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闵高架路南段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2020-12-26 02:04王亚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快速路虹桥高架

王亚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设计管理总院,上海201206)

1 工程概述

2004 年,为迎接2008 年北京奥委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更好地满足客运快速增长和各种层次旅客出行需求,原铁道部与上海市经过协商,将原七宝铁路客站选址调整为虹桥站选址,并共同推进虹桥站建设,将其建成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出租车及航空港紧密衔接的现代化客运中心,虹桥地区将成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为支撑虹桥交通枢纽的集散交通,上海市提出了在虹桥枢纽外围建设“一纵三横”(一纵:嘉闵高架路;三横:北翟路、崧泽路、漕宝路)快速路系统。作为骨干的嘉闵高架路,北起上海市嘉定区的沪翔高速公路,向南经过沪宁高速公路、北翟路高架、崧泽高架、沪青平高速公路(延安高架路)、漕宝快速路、沪杭高速公路等,终于闵行区的申嘉湖高速公路,全长约38km,沿线经过嘉定区、青浦区、松江区、闵行区4 个行政区域。

嘉闵高架路的南段位于崧泽高架路以南,全长约18.5km,包含4 座大型互通立交,8 对平行落地匝道,采用高架形式,总投资约67.4 亿元。

2 关键技术

2.1 功能定位

2.1.1 快速疏解虹桥枢纽与中心城区、外省市(浙江省、江苏省)及上海市近郊的交通

虹桥交通枢纽范围内,随着枢纽的建设用地即将被开发,通过对区域人口岗位、交通方式的预测,初步估算将产生1.5×105pcu/d 的交通量。由此,整个枢纽的交通量包括枢纽旅客以及用地开发所产生的道路需求为2.5~3.5×105pcu/d。预测到2020 年,虹桥枢纽至中心城(包括市内九区以及浦东新区)的集散交通占总需求的52%,至郊区北部(包括宝山、嘉定、崇明)占总需求的12%,至郊区西部(包括松江、青浦以及闵行部分)占总需求的11%,至郊区西南部(包括金山、奉贤以及闵行部分)占总需求的9%,至郊区东南部(包括南汇、闵行部分)占总需求的6%;至外省市的占10%。

而目前枢纽周边主要的快速路,如外环线(西段)、沪宁高速公路入城段、延安高架路均已达到饱和,难以承受新的流量,因此,需要新建“一纵三横”快速路,满足交通需求。

2.1.2 分流上海市外环西段,缓解交通拥堵

上海市外环线位于虹桥枢纽东侧,为双向八车道的快速路。外环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的保护壳,分流了大量的过境交通,客货运混杂,且货车比例较高,日均流量已经达到了1.7×105pcu/d,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建设一条与之平行的快速路有利于分流交通,缓解其交通拥堵。

2.1.3 沟通上海市西部郊区南北向交通

嘉闵高架路南段沿线经过上海市3 个行政区,受制于某些条件(航道、铁路)的阻隔,这些地区之间的沟通不便,居民出行成本较高,建设一条南北向的快速路,能够增加沿线土地的可达性,促进区域土地的增值。

2.1.4 是虹桥与浦东两个机场之间的快速联络通道

上海拥有虹桥与浦东2 个大型国际机场,长久以来,2 个机场之间的交通联系都要途径市内的快速路,部分快速路如延安高架路已呈现常态性的拥堵,两场之间的联系较为不便,建设嘉闵高架路,可以避开这些拥堵路段,减少单程至少约40min 的车程时间,显著节省了社会时间成本。

2.2 车道规模

根据虹桥枢纽总体交通需求预测,分配到嘉闵高架路南段上的交通流量如表1 所示。工程采用80km/h 的设计速度,按CJJ 129—2009《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1]中相关章节计算饱和度,方向不均匀系数取0.55。

表1 嘉闵高架路高峰时段预测交流量及饱和度分析

根据规范要求,快速路一般采用三级服务水平。通过计算可知,S32—银都路段,道路采用双向6 车道的规模比较合适;银都路—漕宝路段,道路采用双向8 车道的规模比较合适;漕宝路—徐泾中路段,道路采用双向10 车道的规模比较合适。

2.3 快速路的形式选择

城市快速路的形式一般有地面、高架、地(隧)道3 种,3 种道路形式各有利弊。简要分析如下:(1)地面快速路。快速路位于地面,同一般的城市道路,造价较低,一般在0.8~1.2 亿元/km(双向6 车道规模)。但地面快速路占地宽,对横向交通的分隔较为严重,需要采用地道或者跨线桥穿越,造成道路沿线居民的出行不便。(2)高架快速路。是快速路的主要形式,造价较地面快速路要高,一般在2~3 亿元/km(双向6 车道规模)。交通功能好,主线位于高架上,辅道位于桥面下,对横向交通影响小,造价昂贵,对两侧环境有一定的影响。(3)地道快速路。由于将快速路置于地面以下,对两侧地块基本无影响,可以和城市周边环境有效融合,是穿越环境敏感区的最佳方式。地道快速路造价高昂,一般在3.5~4 亿元/km(双向6 车道规模)。与横向道路衔接困难,施工时对原有市政管线影响大,运营成本高,养护和救援较其他道路形式困难。

考虑到工程沿线河道较多,不宜采用地道和地面形式,且两侧用地基本以工业用地为主,对环境的敏感性相对不高,因此,快速路全线采用高架的形式。

2.4 总体技术方案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以及总体路网分析,确定了总体工程方案(见图 1)。

图1 嘉闵高架路南段总体方案布置图

主线采用高架形式,全线共设置互通立交4 座:徐泾中路立交、沪青平高速公路立交、漕宝路立交、沪杭高速公路立交,申嘉湖高速(A15)立交不属于本工程。并根据横向道路的需求,在北松公路、金都路、银都路、漕宝路等处设置了8 对平行式落地匝道,加强高架服务沿线地方的功能。

2.5 横断面布置

考虑到工程主要以集散虹桥枢纽的客运交通为主,部分兼顾沿线的小型货运交通,因此,横断面布置上以小汽车为主,保留一条货车车道,具体如下:

车行道横断面布置(单向3 车道):0.5m(路缘带)+2×3.5m(客车道)+3.75m(货车道)+0.5m(路缘带)=11.75m;

车行道横断面布置(单向4 车道):0.5m(路缘带)+3×3.5m(客车道)+3.75m(货车道)+0.5m(路缘带)=15.25m;

3 结语

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网络的主骨架,工程总体布置时,应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结构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其在道路网络中的作用与地位,结合沿线需求,综合考虑,才能得出较为合适的总体方案。

猜你喜欢
快速路虹桥高架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路规划中的声环境影响研究
虹桥碧波太平湖
桥梁限高架缓冲碰撞的结构改造研究
喜茶虹桥新天地店
知识城东部快速路与城际铁路共线方案研究
赣州市黄金大道快速路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