什么比他们在外面拥有辉煌的业绩与成就更为重要。PISA中提到,陪孩子阅读的父母往往会让孩子在得分上胜出,父母在家喜爱阅读,孩子也更容易享受阅读。父母的实际行动比说教作用更大,有证据表明:一旦家长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对孩子产生显著影响,那么每位父母都能将孩子培养成优秀的读者和思想家,孩子们是能发现什么是家长所珍视的东西的。

世界各地都有父母之道,古今中外种种文献都赞扬了“权威型”的父母参与方式。其实“权威”一词本身就像是“严”与“慈”的交融,这类父母结合了两者的优点:热情洋溢、相处融洽,与孩子亲密无间,给予孩子自由,如:芬兰孩子的父母从不出现在学校、与老师的会面上,所有的问题与思考都让师生独自沟通,但权威性的父母同样会有清晰明确的限制要求。可见热情与严格两者可以很好的共存,那些对孩子既温情又严厉的父母,更能与孩子产生共鸣,获得尊重与信任。

三、教育者的思考

“最后,我们要始终相信,孩子们是能达到我们的期望值的。”芬兰语中有个单词“sisu”,意思是内驱力,它的意思是遇到巨大的困境所能迸发的力量,还表示内心的果敢与执着,英语中的“grit”和它相近,意为坚韧与勇气。

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们善于思考,学会创造,了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质有多么可贵,知道失败的滋味,能从中崛起,并努力做到更好。聪明的孩子是幸福的,是极具创造性的,他们一定会试图像全世界证明他们身上的无限潜力。回归教育本身,教育之最大根源就是幼儿,教师们只有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才能挑起教育之重担,才能使中国教育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阿曼达普利.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作者简介

孔玥萌,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

猜你喜欢
芬兰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芬兰将迎独立100周年 邻国挪威考虑“割让”山峰作贺礼
家长请吃药Ⅱ
芬兰纸与纸板五年连减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