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先贤陈曼生廉政的感悟与实践

2020-12-28 01:54孙荣刚
神州·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陶刻楹联篆刻

孙荣刚

清代中晚期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浙派篆刻巨匠,书法别开生面,精通绘事,精研诗文,同时开启了宜兴紫砂文人壶创作的大门,流传至今的曼生十八式始终倍受制作者和广大藏家爱好者的钟爱,流芳百世。然而,其勤政廉明、护佑百姓却鲜为人知。当今,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已经蔚然成风,古贤为鉴,挖掘历史人物的勤政报国的精神,将对于推动惩腐倡廉,实现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勤政廉明书如其人

陈曼生本名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这位勤政廉明的清官,生于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年(1768~1822)。陈曼生在溧阳担任县令任期只有6年,即从1811年到1817年。深入整理相关资料时发现很多有关廉政爱民的书法、陶刻作品举例如下:

如图1所示。

这幅楹联“所得乃清旷,但取不磷缁””磷缁,是因磨而薄;因染而黑。不磷缁是指不受外界条件所左右。意思是(你)所得到的是光明磊落的,只是索取不被污染的(收入)。

如图2所示。

这幅楹联“修清涤俗,树节宝真”,意思是修养清廉洗刷陋俗,建树节操真诚为宝。

如图3所示。

曼生十八式中的百纳壶铭文谈到:“勿轻短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外方内清明,吾与尔偕臧(善良)”意思是:要关注老百姓的疾苦,自己要廉明为官,大家要共同以善良诚信为本。

特别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陈曼生的这副楹联行书“清潭可抵十年读,美政能令万口传”。

如图4、图5所示。

这幅楹联的意思是:如果清谭(空谈)为官,你(十年)的书就白读了;百姓拥护的政策、法规能够使人们争相传颂。

200年前的陈曼生,敢于写这样的句子,是他忠于职守、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博大襟怀的写照。清代的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称赞陈曼生为官“廉明勇敢,卓著循声,创文学,修邑志,办赈之善,为大江南北最”。足以证明他为官清廉刚正,爱护百姓,尽职尽责的崇高品德。

这幅楹联字字千钧,可以说:他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完美解读而当之无愧。当今,这样的刚正廉洁,才华横溢的政府官员寥若晨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楷模!让我们仰慕不已!盛世中华的今天恰恰需要成千上万的具有这样精神的好官!

二、效法先贤变现艺术

作为匠人精神发祥地的紫砂艺术对书法的要求是有限制的:首先是应该用正统正能量的,符合人们审美取向的书法作品。就是说:紫砂艺术规整了书画家在紫砂器上只能反映正能量。书法表现在紫砂上,需要我们融入书法匠人精神,敦促我们认认真真学习书法的优秀传统。我们学习曼生精神应着重下列三个方面的修炼:

(1)严谨治学,博涉专精的刻苦精神:陈曼生诗、书、画、印兼济可以说是全天候的艺术家,仅仅55岁生涯如此艺术成就,其聪颖、刻苦可想而知,其学习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2)厚积薄发,锐意创新的开拓精神:近人马宗霍《萋岳楼笔谈》:“曼生八分书,率意拟古,毫无古法,行书则爽健厉举,可与明人分席”。仅就陈曼生隶书开一代新风,行书追求自然天成,崇古而不泥古,一直影响到现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开创了书画与紫砂圆满结合的先河。为艺术家的楷模。

(3)为官廉明,尽职尽责的爱民精神: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善举、赈灾抚民,编修县志保障历史文化传承,受其老师阮元影响,组织精英研讨诗文书画,鼓励学子求学进取。

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愿以书画弘扬曼生精神,作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

三、学习曼生治学精神,肩负反复嫁接的重任:

二百多年前,陈曼生成功的实现了诗书画印与紫砂器的融合,以曼生十八式赋予实用器具的文人气息,开启了文人壶创作的大门。我们把如此壮举实质是艺术的嫁接,从而使宜兴紫砂健康成长为参天大树。清末以降各地书画篆刻家便连续不断地前往丁蜀古镇与当地壶艺家切磋共同研发新品,逐步形成日益兴盛的态势。

诚然,宜兴当地与紫砂壶艺家同时发展了陶刻队伍,人们常称之为“陶刻先生”,涌现了韩泰、邵云如、陈少亭等书刻高手,更有人们熟知的任淦庭先生及其弟子谭泉海、鲍志强诸名家已然自成体系。然而,本地师承为主线的延续,重点用于紫砂器的完善,客观的不同程度的显现书画专业水平的受限。宜兴紫砂行业对此非常重视,近年先后举办《曼生杯》、《前锦杯》以及各类邀请展,民间展不胜枚举,吸引了诸多陶刻新秀和院校专业人士踊跃参与,对紫砂陶刻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二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反复艺术嫁接。从清吴大瀓黄玉麟合作,陈曼生扬彭年合作。到海上画派率先介入,到吴湖帆、江寒汀与顾景舟合作,乃至当今韩美林、陈复澄书画篆刻名家的介入,反复嫁接使紫砂艺术日臻完善。这种嫁接的重任无疑落到我们一代书画篆刻家肩上。目前,全国各地书画名宿前往创作已蔚然成风,共同创作过程中也出现最初接触的畏难情绪、只顾笔墨的自我表现及篆刻简单介入等问题,提请书画篆刻家们注意如下三点:

(1)每一件陶艺作品都是包含着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境界的艺术品,在紫砂陶艺中变现书法国画艺术,要求书画的正能量与之融合。首先要读懂紫砂器的艺术内涵,发现最佳表现的方位和面积,选取适合紫砂器的相关内容。

曼生十八式中每件作品用词都与品式完美结合,延续这种创作模式并使之发扬光大。通俗讲:在紫砂器上陶刻只能帮忙不能添乱,时刻敦促自己你是配角不要抢戏,如此理念才能保持与壶艺家艺术取向的一致,才能实现嫁接,从而产生相互融合的作品。

(2)提倡书画家自行陶刻:因为当地的陶刻家会不折不扣的按照墨稿雕刻,由于理解的偏差往往出现不如人意之处,只有自行雕刻才直抒胸臆。而且刻制过程中只有自己才能用刀调整自己墨线的不足,实质是一种在纸上不可能实现的二次创作。笔者实践中体会到以刀为笔并不困难,那将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3)即使是篆刻高手也要注意:從印石转动冲切过渡到刀转壶不转应该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至于篆刻与紫砂艺术的结合,一是发挥篆刻的特色,将浓厚的金石气息表现在紫砂上。

具体说:可以适当的将印章直接刻到紫砂上,也可以将篆刻的基本功各种篆书设计好,用篆刻的单刀、双刀、单双刀结合,篆刻中常用的切刀,冲刀都可以用到紫砂陶刻中。

特别是一种篆刻独特的方法,就是边款的刻法,以刀为笔直接空刻,会产生金石气息浓烈的艺术效果。

书画篆刻界的同行们!这里风光独好!学习曼生精神,在宜兴紫砂器上尽管大胆尝试陶刻,首先虚心向当地壶艺家,陶刻家们学习和请教,这种反复的嫁接会给你继续进取的无穷力量,会促进紫砂艺术事业蓬勃发展,会让你的作品伴随紫砂器流传百代,会开辟你艺术道路上新的旅程,迎接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春天!

猜你喜欢
陶刻楹联篆刻
陶刻“汉韵对瓶”的创作及评析
“仿古壶”的陶刻艺术和文化内涵
陶刻“奇峰叠翠四方瓶”的创作感悟
简析陶刻作品《枫桥花瓶》的刀法特色
篆刻
孔府的年节楹联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