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式教学管理在心血管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20-12-28 10:0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梁悦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4期
关键词:儿科教学管理临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梁悦宜

清单式教学管理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在航空、政府等多个领域都有应用且取得了广泛的认同。查阅国内外文献可知,清单式教学管理在一些医院的临床科室的护理实习中均有应用,并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在本次探究中,笔者结合本院心血管儿科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清单式教学管理,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探究中选取了2017年7月~2019年3月的护理专业实习学生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女性29例,男性3例,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2岁;观察组32例,女性28例,男性4例,年龄为21~23岁,平均年龄为22岁。两组学生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具体为入科第一天带学生熟悉科室环境及规章制度,然后按照教学大纲由固定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

观察组采用清单式教学管理,具体为首先在病区内成立带教小组,带教小组由病区护士长和一名总带教老师以及多名经验丰富的临床带教老师组成,小组成立后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在考核合格后正式进入带教小组;然后根据护理部及儿科制定的教学大纲,由病区护士长及病区总带教共同制定出心血管儿科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计划,包含科室制度、临床抢救指南、注意事项以及需要掌握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等,在带教计划制定完成后总带教老师列出以时间和教学任务整理的清单式教学表格,并制作成卡片给实习生随身携带。一对一带教老师需要根据该表格进行临床带教,带教内容要由易到难、由深到浅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病区总带教需要每周检查实习学生对该清单式教学卡片上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做好进行监督与督促,在每周最后一日对本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反思以促进带教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带教小组成员需要定期对带教护士与实习学生进行考察,针对考察不合格的带教护士需要再次安排培训以保证带教质量,针对考察不合格的实习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在实习护士出科前带教小组成员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汇总与分析,将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

1.3 观察指标 本次探究的观察指标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带教工作满意度。学习成绩为百分制,包括理论、技能跟实习表现评价三部分;带教工作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表格进行,90~100分(包括90分)为非常满意,80~90分(包括80分)为满意,8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数据分析 本次数据结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学生学习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学习成绩98.9分高于对照组的96.2分。

2.2 带教工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工作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的90.63%。

3 总结

心血管儿科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家长容易紧张焦虑等原因导致临床纠纷等问题相较于其他科室更容易发生,而临床护理带教中由于学生初到临床,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或操作技术不够规范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提高护理人员以及实习学生的护理质量和带教质量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进行临床带教的过程中一般采取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但调查显示,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实习期间的管理跟学习连续性。清单式教学管理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呼吸科、骨科的临床带教实习中已经有过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探究发现,在心血管儿科的临床带教中实施清单式教学管理可以激发实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1];可以促进带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2];可以保证临床带教期间学生对于规章制度的遵守,减少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总的来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采用清单式教学管理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与带教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儿科教学管理临床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