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2020-12-28 07:03河南省郏县第二人民医院467100李冠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冠状骨瓣脑膜

河南省郏县第二人民医院(467100)李冠丙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立即进行抢救,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组织损伤,缓解病情,但效果欠佳,可能加剧脑组织损伤。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脑干所受压迫,改善预后。本研究以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比较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37例。双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2~68岁,平均(45.06±10.89)岁。双额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0~69岁,平均(45.58±11.36)岁。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经颅脑CT、MRI检查确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7分[1];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梗死;恶性肿瘤;颅脑发育不全;手术禁忌证。

1.2 方法 双额组行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颧弓中点上方做切口,双额去骨瓣,大小为7cm×7cm~12cm×12cm,中线留宽1cm的骨桥,监测颅内压。弧形打开硬脑膜,翻向中线,清除血肿。止血,将颅内压监测仪探头置于硬脑膜下,动态监测颅内压。然后行硬脑膜减张修补术,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感染。双侧组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头偏向损伤较轻侧,自颧弓上耳屏前1cm起做切口,至耳廓上缘平面,向顶结节后方延伸,距离中线2cm左右向前额前发迹线弧形延伸。逐层切开,去除骨瓣,大小约为12cm×10cm,监测颅内压。用咬骨钳咬出蝶骨塉、颞骨磷部及部分额骨颧突,接近前颅窝、中颅窝,蝶骨嵴处向颞底扩大骨窗。清除硬脑膜外血肿,切开硬脑膜,暴露顶叶、额叶、颞叶、前颅窝、中颅窝,悬吊硬脑膜,清除血肿、坏死组织,止血。将颅内压监测仪探头置于硬脑膜下,动态监测颅内压。然后行硬脑膜减张修补术,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感染。同法处理对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第7d颅内压。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术前双侧组颅内压为(32.14±4.66)mmHg,双额组颅内压为(31.89±4.45)mmHg,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6,P=0.814),术后第7d双侧组颅内压为(15.82±2.69)mmHg,较双额组(18.21±2.94)mmHg低(t=3.648,P=0.00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发展变化快,若出现脑干损伤,病死率可超过50%。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坏死组织,降低颅内压,修复脑组织结构。但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暴露颞顶叶不明显,降压幅度有限,可能导致术后脑组织移位,牵拉脑干向前移位,加重脑干损伤。而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可充分暴露额叶、顶叶、颞叶、前颅窝等,彻底清除血肿、坏死脑组织,有效止血,充分减压。此外,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内压降低明显,水肿脑组织向两侧均衡移位,减轻脑干所受压迫,有利于患者恢复。薛俊锋等[2]研究发现,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充分减压,疗效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双侧组术后第7d颅内压低于双额组(P<0.05),提示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相比,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

综上所述,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相比,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颅内压。

猜你喜欢
冠状骨瓣脑膜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伴听神经侵犯的肺腺癌脑膜转移的T1-SPACE或T1-CUBE MRI强化特点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手术治疗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评价
春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