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对外传播现状与展望

2020-12-28 06:49杨恩泰唐兴琴
音乐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走出去东南亚文化

杨恩泰 唐兴琴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东南亚;传播交流;文化“走出去”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与现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强调“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① ,为新时代我国做好对外文化交流事业,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指明了方向。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自古以来在儒家文化中居于崇高地位。“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② 音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艺术样式,具有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特殊作用③。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最吻合特定历史时期绝大多数群众心理需求并最易被接受和广泛传播的音乐形式④ , 流行音乐更是以其通俗性、娱乐性、群众性和商业性等特征在促进“国之交民相亲”、加深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流行音乐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广泛借鉴域外元素, 在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音乐创作、表演、传播形式更加多元化,在文化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数字音乐为例,2017 年,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达5.03 亿,数字音乐占比达96.34%; 在数字音乐收益占比排名前50 的国家中,中国居全球第一。①

东南亚地区毗邻中国, 自古系中国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对象, 华人音乐文化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国音乐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 世纪, 具有汉文化背景的新加坡、越南等国的音乐大量吸收中国元素并进行融合创新。② 此外,儒家文化中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思想对东南亚国家影响深远, 特别是对营造多元包容的文化交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东南亚国家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对象,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更加密切。近年来,多位东南亚国家领导人强调“应注重民间交往, 文化交流比政治、经济交流影响更为深远”,这也为我国推动中国流行音乐“走向”东南亚创造了契机。

学界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范围宽泛, 涉及音乐创作、功能价值、大众传媒、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③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国内视野, ④ 对域外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聚焦西方国家, ⑤ 目前除了以王静怡、吴少静为代表的学者关注东南亚传统音乐领域外, ⑥ 尚无针对东南亚流行音乐的研究。还有学者基于新媒体环境背景,从中国流行音乐现状、传播特性及发展趋势等角度出发进行学术探讨。⑦ 可以看出, 关于我国流行音乐国际交流传播的文献较少, 针对其在东南亚国家交流传播的研究付之阙如,也无相关实证研究。东南亚国家是我国流行音乐“走出去”的重要对象国,加紧相关方面的实证研究尤有必要。

二、研究方法

鉴于实证访谈具有既能达到深度又能随时修正研究设计的优势,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的质性访谈方法,综合目的性抽样、方便性抽样和连锁式抽样方式, 于2018 年5 月至2019年3 月间对62 名受访对象进行开放式的深度访谈。

受访对象包括三种类型:A 类,在华高校就读的东南亚留学生;B 类, 东南亚国家本地青年;C 类,中国边境地区的独立音乐人。3 类对象占样本总数比分别为69%(43 人)、23%(14 人)和8%(5 人),性别比例分别为男性47%、女性53%。在受访对象选取方式和范围上,A 类从云南、四川、广西3 省(区)的9 所高校① 进行选取;B 类通过亲朋或在华留学生介绍认识的途径从东南亚国家选取;C 类② 从笔者保持日常交流的好友或同学范围中抽取(见表1)。选取上述3 类群体作为访谈对象是基于以下考量。首先,青少年作为流行音乐的最大受众群体, 在流行音乐的感知评价与推介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华的东南亚留学生是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作为跨文化群体具有双边文化视角和国际视野感知, 能以比较视角探讨流行音乐在国际传播中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而且他们大部分具备一定的汉语能力, 能为研究带来访谈接触和语言沟通上的便利。其次,通过连锁抽样选取东南亚国家本地青年作为访谈对象是因为其常年居住于母国,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接触情况与当地民众有契合性,有“原汁原味”的感知体验,能增强研究的客观性。最后,取样少量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边境地区的独立音乐人作为访谈对象, 是为挖掘更深的流行音乐传播交流方面的素材, 以增强该研究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研究流程包括访前准备、抽样、访谈、访谈记录、编码、分析、写作环节。在访谈方式上,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对面访谈为主, 以微信、QQ、Skype 等社交软件持续跟进访谈为辅;访谈语言以汉语、英语为主,缅甸语、泰语、老挝语为辅。③ 出于研究伦理和受访者的要求,隐去个人信息, 访谈编号体例为“所属受访对象类型+受访顺序+受访者国籍”,例如“A01 缅甸”,其中“A”代表受访对象为A 类在华的东南亚留学生,“01”代表访谈者顺序编号,“缅甸”代表受访者国籍。经过对十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梳理与分类,将与本文无关的内容剔除,并结合文化传播、音乐交流、跨文化适应、音乐创作、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和实践, 系统呈现中国流行音乐在东南亚地区传播交流现状及其成因。另外,由于质性研究难以对大范围的样本进行精确统计,为使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在分析与讨论中,将以公开发行的期刊报纸中的个案报道、官方统计的相关数据、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加以辅证。

