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民族特色学前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25 06:35彭措志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藏区

摘  要:在藏区,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当地学生的基础素质提升。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越发重视,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与教育资源都得到大幅度增长。藏区的学前教育在大量的政策帮扶与教育援助下获得了明显发展。然而要走出一条具有藏区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路径,却还任重道远,仍需要正视并深入分析当下藏区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藏区;民族特色学前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发展的前端,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更是一个人与一个社会能够稳步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阶段。藏区学前教育由于当地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以及民族特殊性决定了不能以寻常眼光看待当地的教育情况。在国家的资源与政策大力支持下,藏区人们更需要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发展之路,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学前教育目前面临的诸多窘况。

一、藏区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

藏区的学前教育在近年来国家有关政策与资源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当地学校也在这样的帮助下逐渐开始自力更生,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让藏区学生能够从终身学习的开端起就拥有更好的教育。就目前而言,藏区学前教育发展仍旧受到当地的经济、教育基础影响。首先,藏区不同城镇以及乡村的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幼儿园学校分布不均衡,这就导致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幼儿园数量极少,远远无法满足当地的学前教育需求。并且经济较为落后地区严重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充足的教学资源,外界资助也只能解一时之急。继续当地学校根据本土优势自力更生,做出转变。此外,藏区的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升。尽管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近年来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收入不断得到提高,但本地优质学前教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当地众多幼儿教学需求,在引入优质教师、培养本地优质教师方面仍需努力。

二、藏区民族特色学前教育发展路径探究

国家的政策与资源扶持将让藏区学前教育事业拥有更好的发展根基,但走出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区学前教育发展路径,发挥本土教学优势,挖掘本地教育潜力,才是能够让藏区学前教育事业走得更加长远的有效途径。

(一)开发多元文化课程体系

首先在语言特色上,藏区的学前教育在语言上具有双语教学的特色。幼儿因此也能接触到包括藏族与汉族文字、语言、文化、风俗等在内的知识。因此藏区的幼儿园教学可根据本身教学特色,开发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根据幼儿年龄阶段设计与其学习、语言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配以双语教师进行教学,从小让幼儿接触多样化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还应根据在新形势下的学前教育目标,找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将不同民族之间的同性质文化知识进行融合教学,丰富和发展幼儿的学习能力。例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发展幼儿德育是重要课程。学校所开发的德育课程中,就可结合藏区特色文化,如宗教文化、民族风俗、民族习惯等内容,将其中所蕴含的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善良、诚实、勇敢、坚强以及保护环境等品质的内容引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挖掘藏族文化中的宗教神话、传说故事、文化习俗、节日庆典等作为教学资源,使之既能与本地特色文化保持一致,又实现了从多角度培养幼儿基本素养,奠定良好德育基础的目的。

(二)积极挖掘培训机会,提高办园水平

学前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前教育成果。藏区的幼儿园园长与教师要积极挖掘一切能够提高办园水平的机会。例如,向政府申请在本地区实行能够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在当地形成专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验区。在政府的帮助下向先进的科研人才与名师、专家、学者们学习,从交流会、研讨会、教师培训班等各种途径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园长与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水平。同时还可在各个幼儿园之间形成合力,定期举办教师说课或公開课比赛,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促使幼儿园教师自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并让教师、园长们在相互交流教学与管理经验中提高办园水平。

(三)结合藏区民众诉求调整发展方向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与学习影响重大。因此藏区民族特色学前教育要顺利开展还需考虑到当地民众的特殊诉求与期望,需要家长与民众们的大力支持与理解。在藏区的部分地区与家庭中,由于家长自身的素养不足,加之家庭条件的影响,对学前教育认识存在片面性,甚至出现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让幼儿及时就学的情况发生。家长与部分民众忽视学前教育、对其重要性认识不清,将对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必须要深入幼儿家长与民众群体中,走访调查民众意见,研究藏区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结合当地幼儿家庭的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经济条件、家长文化水平与素养等多样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再制定相应的教学与教育发展计划。例如要开设手工课,涉及购买一些必要的手工材料,就必定需要结合学校与幼儿家庭的经济情况考虑来决定主要教学内容与形式。

三、结语

文章所提出的几条关于探索藏区民族特色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的建议只是万中之一,具体的实施还需结合具体藏区当地的实际情况酌情开展。但无论如何,都需综合考虑当地的政策支持、经济条件、文化特色、民众诉求以及幼儿与教师等多方面因素,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引下,努力挖掘本民族特色资源,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肖金兰.对甘南藏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及思考[J].教育革新,2020(02):59-60.

[2]捌马阿末.四川藏区农牧区学前教育发展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4):55-60.

作者简介

彭措志玛(1988.02.06—),女,藏族,四川炉霍县人,职称二级教师,工作单位甘孜州理塘县高城镇幼儿园,研究方向:藏区特色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藏区
藏区“9+3”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环境策略之初探
甘孜藏族自治州派出所遭冲击 警察开枪自卫
冲击派出所扰乱藏区不得人心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