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当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研究

2020-12-28 01:56赵志川昝金生
中国电化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赵志川 昝金生

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全面深入的研究,是适应新时代高校全面育人目标要求的重要课题。从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的内涵入手,深入剖析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作用,并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将高校国防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主义对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指导下,注重管理体制统合、课程建设整合、媒体平台融合、多样实践配合,可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发展,共同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国防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当下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重要指示,认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在精神方面的不懈追求,更是在价值标准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指向,也为包括国防文化在其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高校国防文化是国防文化的子范畴,是根据国防文化的目标与要求,把国防传统、国防知识、国防思想和国防精神等传授给大学生的特殊文化活动,其独特的实践土壤、独特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思维情感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在深入贯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时代,有必要从高校国防文化的内涵人手,深入剖析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并力求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将高校国防文化建设融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内涵解读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辞海》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便出现了文化。而伴随着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军事实践活动,于是又相应产生了国防文化。国防文化是在国防与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具有国防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是对军事斗争与国防建设实践的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提炼与积淀,具有长期性、全民性、稳定性和时代性等特征[2]。

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就是依照国防文化的目标要求,把国防传统、国防知识、国防思想和国防精神的教育等施加给大学生的特殊的文化活动,是国防文化在大学校园的具体实施。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国防文化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国防思想和国防精神等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教育活动,成为高校国防文化建設的主要内容。其不仅包含国防思想文化建设,还包括国防制度文化建设和国防心理文化建设。其中,国防思想文化是人们对国防和军事实践的理性思考,是以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反映人们对国防和军事实践的具体认识,主要表现为军事理论著作、战争实践总结、国防艺术文化成就等。国防制度文化指国防制度及其相关规范体系的建立,主要表现为国防法律法规、国防领导组织机构、军制兵制等。国防心理文化是民众、军人个体或军事组织对国家防务的种种情感、态度和见解,主要表现为与国防相关的习俗与价值观等。高校国防文化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国防文化素养,加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以及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对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的培养,核心是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灵魂是国家利益、国家主权安全至上的价值观的树立。

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高校国防文化建设新内容与新使命,高校国防文化建设遵循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原则方向,把握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运用高校科学研究、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等重要思想融人到高校国防文化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倡导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一)统一明确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3]。高校国防文化建设是党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核,两者在思想指导上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确保国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治方向性。加强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统领下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规范统一的培育内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文化白信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协同一致的教育目标

普通高校是进行国防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战略高地,青年大学生是其共同的主要对象。其中高校国防文化建设通过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国防文化教育活动来培育其家国情怀、安全意识和国防精神;而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为己任,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法律意识和行为习惯。两者共同服务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

(三)互为关联的培育内容

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三个倡导”的明确阐述,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有学者进一步提出以“坚定理想,传承文化;胸怀祖国,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历练品质;笃学慎思,勇于创新”[5]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兼有国防和文化育人的属性,其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目标密切关联。在国家层面,国防文化从个人与国家、富国与强兵、安全与发展、确保军队集中统一与发扬三大民主等方面阐释了独特的国防视域下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国防文化从军队民主建设、依法治军、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等方面构建了军队贯彻落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理念;在个人层面,国防文化强调培育现代国家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军队的优良作风,加强以军人品德与军队规范牵引下的国防道德规范建设,并以此对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见二者在培育内容上具有高度契合性,为其在培育理念上的融通提供了前提。

(四)交互促进的影响效果

在统一明确思想的指导和共同教育目标的引领下,对互为关联的培育内容进行深入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必然会在交互促进中提升大学生全面素质,产生殊途同归的影响效果。从国家战略、社会规范、公民要求三个层面,开展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将提升大学生国家观念、民族精神和文明意识,培养大学生崇尚文明、遵纪守法和责任意识,加强大学生立志报国、团结友善、自强不息,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国防文化思想、国防文化制度、国防文化心理三个层面,加强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塑造爱国精神和责任意识、明确自身的国防权利与义务,用强大的精神动力切实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国防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总之,将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各个环节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各个要素相互融合、互为应用,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三、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动当代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倡导的目标。新时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更应该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理念和自身追求中,找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与途径,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法。