三、研究发现

(一)调查基本情况

通过对访谈材料的梳理总结, 受访者对中国流行音乐在东南亚地区传播交流状况的感知评价主要呈三种表现形式, 简要概括为积极态度、消极态度以及介乎二者之间的中性态度。

1. 持积极态度的受访者占研究对象样本总数的31%, 其对中国流行音乐在东南亚国家交流传播的评价呈正面性, 有着正面的情绪体验和未来预期。此类受访者普遍认为中国流行音樂在东南亚某些国家“发展状况良好,有较为广泛的青年受众群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民间交往和民心相通具有积极作用”。

(1) 不同年龄段群体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接受情况有差异,年轻人是最大的受众群体,语言不通对流行音乐传播造成的阻碍逐渐减弱。正如受访者表示:“目前来看中国流行音乐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受欢迎,但老一辈不怎么听,因为不懂中文,就像他们不听英文歌是一个道理,可在年轻人之间还是受欢迎的。”(A03 越南)“中国流行音乐和欧美流行音乐在我们那都比较受欢迎,特别是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听,但我个人更喜欢中国的,歌词很有意思。”(A07 文莱) “我特别喜欢听中国音乐,尤其是我来到中国后,虽然我很多朋友不会中文,但有字幕就好,懂不懂中文不是大的问题,好听就行了。”(A06 柬埔寨)

(2)中国流行音乐附加功能日益凸显,发挥着除听觉享受之外的学习功能。受访者表示,中国流行音乐在当地年轻人学习中文的过程中發挥着重要作用。“听中文歌的原因,70%是为了提高我的汉语水平,我有一个习惯,关于汉语的生词,歌曲的歌词让我很容易记住。闺蜜正在学中文,我让她多听中国歌,还给她推荐很火的《生僻字》。”(A02 缅甸) “在我们国家有不少年轻人学习中文, 很多家长也都支持,他们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学中文的朋友越来越多,他们都会听中国音乐,也计划到中国留学。”(A31 越南)

(3)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情况与国家间的交往相关。受访者表示两国良好的经济来往是中国流行音乐在当地发展的动力。“关键是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国家和中国关系好,经济方面也好,中国音乐在我们国家很早就受欢迎啦。新闻上你们主席说的,中国以后继续开放,你们和我们国家关系好,又很近,以后听中国歌的会更多。”(B33 柬埔寨)

(4)中国流行音乐在东南亚具有市场前景,发挥着促进民间交往和民心相通的作用。“你们的歌不错哇, 我们国家很多歌手是翻唱中文歌火起来的,他们的唱片很好卖的,很受当地人喜欢。”(A01 缅甸)“在餐厅,我要是唱中文歌能得到很多小费的,因为来吃饭的华人多,有些因为唱歌认识的朋友,现在关系很好,还经常一起去唱歌,还有共同喜欢的歌曲,比如《水手》。”(B45缅甸)

2. 持消极态度的受访者占样本总数的61%,其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感知体验不佳,认为中国流行音乐“品类单一”,在当地“影响范围有限” “国际竞争力弱”。

