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全流程质控系统设计实施方案

2020-12-28 02:25郑阳
医学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医院管理围术期

郑阳

摘要:围手术期质控管理是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当前医院存在的围术期环节质控管理缺失问题,本文总结了我院围术期闭环业务流程及需求情况,设计了围术期全流程质控系统,对其术前审核、术中监测、术后评估等实时环节质控功能进行总结,为医院优化手术流程和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医疗管理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围术期;质控管理;医院管理;全流程质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23.003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23-0009-03

Abstract:Perioperativ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hospital management level. Aiming at the current lack of perioperative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osed-loop business process and requirements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designs the perioperative full-proces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provides a summary of its real-time quality control functions such as preoperative review,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etc., to optimize the surgical process and med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he hospital,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medical staff and the quality of medical management basic guarantee.

Key words:Perioperative period;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Hospital management;Full-process quality control system

医院的手术操作规范性不仅是医疗水平的客观体现,还直接关系医院的各项等级评审[1]。作为风险最高的业务科室,手术室中经常产生一些非技术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因此规范手术流程和管理尤为重要[2,3]。当前我院围术期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全过程质控缺失,缺乏实时反馈机制和全方位的管控,不能提前预见潜在风险,监管效果差、效率低 [4];②医院内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统一管理;③医院内外网物理隔离,外部无法访问内部业务数据,导致实时质控难以落实,且患者家属无法实时获取手术的进程信息。鉴于此,本文介绍了南京二院实施的围术期全流程质控系统,通过对接HIS、LIS、EMR、手麻等系统,贯穿围手术期的各个流程,完善规范手术流程,实现多环节无缝对接的闭环管理。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对术前、术中、术后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及时审查、监管和控制,以减少非技术因素造成的失误。现总结如下。

1围术期概述

1.1围术期全过程闭环业务流程  围术期是患者手术诊疗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所有的准备、护理、监测和管理等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医务人员相互协作与配合。围术期全流程从病房医生发出手术开始,经过手术安排、术前麻醉访视,然后出病房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室依次进行麻醉、手术、复苏一系列操作,最后出手术室,将患者送回病房,进行后续的术后治疗或访视,直至患者康复痊愈,形成完整闭环流程[3,4]。其基本业务流程见图1。

1.2围术期过程节点管控需求分析  对患者整个手术过程进行监测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围术期过程中需要对各个节点进行质量监管。术前要对医生手术级别权限、术前讨论、检查、麻醉访视等进行审核和监测;术中需对患者的医疗、护理、用药、输血、标本运送等进行分析和监管;术后对手术物品清点、患者康复、医疗质量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可跟踪、可监测、可介入、可溯源的全方位实时管控[4,5]。基本管控点见表1。

2围术期质控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建立围术期系统平台架构[4],基本架构见图2。底层数据建立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基础之上,包括HIS、EMR、LIS等,是所有围术期业务的支撑。通过与各个系统建立通信接口,实现与院内多个系统交互。系统应用包含两个层面:①聚焦提醒和监督功能的面向多角色的管理平台,实现全方位管控,有针对性的辅助决策;②聚焦统计分析的面向质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据中心,根据需要构造统计模型,进行围术期质量终末分析。针对不同用户,开发基于微信企業号的小程序对院内医务人员服务,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小程序服务病人家属,为质管人员开发PC端Web程序以便全面直观的管理。

3围术期质控系统功能设计

3.1过程节点质控  以“1.2”中术中节点管控需求为线索,以微信企业号和小程序为工具,按照术前、术中、术后的流程设计系统功能。

3.1.1术前审核提醒  按照围术期质控管理要求,改造HIS系统,术前申请手术,对医生的手术权限进行等级核验控制;严格按照术前准备制度对术前讨论记录、风险评估等电子病历表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审批。手术室护士对核验检查通过的手术申请进行合理排班,为手术安排手术时间、手术间、主刀医生、助理医生、麻醉医生、洗手巡回护士等。质控系统将手术各项安排以信息的方式推送给相对应的医生、护士和质控管理人员,实现内部实时消息通知和接收,督促医务人员完成相关业务。

3.1.2术中实时跟踪  对接手术麻醉系统(AMIS),记录手术进程各状态的时间地点并及时更新;入输血准备、药物审批、标本运送等监测,对输血、用药、标本、护理等进行过程监控,并监测AMIS表单完整性。质管人员可针对问题或根据需要设立质控规则库,实现环节质控,合理调配资源,有效减少非技术失误,使手术进程对内透明化,有助于提高医疗和管理效率。