(一)高校国防价值文化建设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当前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体的推动和多元化文化思潮冲击下,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缺乏有效的辨析能力和意识形态安全保护能力,盲目崇尚西方的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念,缺乏艰苦朴素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导致其信仰迷茫与价值观迷失。大学时期正处青春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渐确立和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特别的成长敏感期,高校教育者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负高等教育所肩负的使命。

国防价值文化因其有别于其他文化建设的独特内容和教育功能,使其在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和价值观树立上凸显出独特优势。国防价值文化是研究国防实践中战争性质及其评价、军事的社会功能以及军人价值的文化[6],通过对革命志士和英模人物的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的学习熏陶,把真实的历史呈现给学生、用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感召影响学生,可以产生以军人价值为辐射的强烈价值牵引;通过对战争历史与战争性质判断的学习熏陶,教会学生用正确的立场、方法看待和分析国防和军事问题,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高校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责任感,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方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抱有坚定的信念,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前进。

(二)高校国防伦理文化建设利于大学生锤炼品德修为

国防伦理文化是人伦关系及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道德规范在国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国防领域所有道德理论与实践的总和[7],具有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我国国防伦理文化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华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国防伦理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英雄人物事迹、革命品质、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等国防精神文化,特别是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内容,在高校中运用这些国防文化特有的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可以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提升道德修为,白觉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良好的文明风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新时代优秀大学生。

(三)高校国防传统文化建设利于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高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我国国防传统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孕育于党和人民伟大革命斗争和国防建设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与支撑。

当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文化自信教育缺失的现象,表现为对历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国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和国防文化的认同、体会并不深刻,国防文化对大学生的自身发展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导致其在思想认识上、价值观念上、行为方式上出现偏差。因此,在高校国防文化建设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国防文化宣传教育,注重对革命传统、红色基因、红色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积极创设外部学习条件,通过参观、体验、实践、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形式让大学生对于国防文化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有比较直观的感受和了解,并通过对国防文化所蕴含的红色精神的感悟来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防文化建设的内核和灵魂。高校国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内生统一性:一方面,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进行高校国防文化建設,才能确保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进而凝聚文化对国防建设的战斗力、支撑力、感召力、驱动力和凝聚力作用;另一方面,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将国防文化建设的要素合理融人其中,增益国防文化的育人功能,最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把国防文化建设纳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其本质是大思政、大国防、大教育视野中的育人体系的重塑,关键则是通过管理体制统合、课程建设整合、媒体平台融合和多样实践配合,有效串联国防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真正实现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一)注重管理体制统合

高校国防文化建设,要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必须加强高校国防文化建设领导力度,理顺领导体制、改进管理机制,提升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目前,高校国防文化建设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也没有高效运行的管理体制。在高校中国防文化建设一般由一位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分管,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团委、教务处、财务处和学院党总支、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等部门协同完成。这样的领导和管理体制貌似重视国防文化建设,但事实上由于没有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规定,多数高校分管领导并不能从思想上重视,各个职能部门事务繁多,对国防文化建设缺少热情,没有统一规划,事务处理低效,整体建设推进的动力不足。面对问题,需要国家和政府采取白上而下的方式做好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管理规定和体制设计,加强对高校党政领导和各级基层干部的国防文化建设内容及意义的学习教育,提高其对国防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高校可以尝试将相关国防文化建设管理机构或相关部门进行改革、调整或整合,建立功能专一的新机构,如建立国防文化教育学院或国防文化建设办公室,便于统一领导,协同工作,提高效率。

