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与腰椎功能的影响

2020-12-27 16:42郑州中康医院452370李金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非手术椎板单侧

郑州中康医院(452370)李金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68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20例;年龄在34~72(50.41±5.93)岁;病程2~8(5.24±1.79)年。研究组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在33~74(51.67±5.14)岁;病程2~9(5.31±1.17)年。两组间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B1与地塞米松、红外线理疗、卧床制动、硬膜外复方倍他米松等非手术对症治疗。研究组予以内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患者取腹部悬空俯卧位,予以气管插管全麻后,在C型臂透视下定位病灶椎板,行切口于椎间隙旁开1cm处,将系列扩张管插入,将内窥镜置入查看病灶情况,使用髓核钳将椎板周围软组织剪除,并使用电凝止血,将椎板下缘与黄韧带暴露后,使用磨钻将关节突内侧与上位椎板下缘等部位打磨,减压对侧椎管背部空间,将黄韧带与关节突内侧衔接处、椎板腹侧使用磨钻打磨,将黄韧带从中间处向两侧分离后咬除,同时将神经根管与侧隐窝根据需求咬除至双侧神经根外缘与硬膜囊搏动,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关闭伤口。

1.3 疗效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采用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评定,分值越高表明腰椎功能越严重。两组疼痛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定,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轻。记录两组患者腰骶角、椎管矢状径、行走距离。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资料以百分率或(±s)表示,组间采用X2或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与腰椎功能 干预后两组O D I 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J O A 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O D I 评分(1 6.2 0±1.4 7)低于对照组(2 5.5 4±2.4 3),J O A评分(2 4.4 6±2.8 4)高于对照组(19.87±2.16)(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参数 干预后研究组腰骶角(34.31±1.54)度、椎管矢状径(18.43±2.33)mm、行走距离(504.38±46.17)m均高于对照组的(31.23±1.47)度、(13.23±2.41)mm、(362.89±36.87)m(P<0.05)。

3 讨论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临床中常采用非手术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采取口服地塞米松与维生素B1、B12、静脉滴注甘露醇、红外线理疗、硬膜外复方倍他米松封闭、卧床制动等非手术对症治疗,可缓解肌肉局部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回流,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感[2]。但非手术对症治疗时间过长,在治疗期间无法有效把控舒适度,治疗存在局限性,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手术治疗可在短期内减压,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本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内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给予对照组非手术对症治疗,以探寻两种手术方式的优劣差异。结果研究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腰骶角、椎管矢状径、行走距离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内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为微创手术,对患者损伤较小,经单侧入路可最大限度保留腰椎后路生理结构完整性,内窥镜可充分暴露责任椎板视野,从而精确处理病变组织,避免损伤正常组织,通过切开减压尾侧椎板与同侧头端,咬除黄韧带与骨性狭窄物质等操作,可解除压迫,重建脊柱结构,减少对脊柱关节突结构的再次损害,进而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局部肌肉状态,同时术中保留大部分的脊柱的关节突结构,可维持患者正常的脊柱生物力学,从而提高患者椎体远期稳定性。

总之,内镜下单侧入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程度。

猜你喜欢
非手术椎板单侧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效果的观察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基于振动信号融合的手术机器人椎板磨削剩余厚度识别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