3.1.3术后溯源监测  手术结束后对手术物品进行清点监测,记录麻醉复苏、患者转运时间等,对接电子病历系统,跟踪患者术后的感染、康复情况。对于质控人员,能够及时方便的查询和追溯手术全过程;对于病人家属,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病人的手术进程状态,及时配合医务人员工作,也有助于后期交流回访工作。

3.2数据中心功能  依托医院各信息系统,将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利用ETL等技术,对数据重新整合,并结合“3.1”中质控环节上的数据,构建基于web客户端的围术期数据中心(PCDR),用于统计分析,宏观把控手术质控数据,以辅助决策,主要包含以下功能:①详细追溯手术的质控审批记录,为患者围术期各环节医疗行为管控提供数据依据;②基于所记录的基础医疗行为数据,可从医生、科室、手术级别角度进行围术期质量终末分析,例如手术的合规性、非计划再次手术、首台手术准点开台、手术时长等。并根据手术质控项目完整性综合评估,评价手术的缺陷程度;③按照需求主题词任意设计统计分析模型,例如手术、药品、麻醉收入模型等,为围术期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4围术期接口方案设计

为了与医院基础信息系统进行对接交互,开发相关接口,接口方式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1,5]。静态类接口以调用视图方式实现,包括以医护人员、科室、手术为主的基础字典类接口,以基本信息、诊断记录为主的病人类接口,电子病历文书类接口,检验、检查类接口等。动态类接口以webservice访问方式实现,用以手术申请过程中的各项质量标准交互控制。各接口相互承接,将各业务系统相关数据有机整合,打通内外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限制,共同支持围术期的闭环业务功能。

5系统应用

5.1系统运行结果  南京二院围术期质控系统实施上线4个月,设置质控文书16项贯穿手术始末,建立包括首台手术开台分析、再次手术等共6项质控分析点,按照质控节点加规则,编制量化评估系统。质控并跟踪手术1770台,质检合规数量逐月递增,总合规率上升6个百分点。质控结果及分析能够在web端或移动端直观展示,包括手术数量和各项统计。

5.2系统优势  围术期质控系统将医院基础信息系统中的相关数据抽取并整合利用,打破了内外网络隔离限制,从总体上规范了手术流程[6]。具体如下:①移动端待办事务提醒功能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②从手术等级权限、病例文书、過程监测等角度实现了质管人员对围术期全过程的环节质控和溯源,透明化手术流程,规范医护人员医疗行为,有助于总体把控医疗资源,最优化资源利用率;③利用信息化控制,降低手术潜在风险,保障病人围术期人身医疗安全,患者家属通过小程序动态跟踪手术进展和状态,同时可与医院进行术后康复咨询互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④围术期数据中心的相关统计分析,有利于管理层宏观把控整体质量,提供了决策整改或绩效方案依据,也给科研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提高。

6总结

随着医院对手术质控管理要求的提高,围术期质控系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为指导,构建以患者为中心,贯穿手术全过程的规范化、透明化的医疗闭环服务链,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管控。术前审核资质,合理分配;术中实时监测,按需调度协调;术后评估分析,统计决策。过程节点可溯源,手术实施状态可实时监控,降低了非技术因素导致的手术不良事件概率,最大化保障患者安全,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总之,以过程节点质控为基础建立的围术期数据管理中心,对于临床、医疗、科研等领域意义重大。但围术期质控系统仍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在探索应用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方卫青.基于闭环管理的手术麻醉系统接口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6):146-151.

[2]倪培耘,居益君.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手术分级资质闭环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5(3):57-58.

[3]张德林,任锦龙,黎学武,等.围手术期医疗质量智能管控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2(25):76-78.

[4]张德林,李裴,郑海源,等.围手术期医疗质量智能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7,4(3):12-16.

[5]龚四勇.基于REST Web service的医院数据交换平台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

[6]贺佳彦.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在麻醉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5,28(12):120-122.

收稿日期:2020-08-06;修回日期:2020-08-18

编辑/钱洪飞

猜你喜欢
医院管理围术期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膝单髁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乌司他丁应用于肝切除术围术期对患者术后恢复的经济性评价——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模型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浅析医疗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神经外科围术期的抗菌药物应用状况29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