(二)注重课程建设整合

习主席十分关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对教师提出殷切的期望和要求,希望教师们充分把握好课堂实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8]。推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把国防文化教学引入到大学课堂中来,通过良好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国防文化的教人、育人功能。大学教师要熟练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对国防文化课程的内容进行指导,使国防文化教学内容更具学理性,同时运用国防文化教学多样化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地完成课堂教学,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与其他大学课程相比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最大、最必不可少的课程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更好完成国防文化课程育人的目标要求、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借助“课程思政”的思路,积极把“课程国防”的理念运用到国防文化课程建设之中。如把国防文化教学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在教学大纲中设立国防文化教学目标或要求,设计国防文化专题讲座或专门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融入国防文化、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开展国防文化主题学习、研讨、测试等;还可以在课外开展国防文化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国防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加以认真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课中的国防文化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加快国防文化课程的体系建设,打造精品国防文化课课程。国防文化课程体系可根据国防文化的类别相应建立国防思想文化课程、国防制度文化课程和国防心理文化课程,并分为核心类必修课程和通识类选修课程,如:可开设《国防文化概论》必修课程和《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军事电影赏析》《中国抗日战争史》《信息化武器装备》等通识类选修课程,并集中师资力量全力打造该领域精品课程,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当然,课堂教学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够生动、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等方面的不足,其根源在于国防文化教师素质和创新能力水平的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国防文化课程建设,办好高校国防文化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国防文化教师队伍。高校可以从军校、部队转业军官或相关专业毕业研究生中招聘,按课堂教学与学科建设的要求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强、知识面广博、拥有创新思维、自律严人格正的高校国防文化教师队伍。

(三)注重媒体平台融合

在高校进行国防文化建设过程中,多样化传播载体和媒体平台至关重要。需要优化整合多样化的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时代优势,让国防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这两者之间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功能。

整合构建形式多样的媒体平台,加快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具有比较高的权威性与可信度,是高校国防文化不可或缺的建设平台。国防文化建设要主动借力党媒、军媒等主流媒体平台,在主题聚焦、内容和形式互补中实现价值培育的增益效果。另一方面,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条件下新媒体平台的作用。善于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国防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网站和网络宣传教育平台,重在宣传的思想性、直观性和感染性。利用微信、微博、网络论坛、校园BBS等网络交互平台和智慧树、雨课堂等网络教育平台,做好国防文化公众号信息的推送、校园国防文化APP的推广、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网络直播活动的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微电影的拍摄、国防文化课程的直播课等,营造浓厚的校园国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国防文化教育,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全面素质,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四)注重多样实践配合

此外,在高校进行国防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将课堂教学与其他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统一。其中,课堂教学通常为大学生提供国防文化方面的理论知识,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除了依靠课堂教育教学,更需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国防文化类实践教育活动,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获得亲身体会和直接经验,以此实现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仪式教育是高校进行国防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多样化实践活动主要形式。第二课堂是国防文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高校应加强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红色旅游胜地、国防工程遗址等管理机构的交流合作,使之成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并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国防文化征文活动、抗战老兵寻访活动、国防文化体验活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等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以此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此外,要注重仪式教育的文化功能,以纪念重大事件为核心的纪念日活动是最具代表性的仪式教育活动,围绕中国共产党诞生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庆阅兵纪念活动等重大纪念日,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国防相关主题仪式教育活动,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综合国防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方位提升。

五、结语

国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国防软实力。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就是依照国防文化的目标要求,把国防传统、国防知识、国防思想和国防精神的教育等施加给大学生的特殊的文化活动,是国防文化在大学校园的具体实施。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国防文化建设在统一明确的指导思想、协同一致的教育目标、互为关联的培育内容和交互促进的影响效果上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交互联动。高校国防文化建设义凭借其独特的建设内容和影响功能,在正确价值观树立、品德修为锤炼、文化自信增强等方面,从思想和行动上全面助力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教育管理和大学生立德树人建设的正确引领,通過管理体制统合、课程建设整合、媒体平台融合和多样实践配合,实现高校国防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融合,利用高校国防文化建设的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平台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功能,实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2379.

[2]于川信.国防建设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468-470.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1).

[5]周颖.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45-46.

[6][7]张保国,张剑.国防文化的认识与实践[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3.104-106.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3.

作者简介:

赵志川: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教育管理(2haozhichuan603@126.com)。

昝金生: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szzanjs@163.com)。

*本文系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代国防文化培育机制的构建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l315)、河北经贸大学2018年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军事课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8JY208)研究成果。

咎金生为本文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年1月9日     责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