(1)受众范围有限,多限于华人以及学习中文的年轻人。往往在同一个国家,华人与非华人群体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评价相反。华人因为普遍具备汉语背景,所以认为“中国歌曲在我们那里很流行的, 听的人也多”(A09 缅甸、A17 缅甸),而非华人群体则认为“我们国家很少听中国歌曲,老一辈人他们更不听,因为听不懂啊。就像你们的爷爷奶奶不听英文歌一样吧。”(B21缅甸、B04 越南) “一般国人不听中国流行音乐,一是听不懂, 二是不感兴趣, 只是当地华人会听,他们聚会搞活动爱常中文歌。”(A15 印度尼西亚)

(2)题材单一,传播不充分,在部分受访者国家的市场竞争力不如美日韩等国家。“老实说,我感觉你们国家的流行歌感觉都差不多,老是讲爱情,我喜欢日本歌,特别是动漫里面的,听起来像在讲故事, 除了爱情, 还有友谊、奋斗、探案、大自然,比你们的有趣。”(B18 泰国)“我们接触中国音乐很有限, 有些音乐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 中国媒体在我那不出名,知道的人很少,音乐当然是要听发达国家的。”(A22 老挝)

(3)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缺失,中国流行音乐在当地的“二次加工”现象突出,忽视了对流行音乐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保护。《光明日报》就曾报道“东南亚某国普遍存在侵犯国外流行音乐知识产权的现象” ①。“感觉大概有一半的缅甸流行歌是从中文歌曲翻唱过来的, 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曲子是中国人写的。我最喜欢的男歌手Azani 也翻唱过中国的《我爱的人》《童话》,年轻人很喜欢听。”(A01 缅甸)

3. 介于积极与消极之间的中立态度持有者占比较小,为8%。此类受访者对中国流行音乐的态度要么是无明显的情感偏好, 要么是因未有接触而未作过多评价,总体上不太关注。“在我们那边,欧美、日韩和中国歌曲都有听,而且很多人同时听这些歌,没有哪一种特别喜欢,也没有说哪一种不好, 其实感觉都差不多的。”

(A13 老挝)

(二)障碍分析

1. 国内因素

(1)制度保障不完善,可持续发展观念缺失

第一,政策保障不完备,对流行音乐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近年来,我国为文化出口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② , 但关于流行音乐文化“走出去”的相关政策较少,且针对性弱、操作性不强, 尤其在网络技术和音乐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下,相关政策严重滞后。受访音乐人表示:“我也在东南亚做音乐,可是做文化这块,没有政策支持是很难的,不能只埋头搞(音乐),没人听怎么办? ”(C51 中国)此外,如前述《光明日报》的报道,“二次加工”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国音乐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第二,对流行音乐“走出去”重视程度不足,海外商业价值开发有限, 未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首先,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目前多呈官方性与传统性,“走出去”的文化多是以茶艺、书法、绘画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尽管近年在影视文化方面初见成效③ , 但流行音乐的发展仍然是弱项。根据对全球第三大访问量网站YouTube.com上“中国音乐”传播和接受情况的大数据统计,在中国音乐视频文件中,传统音乐元素占73%,流行音乐元素仅占22%左右。④ 其次,依赖于政府官方组织开展的交流活动难以发挥促进民间交往的作用。“现在我们走出去的音乐多是些高大上的,音乐会呀,交响乐什么的。你说小老百姓爱听‘三重奏还是张口即来的流行歌? 这还不是品味高低的问题,是你得有条件去听啊。”(C48 中国)再次,中国流行音乐国际对接重心在欧美和日韩地区, 东南亚市场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据文化部统计,中国流行音乐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存在巨大逆差, ⑤ 中国对外音乐商业性演出占比小, 引进和派出的文艺演出每场收入比大概为10: 1。⑥

