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项目创建品质工程的设计和践行

2020-12-28 06:59王林涛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公路

王林涛

【摘要】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公路品质工程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积极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我国公路品质工程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公路工程品质。本文结合布喀项目建设经验,总结品质工程创建过程中相关设计理念的践行,切实为品质工程创建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公路;品质工程;设计理念;绿色环保

1、品质工程的指导思想及意义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理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六个交通”发展要求,以“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为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领导、项目主导、创新驱动、示范带动的基本原则,以“建好、管好、护好、营运好”为目标,深入实施设计品质提升、工程管理创新、工程质量控制、科技信息整合、绿色安全保障、发展环境优化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通过“三体系”建设推动“三品”创建、通过“三品”创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深化质量发展的做出贡献。

2、工程概况

S232线位于阿勒泰布尔津县,起于布尔津县城省道S227线与桦楸谷路交叉口,止于喀纳斯机场北侧的检疫检查站,全长78.404公里。依次经过布尔津县城、布尔津河、托洪台水库、也拉曼村岔路口、白沙山风景区、喀纳斯机场等。

本项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贸易之路,是新疆路网结构的需求之路,是“新疆第一会客厅”的旅游之路,是沿线居民的致富之路,是巩固边陲国防建设、提高公路应急保障能力的国家安全之路。该项目建成后可大幅缩短布尔津县城与喀纳斯景区的车行距离,节约出行时间、减少出行费用,对加县区之间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北疆地区招商引资及发展环境、促进矿产开发和旅游发展、提升农副产品输出及沿线群众收入、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

因此,本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阶段,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和精心的建造,悉心的养护,促使公路交通产品和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等有机融合与充分协调,实现互促互补、互惠互利、相辅相成。

3、品质工程创建设计思路

3.1加强总体协调与设计

本项目受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城乡规划、路网规划、生态环境、沿线其他设施及造价等控制因素影响,加强总体设计尤为重要。

项目组通过加强方案比选与优化工作,统筹考虑工程规划和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公路与社会人文景观的协调,合理利用既有S232线路线走廊带资源,对环境减少了扰动和破坏,也降低了工程建设费用的投入。强调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强调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与沿线重要设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完全实现公路的系统功能。对影响和制约路线方案的路基、桥涵、隧道及其它附属构造物和建筑物等典型工程,除進行技术经济比较外,还要从道路安全、环境保护、社会影响、出行便捷、土地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重视公路施工、养护、运营的需要,做到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及运营的有机结合。

总体组与专业组随时召开协调会议,先后完成勘察设计大纲、初(定)测暂行规定,初步(施工图)设计原则、各种通用图(表)等指导性文件的编写工作,上述文件图表作为各专业开展后续设计工作的基础和指导依据。

3.2注重设计沟通

在传统的设计模式里,设计文件经过层层审查后才会正式出版交付,容易造成建设单位拿到设计文件周期较长,会造成开工和竣工时间延迟,导致运营期减短,不利于资金回笼。本次设计采取建设单位早期介入设计工作的模式,通过提前沟通交流,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踏勘项目所在地,研究建设方案,优化设计图纸,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工程造价。

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吸取建设经验和通用技术,加以规范,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沟通、减少错漏发生,尽量避免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减少变更次数,提高建设效率。

4、设计标准化

项目设计工作针对项目部分段落改扩建的特点、区域特有的气候环境、材料指标、施工工艺水平及施工习惯,从安全、耐久、有利于施工方便性、经济性等方面,优化构件的构造尺寸、配筋及材料要求、施工工艺要求,统一构件的设计、模板、工艺、材料要求,对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提高实体工程质量从而实现施工工艺标准化。

4.1设计文档模板化

设计文档模板化是针对在设计工作中反复出现的各类说明书、汇报材料等,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经过总体组讨论通过、修改完善后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文档模板,对规范设计文件、提高汇总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做出个性化的调整和补充。

4.2设计构件标准化与预制化

对于桥梁上部结构,设计中在确定中、小跨径桥梁方案时,全部采用标准规定的标准跨径,并尽量减少跨径的种类。对桥梁尽量减少墩的种类,减少施工模板的投入,方便施工,缩短工期。

对于边坡骨架防护、主动网防护、路基路面排水中的排水沟、边沟、急流槽等各项工程,在设计中根据地形条件、材料来源等情况,主要构件采用标准化预制拼装设计。

4.3定型图纸标准化

定型图纸是指对设计过程中重复性的小型单体、构件等进行定型化设计,形成统一格式、统一结构尺寸、统一标准数量。路基工程的一般防护、排水工程、构造物台背处理,路面拼接部方案,由于其工程数量大、设计重复性强、工艺相对简单,实现整体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4.4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及检测要求的标准化

