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高分辨率CT(HR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2020-12-28 17:38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马勇李瑞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弥漫性高分辨率实性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301500)马勇 李瑞梅

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包含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及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两种类型。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是指磨玻璃样密度影相对局限,依据其内部是否存在实性成分可划分为混合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及单纯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1]。混合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内部存在实性成分,在纵膈窗及肺窗下均可观察到;单纯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内部不存在实性成分,影像学表现为半透明的局灶性浅密度影,仅在肺窗下可见。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高分辨率CT表征主要为肺叶内弥漫性分布略高密度影,且边界不清晰。

1 高分辨率CT在肺磨玻璃样密度影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影像学检查技术是鉴别诊断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主要方式,如胸部X线片、CT检查技术等。但胸部X线片鉴别诊断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灵敏度较低,分辨率较低,且极易发生漏诊情形,而常规CT检查技术极易受到容积效应的干扰,难以有效鉴别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直径、实性成分大小及形态学特征。随着医疗水平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逐渐在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临床诊断中普及。相关研究表明[2],使用高分辨率CT检查技术鉴别诊断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有助于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及分辨率,对临床检出率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研究发现[3],借助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能够获得更加具体的肺部病灶数据及相关信息,同时能够清晰地呈现病灶位置及形态等基本情况,而且图像的分辨率及清晰度相对较高。高分辨率CT是指矩阵为1024×1024的CT扫描,相较于矩阵为512×512的CT扫描模式,高分辨率CT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病灶的细微结构,同时能够精准鉴别低密度病灶,而且不易受到容积效应的干扰,动态变化的可靠性相对较高。相关研究表明[4],高分辨率CT可清晰地反映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内部的不同密度影,有助于准确评估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直径、实性成分大小及形态学特征,对肺磨玻璃样密度影良、恶性诊断精准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 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高分辨率CT表现分析

2.1 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 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恶性构成比明显超过良性。从病理学层面上对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展开分析可知,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发生于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内伴随少量脱落的肿瘤细胞或黏液,但不存在细胞塌陷及周围浸润这一情形[5]。若肿瘤局部伴随肺泡壁萎陷、浸润等征象或呈现多层堆积征象时,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高分辨率CT表现为混合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有研究人员针对200例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灶患者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工作,发现混合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例共计170例,恶性构成比为96%,单纯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例共计30例,恶性构成比为41%。由此可见,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恶性构成比相对较高,而且相比于单纯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混合型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恶性构成比更高。相关研究表明[6],实性成分在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研究人员针对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灶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发现实性成分大小在微浸润腺癌、浸润前病变、浸润性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理想的应用价值。实性成分的占比与病变的恶性预测风险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此外,病灶大小在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鉴别诊断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胸膜凹陷征、毛刺、缘毛糙、空泡征、分叶等恶性征象与病变的良、恶性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有研究人员针对50例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灶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发现24例恶性病变患者中有18例患者存在至少一种恶性征象(胸膜凹陷征、毛刺、缘毛糙、空泡征、分叶)。

2.2 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 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存在于多种疾病中,如肺间质性疾病、炎症及肺水肿等。由于不同类型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影像学表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的诱发因素主要为肺泡炎、肺泡壁间质病变,高分辨率CT表征为沿外周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同时可见纤维化、间质增厚等现象。过敏性肺炎的表征为肺泡腔内液体增多,肺密度轻微提升,肺泡壁可见明显的白细胞聚集现象,高分辨率CT表征为以小叶中心为主分布的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同时可见腺泡结节、小叶中心结节等现象。肺水肿多是因心肾功能障碍而导致血管内的液体发生外渗,并逐渐渗入至肺泡腔及肺间质,同时在重力因素的作用下沿下垂部位分布,磨玻璃样影表征主要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磨玻璃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同时可见大血管增粗、心影增大、肺血管增粗等现象。有研究人员针对200例高分辨率CT表征为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患者展开研究,发现200例入选患者中有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患者16例,过敏性肺炎患者28例,肺水肿患者130例。130例肺水肿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肾功能障碍或心脏功能衰竭症状,实施利尿治疗并进行高分辨率CT检查后发现患者的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明显吸收或彻底消退。有研究人员针对60例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病灶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展开回顾性的整合分析,发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病患者20例,肺水肿患者28例,过敏性肺炎患者12例。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高分辨率CT表征为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临床疾病中,占据前三位的疾病分别为肺水肿、间质性肺疾病、过敏性肺炎。

3 总结

高分辨率CT鉴别诊断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理想,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精准度,增强图像质量,能够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持。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包含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及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两种类型。局限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病灶具备局限性,实性成分较多,恶性构成比较高,病灶较大,且常伴随胸膜凹陷征、毛刺、缘毛糙、空泡征、分叶等恶性征象,以恶性病变为主。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病灶具备弥漫性,边界不清晰,多见于良性疾病,如肺水肿、过敏性肺炎等,高分辨率CT有助于提升弥漫性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临床检出率及鉴别诊断精准度。因此,应依据肺磨玻璃样密度影的高分辨率CT特征对肺磨玻璃样密度影进行准确评估及诊断,以便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弥漫性高分辨率实性
超声造影在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及指导活检决策中的价值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超声误诊一例分析
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系统
关于为“一带一路”提供高分辨率遥感星座的设想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