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儿童做真正的探索者

2020-12-28 02:31吴景婵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6期
关键词:壁虎螳螂岩石

吴景婵

儿童是教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基于儿童立场的科学教学,需要教师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和生长节律,巧借契机,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世界;因势利导,用儿童的思维思考问题。

立足生活经验

坚持儿童立场,首要任务是走近儿童、认识儿童,根据儿童的实际,寻求科学教学的现实起点及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壁虎和小猫》其中一个环节为观察壁虎和小猫的四肢,了解其运动方式的区别。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内容时,用PPT出示了一只壁虎、一只小猫,相对而视。以下是教学片段:

师:当壁虎遇上小猫,它们接下来会有什么反应呢?

生:猫会跳着扑过去,捉住壁虎咬死它,然后吃掉。

生:壁虎会往其他方向爬走。

师:同学们的描述画面感很强,能演出来吗?

(学生初次表演:“壁虎”和“小猫”分别站在教室的两端,“小猫”跳着扑向“壁虎”,手脚并用爬行的“壁虎”躲避不及,一个来回不到便被抓住了。)

师:表演很精彩,我来采访“小猫”,追逐捕捉“壁虎”时,你用了什么动作?

生:跳跃奔跑。

师:跳跃着地时,你的脚是什么感觉?

生:到最后有点痛。

师:事实上,小猫跳跃得会更频繁和快速,小猫的足不痛吗?

生:不会的,我见过家里小猫的足,有厚厚的肉垫。

(PPT展示猫的“足”的放大图,学生观察其结构。)

师:关于这两位同学的表演,你有什么建议吗?

生:壁虎应该是身体贴着地面爬行的。

生:壁虎可以爬上墙,这样便可安全躲避了。

师:相当实用的建议。我们经常看到壁虎在墙壁上爬行,为什么它不会掉下来?

生:壁虎的足上有“吸盘”。

(PPT展示壁虎的“足”的放大图,学生观察其结构。)

师:前排两张书桌当墙壁,愿意再扮演一次吗?

(学生第二次表演:“壁虎”和“小猫”分别站在教室的两端,“小猫”跳着扑向壁虎,四肢贴地爬行的“壁虎”一看形势不利,转身迅速爬上墙壁。安全避难的“壁虎”洋洋得意,抓而不得的“小猫”来回踱步。)

上述案例中,壁虎与小猫均为常见动物,学生对两者已有生活经验,故教师预设了三个教学步骤:

步骤一:表达与扮演,暴露已知。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表达与角色扮演中,生动诠释对壁虎与小猫运动方式的已有认知。

步骤二:体会与评价,强化认知。承接上一起点,在扮演后的体会及评价中,师生顺藤摸瓜,引出对两种动物足的特征的分析,强化对其运动器官及运动方式的认识。这样的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唤醒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认知潜能,让学习在课堂上自然发生。

步骤三:思考后再演,深化体验。学生对壁虎与小猫的运动器官及运动方式建构清晰的认知后,将其融入表演。这种体验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力量,在不着痕迹又恰到好处的情境里,学生的表演水到渠成,他们用肢体语言表达对知识的理解,用表情传达情感,“科学实践”与“科学概念”悄然发生质的联系。

以上三步,教师通过唤醒、点拨等策略,引领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在体验中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与迁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变革学习方式,将学习内容变为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活力。

学生争先恐后的表演活跃了课堂,他们在伙伴真诚的笑声与评价中获得知识与成长。这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而是寓教于乐,眷顾学生科学素养和谐生长。

精心重构活动

坚持儿童立场,解读儿童是关键。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寻求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法和路径,采取儿童喜欢的探究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其目标之一是认识岩石的种类并给岩石分类。大多岩石远离学生的生活,光听名字便觉得晦涩难懂,何况要熟悉特征并分类。传统的文本阅读、问题驱动等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探究欲望,如何破局?

一位教师尝试赋予枯燥的学习活动一个有趣的灵魂——为岩石举行一场“欢送会”。本课分为三步走(如右图)。

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是,在第三环节,每小组两人护送岩石“回家”,向“主人”告知“回家”的理由,留守本组的“主人”则须判断,当不是本家的岩石送上门时,应拒之门外并给出理由。

在“欢送会”中,每个人被赋予不同的角色,不一样的角色虽承担不同的任务,却肩负同一使命,即认识不同岩石的特征。学生根据不同岩石的特征送至相应的“家”,护送期间“讨价还价”的辩论声此起彼伏,学生在争辩中深度参与探究,激荡思维,不断加深或重塑对岩石的认知。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辨别的岩石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提示,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探究心态。课堂上,学生通过护送展现思考过程,将认知与理解在愉悦的探究中引向深入,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情趣,充满求知与创造。

本课教学,学生经历了“感性认识→理性操作”逐层深入的探究活动,外部动作逐渐内化为智慧活动。这样的活动,需要教师想学生所想,解学生所乏,从“台前”走向“幕后”,从教师变成“主持人”,将探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代替、不简化,让每个生命爱上探究,浸润在课堂探究中,尽情舒展。

及时提供支撑

坚持儿童立场,还需要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合理满足儿童的需求。儿童生活的世界里充满着未知的科学现象和有趣的刺激物,这些事物刺激儿童自发地探索和发现。教师及时有效的支撑,能将儿童基于好奇的探究行为引向深处,激活学习的潜能。

《生物大家族》课程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教室門口外墙上,一位“好朋友”不请自来。路过门口的学生敏锐地发现后,忍不住惊呼:“螳螂!这里来了一只螳螂。”教室瞬间沸腾,孩子们狂浪般涌向门口,却理性地克制自己留步,与螳螂保持适当的距离,生怕自己的过度热情吓跑了这只可爱的小生命。

这位“小客人”吸引孩子们自主地发起科学探究行动,他们径自观察、热切讨论、两眼放光的样子尤为动人。教师决定调整教学计划,成全孩子们的好奇和欲望,意欲将其无意识的探究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深层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步,第一组留在教室门口观察,记录观察发现后回教室补全信息,第二、三组学生暂留教室,画出印象中的螳螂,标注已知身体部位及关键特征。

第二步,依次到门口进行实物观察,验证或修正记录。

第三步,作品展示,交流评价,学生联系所学,将螳螂归为昆虫一类。

最后一步,师生经讨论决定,将螳螂放生,送回草丛。

鉴于学生观察螳螂的动机来自内心的特殊好奇心,教师应该让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向正确的方向扩张,即为他们的探究活动提供支持与指引,让他们在探索之中增长知识和本领,提高观察和思考的技能。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通过直接的感知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如将螳螂的特征与昆虫的特征建立联系,将螳螂归类。当儿童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之后,内心会产生成就感,日积月累,探索未知的欲望会愈加强烈,也就具有了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这正是儿童立场的科学教育价值所在。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523808)

猜你喜欢
壁虎螳螂岩石
库克岩石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BB壁虎和他的BB朋友们
真假月球岩石
壁虎的尾巴
螳螂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为什么壁虎能“飞檐走壁”
螳螂
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