设计中对于构件预制、路基填筑、地基处理、路面铺筑等各项工程中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及检测要求进行标准化,形成统一的模式。有利于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也便于监理及项目管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和鉴定。

5、精细化设计

5.1结合地域特点,统筹牧道及改路设计

本项目位于布尔津县区域内,牧畜业为布尔津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满足沿线牧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方便沿线居民的通行条件,本项目设计之初对牧道和改路充分考量,反复论证牧道和改路设置的合理性、便捷性和经济性。

5.2小预制构件装配化设计

为了缩短改扩建工程工期,提升工程品质,对于防护、排水等小型构件引入预制化理念。

通过集中建设小预制构件加工厂,对菱形骨架、排水沟、急流槽、边沟、浅蝶形排水沟等排水、防护圬工等实现工厂化生产,统一运输,统一安装。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既保证了小预制构建的外观质量,又通过预制工艺将传统施工工序由“串联”改为“并联” 推进,极大的缩减了工程工期,为提前开放交通提供了保证。

6、创新设计

6.1桥梁抗震设计

本项目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属于强震区。为了贯彻落实“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理念,项目组通过对区域地质情况和地震烈度综合研究,有针对性地设计一款抗震装置,具有抗震耗能、防止梁体掉落等功能,增加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2发展交旅融合

依托沿线高价值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也拉曼田园小镇、白沙山风景区、海流滩草原等旅游资源,本项目设计三处观景台、一处停车区、一处服务区及六处农副产品和民族工艺品展卖区,充分拓展发掘沿线旅游产业,升级服务设施,有效提升公路服务品质,形成沿线旅游带;策划实现项目为纽带的全域旅游,提升公路服务品质和收益,促进交旅融合新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交通支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

6.3智能收费系统

全线设置ETC门架系统,实现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提供便捷通行新体验。并积极探索运用微信、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非现金移动交易支付系统,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

7、生态环保设计

7.1推进旧路利用,提升工程绿色环保水平

设计始终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在本项目对既有S227和S232部分道路进行利用,节省路基填料,避免道路开挖沥青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切实践行不污染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

7.2保护既有环境,强化环保理念

路线所经地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通往喀纳斯旅游景区的重要通道,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要求较高;且周边有部分农牧民散居。在勘察设计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及料场的选择,加强料场的勘察工作和水土保持的设计工作,以最大程度的保护环境资源。

本项目在选线阶段,根据施工标段的划分,基本做到土石方均衡,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路基段落,山岭重丘区基本采用桥梁跨越深沟河谷,对景区附近的原始地物地貌树林植被做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7.3房建工程绿色新技术体验

(1)太阳能采集系统

本项目可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为房建工程电能补充供给。沿线设施全部采用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代替电热水器,较常规电热水器节能80%。

(2)LED光源照明系统

服务区采用LED光源的路灯,结合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调节不同时间段、不同场景下的灯具亮度,实现最优的节能照明方案。

(3)污水处理系统及节点型清洁工具

全线站点均设置智能一体化膜污水处理设备(WR-MBR),选用节水型坐便器和光电感应小便池,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和道路清洗,可节约用水25%。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规划,服务区预留充电桩车位,预留预埋充电桩线路管道。

8、践行全寿命设计周期

全寿命设计周期是对工程項目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养护等阶段的全过程控制,就是要求公路勘察设计,不仅要注重重大决策、重大方案,更要注重细节设计,千方百计节约资源。

本项目在规划设计之初,精准把握旅游公路的特点和集散公路的功能定位。在规划勘察设计过程中,严格质量标准,加强过程管理及质量控制,注重难点工程技术方案必选论证,坚决贯彻落实各阶段校审、咨询和验收意见,强化质量责任落实情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合同约定的设后服务履约规定坚决执行,严格按照交通厅设计变更管理办法落实各项变更事宜,对每一项变更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项目管理运营及养护阶段,设计过程中已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材料的耐久性、排水工程的合理性及防护工程的可靠性等,以上方法和举措有效的降低后期管养阶段的成本投入。

结论:

S232布尔津至喀纳斯机场段公路建设项目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喀纳斯景区的重要旅游通道。本项目的建设与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各级政府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建设管理单位的领导下,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加强沟通协调,注重经验交流,试点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促进品质工程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品质工程公关行动试点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EB/OL].2018-02-06.

[2]交通运输部.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EB/OL].2016-12-23.

[3]田川.廉福绵.李生龙.公路改扩建项目创建品质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实现[A].全国第二届品质工程论坛暨惠清高速公路绿色科技示范工程现场观摩会论文集(续)[C].2019年

[4]何小芬.公路项目建设品质工程思路初探[J].路桥工程,2017,12月下

猜你喜欢
绿色环保设计理念公路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分析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必要性及具体设计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应用
小型水龙头发电机的研究与制作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Olympic Venu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