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TGF-β3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促进兔半月板缺损修复

2020-12-28 00:53徐宏宇潘宗友倪利承王刚祥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半月板壳聚糖软骨

王 赟,徐宏宇,潘宗友,倪利承,王刚祥,赵 勇,郑 强*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浙江 杭州 300009;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浙江 杭州 310003;2.嵊州市人民医院 骨科,浙江 嵊州 312400)

对于膝关节半月板内侧无血供区域的损伤,只能采用半月板完全或部分切除术等姑息性手术方法,愈后效果较差[1-2]。近些年来组织工程技术为治疗半月板损伤带来了新的希望[3-4]。壳聚糖复合水凝胶(chitosan composite hydrogel)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可注射支架材料[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组织工程中应用广泛,是较理想的种子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不但可调控软骨与骨的再生过程[6-7],还能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分泌,抑制组织再生过程中的瘢痕形成[8],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纤维软骨样细胞[9]。但是,目前较少见将TGF-β3应用于半月板损伤修复中。基于此,本实验拟研究BM-MSCs负载TGF-β3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修复半月板缺损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4周龄新西兰大白兔3只,SPF级,体质量(0.75±0.18)kg,雌雄不限,用于BM-MSCs的提取;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质量(2.05±0.26)kg,雌雄不限,用于半月板缺损造模。均由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浙)2018-0001]。

1.1.2 主要材料、试剂:聚乙烯醇(北京沃比森科技有限公司);壳聚糖(成都化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TGF-β3(上海康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DMEM/F-12培养液、胎牛血清(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成脂诱导分化培养基、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北京雅安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Ⅱ型胶原多克隆抗体(武汉云克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聚糖多克隆抗体(上海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BM-MSCs的培养与鉴定:耳缘静脉注射1%戊巴比妥钠3 mL/kg麻醉,无菌环境下取双侧股骨,以含双抗的PBS清洗,剪去骨干两端的干骺端,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冲洗髓腔,冲出的悬液接种于培养皿内,置于37 ℃、体积分数5% 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 d换液1次。观察细胞达到85%汇合时,胰蛋白酶消化后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

取第3代BM-MSCs,接种至24孔板,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分化与成脂诱导分化,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成分为: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50 μmol/L维生素C、10 μmol/L β-磷酸甘油、100 nmol/L地塞米松、1%的双抗及DMEM/F-12培养基,成脂诱导分化培养成分为: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10 μmol/L胰岛素、1 μmol/L地塞米松、200 μmol/L吲哚美辛、1%的双抗及DMEM/F-12培养基,置于37 ℃、体积分数5%CO2培养箱中培养,每2~3 d换液1次。成骨诱导14 d时进行茜素红染色,成脂诱导14 d时进行油红O染色。

1.2.2 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在超纯水中加入5 g的聚乙烯醇并加热至60 ℃,20min后可见明显溶胀的聚乙烯醇,置于磁力搅拌器上90 ℃搅拌3 h,配制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洁净的烧杯中加入1 g的壳聚糖,在通风厨中加入1%的乙酸溶液(壳聚糖与乙酸的体积比为1∶50),密封后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 h,制备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壳聚糖溶液以6∶4的质量比混合,按15∶1的质量比在混合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溶液磁力搅拌30 min,之后置于真空干燥箱中1 h以去除气泡。然后导入无菌24孔板内,每孔约2 mL混合液,密封后置于-20 ℃冷冻箱中20 h;取出后室温下融化8 h,此过程重复7次。在24孔板内加入少许1% NaOH溶液浸泡12 h,加入0.9%氯化钠溶液调整pH至中性,最后置于超纯水中保存。扫描电镜下观察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1.2.3 负载生长因子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取1 μg TGF-β3,800 r/min 离心5 min,加入20 μL柠檬酸(10 mmol/L),调节pH值为3.0,室温放置10 min后加入5 mL含适量牛血清白蛋白的PBS,TGF-β3的浓度为200 μg/L。将0.5 mL TGF-β3溶液缓慢加入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中,振荡混匀。

取第3代BM-MSCs,分别加入负载TGF-β3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与单纯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中,调整细胞为1×107/mL,培养2 h。活死染色观察水凝胶内的细胞。

