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有机化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28 02:49张建英刘学立
安徽化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

张建英,刘学立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化学学科,其基础理论对现代化学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难教和学生难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1-3]。一方面因为“有机化学”本身存在知识点繁多,反应方程式复杂,反应机理晦涩难懂等特点;另一方面现行的“有机化学”教学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模式,容易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进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笔者以我校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应化系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为例,就引入学习通对提高教学质量及其可行性进行初步探索。

1“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1 现行教学模式单一

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中,部分章节知识点多,化学结构式复杂,反应机理繁多,如“卤代烃”“醛酮醌”“杂环化合物”“糖”等章节。对于这些章节,一方面,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比如写一个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很浪费时间,且所占黑板版面较多,明显影响了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另外,有些有机物分子的构型变化和反应机理是在三维空间发生的,如卤代烃的SN2亲核取代机理及其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构型翻转,仅靠课本上的插图或教师口述很难理解;另一方面,过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虽增加了课堂知识量,也利于学生对分子立体结构的理解,但缺乏一定的师生互动、沟通,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课堂氛围缺乏活力,教学质量低下。

1.2 学科前言内容较少

受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和课时偏少限制,授课教师往往在课堂上着重讲解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缺少对现代有机化学新进展和新成果的介绍,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前沿学科领域的交叉学习。如果借助学习通,让学生先行关注有机化学的前沿知识,教师再结合实例引入课堂教学,这样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1.3 教学与科研结合不够紧密

一方面,现行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往往重复传统的实验项目,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开展较少;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模式单一,主要由教师详细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过程,演示实验步骤,而学生被动地听,容易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讲解,主动思考不多,自己操作时照搬教材实验步骤,明显影响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主观能动性[4-6]。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逐渐失去兴趣,导致现行教学和科研结合不够紧密,不利于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2 学习通应用于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的学生,我校学生虽然思想比较活跃,但独立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薄弱。为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我们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即通过学习通,教师及时安排练习题、分组讨论、小组任务等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使其在整个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讨论和解决。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通发布练习题,学生答完直接在线提交作业,部分题目类型如选择题、判断题和推断题等,学生还可以通过互评给出成绩,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大学生手机的普及和校园网络的全覆盖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大学生通过移动平台如学习通,可以更多、更快地接触到新鲜事物,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7]。

(2)学习通不仅可以实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也可以将这种互动模式延伸到课堂下、课堂外。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的“通知”功能发布已梳理好的知识点或课后作业,也可以提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课件,还可以利用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进行自我测评。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附带的群聊、笔记、图片等功能及时地和老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学生可以自主参与讨论,而且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及时给予解决,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学习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通功能较多,教学模块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其如重要通知、主题讨论、小组任务、测验、抢答等功能,增添新的教学模式,全方位与学生进行互动。另外,学习通上资料较多,如课程章节、教学大纲、参考教材、练习题、课后作业、自测题(附答案)等可全方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成为学习主体。

3 学习通如何辅助应用化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

3.1 利用学习通实现科教融合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引入教学内容,最好以自己所做的科研工作及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为实例,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了解到理论学习应用到实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通可以看到关于“有机化学”课程的所有资料,包括课程章节、教学大纲、参考教材、实验内容、实验进度表及有机化学最新研究进展等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及时了解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安排,提前预习,也可以了解有机化学的热点资讯,深化学生对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意识,从而将教学和科研进行很好地融合。

3.2 利用学习通打造课后活动

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习通的重要通知、主题讨论等模块通知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课前预习;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习通上的练习题、自测题(附答案)等,将知识点通过不同题目类型如选择题、命名题、判断题、鉴定题、合成题、推断题等呈现给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学生学习不只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可以在校园的任意地方。

3.3 利用学习通进行针对性教学

教师通过学习通发布测验后,学生及时将所做答案上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查验学生的答题效果来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据此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题目,如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的同学留一些提升类题目,而对个别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则可以进行额外辅导和帮助,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

4 结束语

学习通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教师的有效了解和及时反馈,进行充分的师生互动,还可以把教学活动延升到课堂下,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参与教学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学习通教学,将本来知识点繁琐、机理难懂的有机化学变得相对有趣、易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8]。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