(2)国际化水平不高,质量有待提升

为数不多的“走出去”的中国流行音乐因品类单一或艺术水准不高而受到质疑,往往“火”得快,“冷”得也快,没有持久的影响力。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流行音乐创作“去精英化”和“低成本化”,音乐创作愈发呈现大众化、平民化趋势。但是,东南亚受众对流行音乐的品位和要求逐渐提高,部分“走出去”的流行音乐质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我很爱玩抖音,上面有很多好听的BGM,QQ 音乐歌单里的歌都是从抖音那里听来的,不过上次校园歌手比赛,我选的歌被泰国朋友嘲笑没品味。”(A03 越南)从持积极态度的受访者来看, 最受东南亚人喜爱的还是质量上乘的作品。周杰伦、邓紫棋、林俊杰等歌手在受访者中提及频率最高, 而这些歌手多是国内受众认可的“唱功扎实的原创型实力派”。学艺术专业的受访者表示,“我认为歌曲的质量是第一位,一首好歌是没有国界的,也不会过时。经典就是经典,我喜欢听你们的老歌。”(A10 缅甸)

(3) 支撑体系不健全,人才资金是短板

第一, 专业人才匮乏阻碍了流行音乐的对外交流传播。一方面, 语言不通是重要因素之一。持消极态度的受访者几乎都有提及因语言不通致使中国流行音乐在其母国受众情况不佳。尽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对外译制传播文化作品的力度有所加大, 但这些译制作品还是更多地集中于经典文献和影视作品方面。①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流行音乐教育系统化、科学化不足,开设流行音乐课程的专业院校少,结合东南亚特色开设相关课程的院校则无,流行音乐传播人才培养落后于国际需求。“2017 年我就意识到,我们的优质音乐不是没有,只是没有以合适的传播方式推出去。我不懂小语种嘛,当时就想联系云南大学缅语、泰语专业的学生一起,将中国流行歌翻译成缅语和泰语版本,但是囿于学生不懂乐理、学业繁忙而将此事搁浅。”(C60 中国)

第二,流行音乐“走出去”在创作、翻译、表演、商业策划等方面亟需物力财力支持,在缺乏海外宣传表演经验的情况下, 自发性传播中国音乐的民间音乐人或民间组织举步维艰。受访音乐人补充道:“做音乐依个人力量往往很难,要对作品进行改编使用,需得到原创的授权,并且还得付使用费,即使能够做出(音乐)来,还有推广的问题要解决啊! 我希望国家能对我们多支持。”(C52 中国)

(4)交流平台有限,利用程度不够

中国流行音乐在东南亚传播交流既有“线下”的障碍,也有“线上”的障碍。线下交流平台一是未利用好东南亚地区中国文化中心② 及音乐孔子学院推进流行音乐文化交流传播。“我去过你们国家建的仰光文化中心, 有人在教当地人写书法、练武术、泡功夫茶。我发现没人在那搞乐队,办演唱会,去年年底倒是里面弄了个音乐会,比较正式,我好像没看到我喜欢的明星。我在做乐队, 这么好的地方要是能给我们进行演出就好了, 我会把好听的中文歌带过来。”(A47 缅甸) 二是中国艺人在当地交流不多,举办活动较少, 欠缺与当地民众互动。受访者表示:“几乎没有中国明星来我们这里开演唱会。”(A09 缅甸)

在线上交流方面, 一是网络地域限制阻碍双方音乐交流传播。网络管控政策措施造成IP地址封锁,APP 大部分有应用地区限制,阻碍东南亚人民接触中国流行音乐。受访者表示:“我喜欢用‘QQ 音乐,但是我回国后就用不了了,只能用‘JOOX APP ‘iTunes 来听歌, 都没有‘QQ 音乐 好用, 很希望中国APP 能在缅甸用。”(A01 缅甸)此外,由于网络限制,多数国人到国外后不习惯使用国外音乐网站听歌或发布音乐作品, 致使国内国外听众呈现两个相对独立的受众圈。二是音乐电视节目未充分发挥交流传播功能。当前中国音乐类电视节目发展良好,不仅有上亿人次的收视率,还通过转播吸引大量国外粉丝。以《歌手》节目为例,参与的外国明星大多来自欧美、日韩发达国家,东南亚明星则凤毛麟角, 不利于中国音乐节目吸引东南亚观众。

