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0-12-28 01:53张生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有效对策中学数学

张生寿

【摘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化与改革,中学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巨大挑战.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是中学教育中的核心科目之一,所以改进和完善目前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中学是学生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数学又具有抽象且复杂的特点,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瓶颈.因此教师要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话题,进而展开一系列的深刻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中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有效对策

引言: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视为教学重点,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为进一步完善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中学时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中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提升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是十分重要的.而中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不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去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课堂和枯燥乏味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中学时期,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会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没有办法采取较为合适的方法去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其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对学生数学成绩的一种提高,而是对学生长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这是因为在现阶段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大多数教师都要面临着学生中考、高考的压力,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大多数教师都是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只是盲目地运用大量的题目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但是如果能够在中学的课堂中打造趣味课堂的同时,能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的话,那么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之路都能得到一定的帮助.接下来,笔者将会具体分析在中学时期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视为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且难理解的学科,导致多数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恐惧的心理,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数学计算的深入理解,充分认识计算与应用之间的内在联系,能更好地理解生活当中事物存在的必然联系,并能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提高数学记忆力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思维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快速内化,从而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对于现阶段的中学生而言,数学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效果.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使他们逐渐形成全面思考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并且不断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

二、中学阶段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现状

在现阶段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中,其实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漏洞的,这些问题和漏洞使学生没有办法在数学课堂中得到思维培养,同时增加了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厌倦感.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与教学现状息息相关的.因为在中学阶段是以选拔性考试为主的,如果学生成绩较为优秀、基础较好的话,能够在后期的学习阶段对学校的选择空间更大;但是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后期对学校的选择空间上面就比较小.在这种现状下,教师都会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在这个时候却忽视了,如果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的话,对他们后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在现阶段的中学数学思维的培养中,主要存在的漏洞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漏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采用的方法,仍然与过去的教学方法相似,没有按照现如今所给出的新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能够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一定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方式使学生后期再遇到一些较为灵活的数学题目的时候,是没有办法进行解答的.同时,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只会盲目地运用习题中的模板进行套入解题.这种情况下提高的不是学生的思维,提高的只是学生对模板的筛选和套用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厌恶感,而且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也造成了一定的打压.虽然说不能否认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对他们的数学成绩能够有一定的提高和帮助,但是现如今许多新兴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和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些新兴的数学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一定的引导,使学生真正热爱上数学这一门学科,同时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去对数学这一门學科进行学习,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提高.如果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提高的话,在后期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都能够得到一定的帮助.采用新兴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能够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一定的引导.

第二个漏洞是教师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有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数学课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数学的教学中,有许多新兴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包括情景创设法、小组学习法、分层教学法.这些不同的学习方法能够给教师的数学课堂带来不同的效果.但是现在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办法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课堂的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需要采用小组学习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却采用的是情景创设法,虽然说这三种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分析课堂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再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教学领域也逐渐得到应用和普及,其中多媒体技术就是现在普及范围较广的一项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将自己的教学内容展示出来,摆脱了过去传统那种生硬的板书和枯燥的语言.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数学进行引导,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枯燥无味,在运用媒体技术的同时提升了教学水平.但是在现如今许多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熟练的应用,他们甚至不了解这项技术,在课堂中尝试对这项技术进行应用的时候,会因为机器的开启以及视频的调节而耗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觉得运用这种方式上课,课堂效率低,从而在后期的数学课堂不再运用这种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如果能够得到熟练应用和普及的话,在数学课堂中能够给学生的数学思维带来很大的提高.只是因为现在受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限制,以及对多媒体技术了解程度不深的影响,所以才导致这项技术没有办法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

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课堂理解、课下复习以及巩固练习三个方面,其中课堂理解在这三方面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材中的知识点都需要学生经过大脑思考、联想以及运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不高,普遍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性,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从真正意义上达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接下来,笔者将会详细分析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一直被各科教师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哪一科目的教学,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科学地将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大环境下,切实提升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好奇心普遍比较强,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中学生普遍好奇心强的特点,适当在课堂教学中添加趣味性元素,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覺.教师将生活情境添加到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并导入一些新鲜的话题或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大事件,进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意识,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在中学的课程中,要学习多元方程的解答,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景,可以采用商品购买等形式去让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在多元方程解答中,是涉及多个未知数的,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购买多种不同的商品,让他们设计出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得到一定的调动,同时在这种情景中,也能够使学生自主思考.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划分不同的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都给出自身的购买方案,从中选择出花费最少的小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竞争心理,同时会对自己小组的方案进行一定的优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方案设计的时候,能够提高他们的交际与沟通能力.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和创设情景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与自己的教学目标贴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有效性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自身的沟通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和帮助.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逐渐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会有部分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厌倦心理,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得不到提升.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改进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使学生由被动心态转变为主动心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能力深入浅出地概括教材知识要点.教师将学习能力相同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学习小组,并选出每组的数学组长,然后定期开展数学竞赛的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基础差异进行自身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迅速掌握所学的数学内容,将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运用到思考和理解问题上面去,切实提高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在中学各门学科中,数学是最具有抽象性的,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以及主动提问等,同时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样也能更好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艾莉.浅议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9):56+64.

[2]徐胜祥.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国新通信,2019,21(17):202.

[3]曲磊.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A版,2019(23):77.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有效对策中学数学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房地产土地拓展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