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2020-12-28 13:42
兽医导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猪瘟患病非洲

衡德茂/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西安丰镇农业农村局 225804

非洲猪瘟是猪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以后猪发生的一种急性的具有高度死亡率的传染病。非洲猪瘟首次于1921年在肯尼亚出现,随后呈世界范围(欧洲,非洲,南美,中美国家)内的暴发流行。因此,各国对猪瘟十分的重视,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猪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对较好的控制。目前非洲猪瘟在非洲一些国家中呈地方流行性,2010年,在俄罗斯非洲猪瘟出现了大面积的流行和暴发,2018年我国也暴发了非洲猪瘟,造成了大量猪发生死亡,造成了惨重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猪的养殖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全球生猪养殖企业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

1 病原

非洲猪瘟病毒为DNA病毒,其在分类上隶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一个成员。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粒子呈对称的二十面体结构,非洲猪瘟病毒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70nm~200nm。非洲猪瘟病毒粒子具有囊膜,没有衣壳。非洲猪瘟病毒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病毒,其病毒粒子有151个ORF,病编码5个多基因家族,至少包括28种结构蛋白,在患病猪的巨噬细胞内包括100多种病毒诱导蛋白。非洲猪瘟病毒在自然感染和人工接种时,患病猪均不能产生典型的中和抗体,但是痊愈的猪可以抵抗同一毒株引发的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侵入患病猪的机体后,首先在单核细胞内进行增殖 ,随后便在多种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等)内进行复制。体外进行猪瘟病毒培养时,其可在多种细胞内进行生长,同时产生细胞病变,此外可在发生感染的细胞内见到包涵体。非洲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非洲猪瘟病毒在干燥和冷冻的环境下可以存活数年,在室温条件保存的血液内非洲猪瘟病毒也可以存活,在酸和碱条件下,非洲猪瘟病毒仍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非洲猪瘟病毒可以在腌制的肉品中存活半年之久。但是非洲猪瘟病毒对高热环境不具有抵抗力,在60℃条件下,非洲猪瘟病毒在30min后便可失活,此外,常见的消毒剂和脂溶剂均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情况下,猪(包括野猪、疣猪、大林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易感动物,但是只有野猪和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以后会发病,发病的猪和带毒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此外,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痊愈的猪,潜伏期内的猪,隐性感染的猪也可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染源。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以后,病毒在患病猪的巨噬细胞内快速的大量增殖,并进行病毒的散播,直至患病猪死亡为止。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结膜进行传播,垂直传播,生殖道传播,也可以通过皮肤伤口进行传播,种猪的精液也可以带毒传播。患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患病猪接触过的水源,用具,圈舍等等均可以使健康动物发生感染。目前临床中多以垂直传播和接触传播为主。非洲猪瘟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一年中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和秋季发病率较高。新疫区内的病死率很高,老疫区内病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新疫区。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条件下,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4~20d,人工接种时,非洲猪瘟的潜伏期为2~5d。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猪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隐性型。

4 病理变化

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患病猪,一般以最急性型,急性型病例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为主,而慢性型和隐性型病例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最急性型和急性型患病猪出现多发性的败血症症状,全身各器官广泛性的出血,皮肤粘膜等出血,淋巴结和肾脏出血最为严重。淋巴结成大理石样外观,呈现紫红色,严重的水肿,质地变的非常脆。肾脏表面点状出血,肾乳头出血。脾脏极度的肿大,可至原来的几倍大,同时会有大量的梗死灶,呈现黑红颜色。此外,患病猪的心脏受损,心包积液,心外膜出血。胸腔积液,胸膜出血,肺脏发生水肿症状。肝脏和胆囊充血严重。病理组织学检查时主要可见淋巴和血管出现损伤和坏死,大量的出血现象,淋巴结和脾脏出现大量的坏死细胞。亚急性型的病例主要以出现肾脏和淋巴结出血、脾脏和肺脏出血和肿大严重为主要病变。而慢性型的病例则以出现呼吸道症状(胸膜炎症,心包炎症,淋巴结增生,肺炎)为主。

5 诊断

该病的诊断可以结合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中的特征性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的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以采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毒抗原检测,病毒的核酸检测,病毒的分离鉴定,血清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血细胞吸附实验此外,非洲猪瘟应与猪瘟进行区分。

6 防控措施

目前,我国初步研制非洲猪瘟的疫苗,值得注意的是灭活苗对不会对健康的猪产生保护作用。严禁在流行非洲猪瘟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种,在引进猪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非洲猪瘟病毒呈阳性的猪严禁引入。定期对饲养场内的猪进行非洲猪瘟的病原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猪应立即淘汰,并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造成大规模的猪发生感染。此外,禁止食用野猪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非洲猪瘟病毒进行扩散。彻底的净化饲养场内的非洲猪瘟阳性病例,防止隐性感染动物散毒使大量的健康猪发生感染,防止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金钱。

7 小结

非洲猪瘟的预防主要在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并严格的执行免疫接种。对饲养场进行非洲猪瘟阳性病例的彻底净化,防止隐性感染者带毒对健康猪进行感染。此外,应该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加强对病原的检测,淘汰阳性猪。对健康猪和患病猪进行分群饲养,防止造成大群发病。总而言之养猪过程要积极预防此病,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猪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猪瘟患病非洲
An Uncommon Trip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非洲鼓,打起来
多国发生猪瘟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