2. 外部因素

一是文化背景差异。东南亚是世界上民族种类最繁多的地区之一,90 多个民族共存于此,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会造成对文化样式和内容的理解、接受不同,因而存在因文化差异致使中国流行音乐不符合对象国部分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情形。“我身边很多人说中国音乐好听,但不是我的菜,我还是喜欢我们的传统音乐,缅甸弯琴弹奏的音乐非常好听。”(B41 缅甸)一位虔诚的教徒表示:“我只听我们宗教(伊斯兰教)的音乐,不是我们宗教的我都不听,没其他原因,这不是说你们的音乐不好。”(A19 印度尼西亚)

二是域外音乐国际竞争激烈。东南亚地区的音乐丰富多元,类型达千余种。多国音乐在此竞相发展,特别是欧美、日韩等国家文化传播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其流行音乐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如受访者表示“在我们的国家大部分喜欢欧美或者韩国的音乐,我觉得电影、电视剧跟音乐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很多人看韩剧、美剧,所以大家喜欢听他们的音乐。他们的作品真地好。”(A53 泰国)

四、反思与展望

(一)夯实政策制度保障,坚持可持续发展

健全的制度保障是流行音乐“走出去”的重要条件。第一,适时修改并细化关于音乐产品和服务出口等方面的政策规定, 以适应当前数字媒体文化发展现状, 增强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第二,为加强中国流行音乐海外知识产权保护, 可考虑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建设相关信息共享平台, 及时提供并更新国际市场信息,普及双方相关政策法律。可采取便于实施的版权保护制度和区块链技术, 完善作者的权属登记。第三,重视流行音乐在推动民间交往、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兼顾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向域外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

(二)注重质量打造,提高国际竞争力

流行音乐“走出去”要以质取胜。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作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首先,强调流行音乐的艺术水准,提升原创品质,充分借助原创音乐选秀等节目,筛选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其次,丰富作品内容及题材。正如习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 ①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力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此,应鼓励不同风格题材的作品创作,推出更多不同类别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流行音乐作品。最后,可以结合流行音乐传播对象国的文化风俗、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 将流行音乐打造成对象国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宣传。

(三)健全支持体系,完善交流平台

除了制度和质量保障, 人才和资金也是重要支撑。一方面,要注重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跨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可考虑在高校现有翻译专业下增设流行文化作品翻译专业, 并畅通就业渠道,保障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对东南亚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論研究、田野实证和智库建设,建立完备的流行音乐传播体系。此外,可以考虑成立音乐对外交流专项财政基金,鼓励多元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音乐外贸制度, 为流行音乐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交流平台建设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下平台建设可以采取官方与民间并举的交流模式。在官方层面,一是借助世界各地中国文化中心、使领馆等机构助力中国流行音乐传播;二是在边境国门地区建立流行音乐对外交流示范区,由相关部门围绕周边国家风俗习惯组织特色音乐节、明星互动会、文化产品交易会等活动,并牵头沿线国家设立“一带一路”流行音乐奖,增强中国音乐国际话语权;三是加强同海外媒体合作,邀请东南亚媒体记者参加国内音乐活动,积极利用外媒宣传。在民间层面,鼓励从事演出展览的文化企业积极在东南亚开展流行音乐交流活动,并鼓励有影响力的中国艺人到东南亚进行商演;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流行音乐交流项目合作,大力开发境外巡回演出的流行音乐产品和服务。线上平台① 要兼顾短视频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利用。应当依托中国互联网通信技术优势搭建相关跨区域音乐交流平台,并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技术优势运用到音乐作品注册、版税分配方面,以促进中国流行音乐对外交流实现便利交易、高效授权, 在满足东南亚听众精神需求的同时,又为音乐爱好者发挥特长、进行原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流行音乐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流行音乐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一定差距。“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②。流行音乐作为新时期文化交流的重要样式,健全体系支持其走出国门,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促进新时期“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深化合作、加深民间交往、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等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走出去东南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活捉一只“怪怪虫 ”
谁远谁近?
美俄聚焦东南亚
本 期 导 读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