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路径

2020-12-28 02:27赵越
四川党的建设 2020年24期
关键词:党组织基层社区

赵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路径。

突出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组织领导。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就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要学习贯彻好党的基层治理政策理论,宣传好中国基层治理故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抓好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职能职责、机构设置、权责事项、服务阵地、保障机制,委托下放更多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推动更大程度赋权扩能。推动组织下沉、党员下沉、干部下沉,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网络。准确把握基层治理任务。在城市,探索精准分类、精细治理,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管公司”三方联动治理格局。在农村,着力校准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找准融合路径,精准做好村级党组织体系建设文章。

突出支部建设,筑牢基层治理组织基础。基层党支部是基层治理工作的战斗堡垒,要着力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织密织牢基层治理的组织网。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基层群众学习基层治理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聚焦组织覆盖、规范建设、能力提升、引领发展,强化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推动基层治理。探索组织联建推动精细治理,统筹组建产城融合、产业联合型党组织,拓展组织覆盖面、增强组织功能性。把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党组织引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全面建设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站),建设“党群暖心驿站”,为党员群众开展跨区域、零距离、全天候的服务。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盘活集体资产、开展土地合作、探索异地置业,不断提升基层集体“造血”功能。

突出干部人才支撑,强化基层治理激励保障。基层治理,干部人才队伍是支撑,制度建设是保障。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选派年轻优秀机关干部到发展任务重、矛盾问题多的村(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鼓励退休老干部担任村(社区)、小区党支部书记,从优秀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挑选优秀人才充实村(社区)干部队伍。推进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围绕基层治理重点内容,组织干部开展针对性、全覆盖的培训,把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物业公司负责人等一并纳入村(社区)“领头人”进行系统培养,持续提升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范围,实行“责任制+清单制+督考制”,扎实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健全不合格不胜任不称职基层干部退出机制,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强化基层治理监督。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以考核问效狠抓工作落实,激励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担当作为、比学赶超。(作者系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责编/刘艳梅)

猜你喜欢
党组织基层社区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清华党组织公开
基层在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