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绿色防控技术初探

2020-12-26 15:31沙宏锋王禹昕
上海蔬菜 2020年4期
关键词:鳞茎土壤温度田块

沙宏锋 李 建 王禹昕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办公室,江苏 如皋 226500)

韭菜生产中,韭蛆危害严重且不易防治,有些菜农为提高韭蛆的防治效果,使用国家禁用、限用的农药,致使韭菜农药残留超标,给韭菜安全生产带来难题。江苏省如皋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蔬菜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进行了韭蛆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

1 韭蛆的危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韭蛆又叫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韭蛆幼虫生活在土壤表层,群集在韭菜地下部,蛀食韭菜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初孵幼虫危害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幼虫活动的适宜温度为15~25 ℃、土壤湿度为15%~25%,其活动范围受季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即春秋季在土壤上层活动、冬夏季在土壤下层活动。春秋季韭蛆主要危害韭菜嫩茎,造成根茎腐烂,受害韭菜地上部生长细弱,叶片发黄萎蔫下垂,甚至整株死亡;夏季气温较高时,韭蛆向土壤下层迁移蛀入韭菜鳞茎,造成整个鳞茎腐烂,严重时整棵韭菜枯死。

2 绿色防控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2.1 农业防治

2.1.1 合理轮作

种植地块应远离食用菌种植棚(距离100 m 以上),前茬避免葱、蒜等百合科作物;实行水旱轮作,露地韭菜可实行稻菜轮作,即连片韭菜基地每3~5 年种植1 茬水稻,设施韭菜可与水蕹菜、水芹菜、豆瓣菜、茨菇、藕、菱角等水生蔬菜轮作。

2.1.2 清洁田园

韭菜残体会吸引韭蛆成虫,应避免在韭菜田及四周堆放韭菜残体和未腐熟有机肥;韭菜播(栽)前清洁田园,深耕土壤,晒垡7 d左右,以杀死各虫态韭蛆,降低虫源基数。

2.1.3 使用腐熟有机肥

韭菜生产中提倡使用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有机肥腐熟有多种方法,如沼气池发酵法、堆放覆盖发酵法、挖坑覆盖发酵法等,一般在高温季节进行有机肥腐熟。畜禽粪等未腐熟有机肥携带大量虫卵及多种病菌、草种,使用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

2.2 物理防治

2.2.1 灯光诱杀

韭蛆成虫形似小型蚊子,体背黑褐色,体长2.0~5.5 mm,翅展约5 mm,具有趋光性,可结合田间诱虫板监测虫情,应用杀菇蝇蚊的食用菌杀虫灯诱杀。

2.2.2 色板诱杀

韭蛆成虫具有趋黄性,可悬挂25 cm×30 cm 黄板25~30 块/667 m2诱杀。韭蛆成虫活动范围小,且喜在地面爬行,黄板下缘宜距韭菜植株顶部5~10 cm。黄板黏满韭蛆后应及时更换。

2.2.3 日晒高温覆膜

韭蛆幼虫不耐高温,土壤温度超过40 ℃且持续3 h以上可杀死韭蛆幼虫。可在韭菜种植行上覆盖0.10~0.12 mm 厚透明无滴膜,利用阳光照射提高膜下土壤温度,杀灭韭蛆幼虫。一般于4月下旬~9月中旬选晴天覆膜,夏季养根期的韭菜于5 月底前覆膜以免影响韭菜养根,夏季收割期的韭菜可随割随覆膜杀蛆;选用透光性好、膜上不起雾、厚度为0.10~0.12 mm 的浅蓝色无滴膜,膜的面积要大于田块面积,以膜四周超出田块边缘50 cm为宜;韭菜长势较差、韭菜根部清晰可见的,可在地面搭建30 cm高的拱棚,在拱棚上覆膜;韭菜长势旺盛、影响阳光照射到土壤的,可在覆膜前1~2 d收割韭菜,留茬高度与地面持平;待膜内5 cm深土壤温度超过40 ℃且持续3 h以上时(一般于当日上午8时前覆膜,下午6时左右揭膜)揭开塑料薄膜,揭膜后5~8 d韭菜即可长出新叶;覆膜处理后的韭菜前期生长缓慢,揭膜后待土壤温度降至常温时,于傍晚及时浇缓苗水,以促进韭菜的生长,生长过程中保持土壤湿润,并增施生物菌肥。

2.3 化学防治

韭菜生长期避免用化学药剂防治韭蛆幼虫,冬季采收期的田块建议在夏季施药,春季采收期的田块宜在冬前施药。幼虫危害初期是用药的最佳时间,即田间零星出现韭菜叶尖发黄变软和植株倒伏现象、挖根可见少量幼虫时立即用药,秋季成虫发生集中、危害严重时应重点进行防治。可用植物杀虫剂1%苦参碱醇2 000倍液或Bt乳油250倍液灌根防治,或选用4.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20 g、0.5%印楝素乳油300 mL 喷雾防治,交替用药。应在早上或傍晚喷雾,韭菜植株及周围的土表都要喷到。

猜你喜欢
鳞茎土壤温度田块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百合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淮安地区野生薤繁殖技术研究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