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P水平、MRS、DTI检查结果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研究

2020-12-28 04:45刘莹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年24期
关键词:迟发性脑病中毒

刘莹莹,师 媛,惠 辉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东关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内科,陕西延安 716000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主要是指急性CO中毒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好转,但一段时间后出现急性痴呆症状的疾病[1]。临床研究发现,急性CO中毒患者在治疗后2~60 d假愈期中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概率为20%~30%。导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因素较多,包括基因多态性、脑特异性蛋白表达异常等[2]。髓鞘碱性蛋白(MBP)是一种由施万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合成的碱性膜蛋白,其作用主要为促进髓鞘形成。MBP神经组织特异性较高,以往有研究显示,急性CO中毒的患者MBP水平明显升高,且发生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患者MB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患者[3]。近年来,磁共振诊断技术在临床多种颅脑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本研究对MBP水平、磁共振波谱(MRS)、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检查结果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诊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72例为迟发性脑病组,同期急性CO中毒但未发生迟发性脑病的患者72例为无脑病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迟发性脑病组患者均符合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相关诊断标准;迟发性脑病组与无脑病组患者存在高水平CO吸入史;迟发性脑病组患者存在急性中枢神经损伤症状;迟发性脑病组与无脑病组患者从中毒到住院时间不超过48 h;年龄18~80岁;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期服用过免疫抑制剂、激素;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妊娠、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1.2.1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性别、既往病史、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以及接触CO的时间、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

1.2.2MBP水平检测 在入院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MBP水平,检测步骤按照试剂盒(上海达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进行,检测仪器为RT-6100酶标分析仪(美国雷杜公司)。

1.2.3磁共振检查 在入院后进行DTI及MRS检查,MRS感兴趣区域(ROI)主要选择基底节区病变位置,体积约为1.5 cm×1.5 cm×1.5 cm,通过软件计算胆碱(Cho)/肌酸(Cr)、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r;DTI主要选择MRS ROI,对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弥散系数(ADC)进行计算。

2 结 果

2.13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组年龄、合并颅内疾病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迟发性脑病组年龄大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合并颅内疾病人数多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3组MBP水平与MRS、DTI相关指标比较 迟发性脑病组NAA/Cr、FA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MBP、Cho/Cr、AD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组别n糖尿病(n)颅内疾病(n)cTnI(x±s,μg/L)CK-MB(x±s,U/L)CK(x±s,U/L)BUN(x±s,mmol/L)AST(x±s,U/L)ALT(x±s,U/L)对照组7267*0.2±0.122.5±2.5116.4±34.47.2±1.336.6±10.434.9±9.3迟发性脑病组727180.3±0.123.3±2.6115.2±33.87.3±1.237.7±9.836.3±7.6无脑病组72612*0.2±0.122.9±2.5114.9±32.97.1±1.137.3±9.936.1±7.3t/F/χ21.2455.7771.6781.1681.6661.7341.9761.452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表2 3组MBP水平与MRS、DTI相关指标比较

3 讨 论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率较高,且致死率、致残率也较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因此,探讨导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因素,并进行相关预防,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合并基础疾病、MBP水平明显升高、磁共振检查提示颅脑病变等均是导致急性CO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4]。此外,随着患者的年龄不断增大,发生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越高,症状更严重,预后更差。有研究发现,影响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因素主要有高压氧治疗、吸入CO的水平、中毒持续时间、年龄、昏迷时间等[5]。本研究中,迟发性脑病组年龄大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合并颅内疾病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说明年龄越大、合并颅内疾病可能是导致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MBP是脑白质脱髓鞘中的主要蛋白质,其神经组织特异性较高,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脱髓鞘改变的重要指标[6]。有研究发现,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中,死亡大鼠体内的MB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大鼠,因此,MBP在预测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预后中有一定价值[7]。本研究结果显示,迟发性脑病组MBP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提示MBP可能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关。

MRS是当前唯一在不破坏被检组织的前提下,还可以对组织代谢物水平进行检测的有效方法。正常环境中,脑组织一般是由葡萄糖提供能量进行有氧代谢,但是当患者发生CO中毒后,脑组织缺氧,代谢方式发生变化,此时NAA、Cho等水平也会发生变化。NAA在轴突、神经元中广泛存在,可以对神经元的代谢和完整性进行反映,当神经元代谢、完整性出现异常时,NAA水平会明显下降。Cho在细胞膜中广泛存在,可以反映细胞膜的稳定性,当脑组织脱髓鞘或细胞膜发生损伤时,Cho水平明显升高。DTI可以定量分析水分子的扩散运动,量化纤维束的数量,在体外观察纤维束的完整性。有研究发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FA水平明显降低[8]。本研究结果显示,迟发性脑病组NAA/Cr、FA水平低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Cho/Cr、AD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无脑病组,说明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上述指标存在异常,临床可将MRS、DTI作为其辅助诊断的检查项目。

猜你喜欢
迟发性脑病中毒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中毒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西游记》中毒记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