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用好环境宣教软实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0-12-28 02:10冯家宝刘丹黄慧诚
环境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讲堂有奖观鸟

冯家宝?刘丹?黄慧诚

“同学们,你们在东莞上学,在东莞生活,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美丽中国,我们都是行动者。”今年六五环境日期间,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在线上“环保主题班会课”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绿色倡议。当天全市120余万中小学师生通过“云课堂”,探秘东莞水环境治理,共同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这场别开生面的“市长环保课”是东莞市近年来开展的数百场公众环保宣教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污染防治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做好环境宣教工作,营造众志成城、治污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

300场大讲堂、400场公益活动,全民参与支持治污攻坚

“非常满意,比去现场开会高效多了,学到了许多关于固废、危废管理的知识!”东莞市寮步镇某企业人员在听完首场线上“环保大讲堂”后留言。这一留言也代表了很多企业的心声。

东莞市是广东及全国制造业大市,工业企业数量以及单位面积企业密度均居广东省首位。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统计,东莞工业企业数多达94613个,另有36万个经营场所,130万个市场主体。有效控制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成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数量如此众多的工业企业,东莞在严格监管执法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从思想教育上帮助企业主树立“守住环保底线、实施绿色发展”的环保自觉,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东莞“环保大讲堂”应运而生。活动采取“市局主办、分局联动、企业参与”的方式,授课内容包括政策宣讲、普法释法、案例剖析、“环保管家”服务等方方面面。目前,“环保大讲堂”已累计开展300余场次,惠及企业5万余家次。即使今年上半年在受疫情影响下,“环保大讲堂”也未停课,充分利用线上直播平台,进一步扩大环保宣讲的受众覆盖面,减轻了企业的“学习成本”。企业主普遍反映,通过“环保大讲堂”学习不仅提高了环保法律意識,而且促进了企业环境管理,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

“自从观鸟之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天上有鸟飞过,第一反应就是去辨别它是哪个鸟种。孩子们野外观鸟时看到有人铺设鸟网、在菜市场看到有人贩卖野生鸟类,都会第一时间打森林公安的报警电话。”2020年第四届中小学生观鸟比赛现场同沙公园,东莞市东城第八小学指导老师木头受访时如是说。

“中小学生观鸟比赛”是“东莞市生态环境文化节”的一项品牌赛事,参赛队伍数量从首届的33支,逐年递增到2020年的57支,赛事规模与影响力居全省同类赛事前列。

自2017年起,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教育、林业、妇联、团委等部门已连续举行四届“东莞市生态环境文化节”,每年围绕公众宣教、环境艺术、环境教育、自然体验、绿色行动五大板块20余大项展开,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年年有成果”,目前已累计开展了400多场公益活动。包括观鸟比赛、环保征文比赛、自然手绘比赛、环保创意作品大赛、环保夏(冬)令营、自然嘉年华、植物观察等多项活动,每年坚持开展,已成为“品牌”活动,受到公众热捧。东莞市生态环境文化节曾获评东莞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文化事件”之一。广大市民在持续开展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态环境,更加积极参与和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

设立“曝光台”、表彰“先进者”,

环境宣传助力治污攻坚

“东莞打治污攻坚战的这几年,我明显感觉到的一个变化是生态环境工作的“曝光”率大大提升。”跑环保线已有十多年的东莞电视台记者阿钰的新感受,道出了东莞近年来舆论宣传的新变化。

近年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主动联系并在当地日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设立“环保曝光台”栏目,截至目前已刊登156期。不仅曝光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还曝光各地环境治理中的短板、痛点、难点,以曝光促整改,推动工作开展。

如何通过舆论引导发动人民群众参与治污攻坚,“石马河有奖举报”无疑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成功案例。2019年年底,为精准打击含磷废水违法偷排企业,实现石马河旗岭断面年度攻坚目标,东莞出台石马河流域阶段性试行涉违法排放含磷工业废水行为有奖举报政策并广泛宣传、广而告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信访科有时候一天就收到30~40条有奖举报线索,政策施行期约1个月,最终收到近600条举报线索,梳理整合成有效线索76条,查实52条,处罚金额超2200万元,流域内累计发放有奖举报奖金高达1350万元。强大的舆论压力、精准的线索举报使得违法排污企业闻风丧胆,助力精准治污攻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石马河治理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治污成效。“石马河有奖举报”经验在东莞全市推广,并于2020年得到深化。《东莞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于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对6类恶意的环境违法行为实行新的有奖举报政策。

“我们生态环保铁军,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企业误解和社会的不理解、不认同。”

阿锋是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清溪分局的一名执法老兵,他在一线执法十多年,由于秉公执法,还曾被不法企业诽谤诬告。曾经有一段时间,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说环境监管会加重企业负担。

为鼓舞队伍士气,营造良好攻坚氛围,自2019年起,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创新开展“东莞十大环保攻坚卫士”网络推选及直播表彰活动。两年来网络推选投票参与者累计高达1000多万人次,观看表彰直播者逾20万人次。广大市民和企业通过视频影像、宣传海报、图文报道、网络直播等形式和渠道,更好地了解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理解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拓展新阵地、巩固老阵地,书写环境宣教新篇章

洁净明亮的车间里,一群兴奋的孩子正隔着玻璃窗看巨大的“机械抓手”拾起一堆堆生活垃圾……

2020年7月23日,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接待了今年第56批预约参观人员。自2017年开馆以来,该基地累计导览717批次,接待参观人员49244人次。许多人员实地参观后对垃圾焚烧发电厂有了新的认识,有力地推进了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宣传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从环境教育基地建设、新媒体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拓展环境宣教新阵地。

目前,东莞市已建成各类环境教育基地40个,初步形成了“有硬件、有师资、有课程、有服务”的“1+N”社会环境教育网络体系且不断完善,基地数量及环境教育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位于东莞市区中心、由政府投资建设并聘请本土环境教育团队运营的东莞市大气环保体验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常态化开展周末环境教育活动。两年来,大气馆共举行了120余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导览120余批次、线下接待公众超过1.5万人次,成为东莞环境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当地市民周末休闲学习“打卡地”。

为适应宣传工作需要,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把“东莞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做强做实,实现原创新闻稿件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升,并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生态环境部门微信榜单排名中稳居前列。在拓展“新阵地”的同时,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仍在不断巩固和加强“老阵地”的建设:在当地日报、电视台、网站开设专版专栏,努力做到宣传“全覆盖”。同时,坚持做好《中国环境报》《环境》等专业报刊杂志的宣传、征订、派送工作,征订数量多年位居全省地市第一。

猜你喜欢
大讲堂有奖观鸟
湿地观鸟
观鸟记
观鸟须知礼
快乐大讲堂{2}打嗝怎么办?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
快乐大讲堂
期期有奖
期期有奖
观鸟总动员
2000元有奖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