1.2.4 兔的分组及处理: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 mL/kg麻醉,仰卧固定四肢,在一侧膝关节取正中切口,将髌骨向外侧翻开,游离内侧半月板前角内侧,利用环钻在内侧半月板前角内侧制作直径2 mm的全层缺损,随机分3组处理: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不做修复处理;修复Ⅰ组缺损处注入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与BM-MSCs复合物;修复Ⅱ组缺损处注入负载TGF-β3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与BM-MSCs复合物;关闭关节囊后逐层关闭切口。术后所有动物不做外固定,自由活动,连续注射青霉素3 d预防感染。

1.2.5 放射学检查:术后8周、12周,每组各随机处死兔10只,取术侧膝关节进行MRI检查。将兔肢体置于小动物核磁专用线圈中,并将膝关节置于线圈的中心位置,利用以色列Aspect M7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磁共振检测,行T2加权扫描,观察半月板缺损区修复情况。

1.2.6 大体观察:放射线检查完成后,切取术侧半月板组织,观察缺损区修复情况。同时利用Axio Vision Rel软件定量分析新生半月板的大小。

大体观察没有通用的损伤-修复的评分标准偏主观性,缺乏信服力。

1.2.7 组织学观察:取半月板组织,放入10%甲醛固定 24 h,体积分数70%、80%、90%、95%、100%乙醇梯度脱水各30 min,依次置入二甲苯Ⅰ 15 min、二甲苯Ⅱ 15 min至标本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6 μm,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

1.2.8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取缺损区域半月板组织,置于液氮中粉碎,加入裂解液制备匀浆,16 000×g离心10 min后提取总蛋白,采用BCA法检测总蛋白浓度。配制电泳凝胶→配制buffer与蛋白混合样,加样→电泳→根据目的条带的大小及标准蛋白所指示的具体位置问合适大小的PVDF膜,转膜→放入含有封闭液的孵育盆中摇床孵育2 h→孵育一抗(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多克隆抗体)与二抗→发光显影。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BM-MSCs的培养与鉴定

第3代BM-MSCs呈长梭形,逐渐融合成片,细胞排列呈漩涡状(图1A);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可见脂滴形成(图1B);成骨诱导14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钙化结节(图1C)。

A.the third generation of BM-MSCs; B.differenti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BM-MSCs induced by lipogenesis;C.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BM-MSCs

2.2 壳聚糖复合水凝胶的微观形貌

扫描电镜显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表面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孔洞结构,内部亦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孔洞结构,孔洞之间贯通较好,较大的孔径200~400 μm(图2A)。活死染色显示,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中的BM-MSCs分布较为均匀,细胞增殖形态良好(图2B,C)。

2.3 动物实验

2.3.1 实验动物术后一般情况:60只兔术后均未发生感染,无死亡,术后有跛行,1周后消失;所有动物关节无红肿,关节腔内可见少量淡黄色的关节液,未见关节囊挛缩,滑膜无充血、水肿,无组织黏连。

2.3.2 放射学检查: 术后8周,矢状位T2WI可见对照组半月板前角全层缺损,呈不规则增高的信号;修复Ⅰ组可见大部分信号较高的物质填充于半月板前角全层缺损中;修复Ⅱ组可见部分较高的物质填充于半月板前角全层缺损中。术后12周,矢状位T2WI可见对照组半月板前角全层缺损,仍呈不规则增高的信号(图3A);修复Ⅰ组可见部分信号较高的物质填充于半月板前角全层缺损中(图3B);修复Ⅱ组仅局部可见少量高信号影,表面几乎平滑(图3C)。

2.3.3 大体观察: 对照组术后8周时缺损底部以薄层纤维结缔组织填充,质地较软且与与周围组织结合疏松;术后12周时缺损部位无明显变化,仍以薄层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图4A)。修复Ⅰ组组术后8周时缺损部位由部分白色的修复组织填充,质地稍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但与周围组织结合较紧密;术后12周时缺损部位进一步修复,但仍与周围组织有较明显的界限(图4B)。修复Ⅱ组术后8周时缺损部位由大部分白色修复组织填充, 质地较韧,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术后12周时缺损部位几乎由白色修复组织填充完整,表面较光滑,与周围组织已无明显的界限(图4C)。对照组、修复Ⅰ组与修复Ⅱ组新生半月板组织覆盖率依次为2.3%±0.2%、58.2%±9.8%、78.9%±10.2%。统计分析显示,修复Ⅰ组与修复Ⅱ组新生半月板组织覆盖率高于对照组(P<0.01),修复Ⅱ组高于修复 Ⅰ 组(P<0.05)。

A.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bservation of the micromorphology of chitosan composite hydrogels(×500);B,C.observation of BM-MSCs in chitosan composite hydrogel by living dead staining(×40)

A.control group; B.repair group Ⅰ; C.repair group Ⅱ图3 术后12周各组膝关节MRI矢状位T2WI影像Fig 3 Sagittal T2WI images of knee joint in each group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A.control group; B.repair group Ⅰ; C.repair group Ⅱ图4 术后12周时各组半月板缺损部位大体观察Fig 4 Gross observation of meniscus defect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in each group

2.3.4 组织学观察: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示,术后8周时,对照组缺损区域未见明显修复,软骨细胞体积较小,未见软骨囊;对照组水凝胶大部分已降解,可见少量软骨细胞;实验组水凝胶大部分已降解,可见较大量的软骨细胞及少量的胶原纤维。术后12周时,对照组缺损区域依然无明显变化(图5A);修复Ⅰ组水凝胶基本已降解完全,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排列混乱(图5B); 修复Ⅱ组水凝胶基本已降解完全, 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与成团的软骨细胞,软骨囊形成,与正常组织之间有胶原纤维连接,无间隙,并且胶原纤维排列规则(图5C)。

2.3.5 Western blot检测:术后8周、12周,对照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蛋白表达均低于修复Ⅰ组、修复Ⅱ组(P<0.05,P<0.01);修复Ⅰ组Ⅱ型胶原、蛋白聚糖蛋白表达均低于修复Ⅱ组(P<0.05)(图6)。

3 讨论

TGF-β3属于TGF-β超家族成员,与TGF-β1为同源异构体,可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使正常成纤维细胞表型发生转化,促进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和许旺细胞增殖[10],可以诱导BM-MSCs转化为软骨细胞。TGF-β3在半月板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11]。此外,观察TGF-β3种不同亚型(β1、β2和β3)对前软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发现,TGF-β3较另TGF-β两种亚型对前软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向调节作用更为显著[12]。因此,本实验将TGF-β3负载于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中,观察其对半月板缺损的修复作用。

本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术后12周内影像学检查无愈合现象,组织学观察也未见明显的修复现象,无血运半月板损伤不能自然愈合。单纯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BM-MSCs修复组在术后8周、12周时相对于对照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修复愈合,说明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BM-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可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兔半月板缺损,提示半月板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惰性组织,无血运半月板损伤部位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产生纤维组织的愈合。而对比单纯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BM-MSCs修复组,负载TGF-β3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BM-MSCs修复组术后8周、12周的修复效果更加显著,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促进BM-MSCs分化为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特异性基质的合成。笔者认为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与生长因子参与甚至更多因素参与时,可促进纤维软骨细胞大量增殖并合成合成基质蛋白等成分,有可能实现无血运半月板损伤的愈合。将TGF-β3负载于壳聚糖复合水凝内可起到良好的缓释效果,但是具体的负载剂量与缓释时效还有待研究。本研究的实验周期较短,长期修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A.control group; B.repair group Ⅰ; C.repair group Ⅱ图5 术后12周各组半月板缺损部位组织学观察Fig 5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meniscus defect in each group at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 (HE staining)

A.Western blot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protein 8 weeks after operation;B.Western blot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proteoglycan protein 12 weeks after operation;*P<0.05,**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mpared with the repair group Ⅰ

本实验结果显示,负载TGF-β3的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联合BM-MSCs可促进兔半月板缺损的修复,将继续观察其长期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半月板壳聚糖软骨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美洲大蠊药渣制备壳聚糖工艺的优化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