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环境下水土流失治理对策研究

2020-12-28 07:00王向英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

王向英

【摘要】现阶段,一些自然现象,例如河流枯竭、地下水枯竭、烟雾和环境破坏等经常出现,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要有效的改善自然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已经受损的环境的继续破坏,改善对已处理项目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尽可能恢复自然自我修复的能力,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从源头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有效的确保人类和自然环境可以相互協调,共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治理

一般来说,水土流失防治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生物技术措施、农作物措施和工程节水措施。林业工程措施作为生物技术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控制水土流失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斜坡上的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雨水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并有效的减少地面的径流,研究林业技术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实际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科学意义。

1、提高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为新目标

1.1降低水土流失强度的意义和可行性

控制水土流失的最终目标通常更多的是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强度,而不仅仅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面积。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规定,针对中国的水土流失强度,通常划分为六个详细的级别,即弱、中、强等等几个等级。这一划分标准中不包括在土壤侵蚀带中,因为低侵蚀条件下的土壤侵蚀因子值低于允许的土壤流失量。关于六个强度水平变化的次数和土壤侵蚀破坏的程度,一般的结论是强度越高,土壤侵蚀破坏的力度也就越大,高强度之间的差异较大,特别是剧烈侵蚀和强烈侵蚀之间,通常的水土流失差异高达7000t/(km2a),这一数据与低强度侵蚀之间的差异相比较,数值比其增加了几倍。因此,强度等级越高,对水和土壤侵蚀的损害也就越大,控制效果也将会更加明显,未被侵蚀的非增加区域可以用作估算中的红线指示,以防止由于严重的土壤侵蚀而造成的严重破坏。对于长期遭受严重土壤侵蚀的地区,以及由于极端天气条件而容易遭受严重侵蚀的地区,可以设置严重侵蚀区域的上限。例如,不要超过土壤侵蚀面积的3%或者5%,这不仅给紧急情况留下应对的余地,而且还存在数量上的限制,还有就是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和建设项目造成的影响,这些项目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

2018年,我国的水利部发布的动态土壤侵蚀监测的结果分析,这一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进行土壤侵蚀控制工作可以将水土流失的强度总体降低,并且满足实际要求,在2012至2017年,我国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治理面积达到了三百万平方千米,这一数据与2011年相比较,水土流失的总面积减少了将近二十万平方千米,可以总结出,水土流失处理过的区域中,很大一部分尚未达到可接受的侵蚀水平。同时,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从高强度侵蚀向低强度侵蚀变化:中度或更高侵蚀面积减少50万平方千米,轻侵蚀面积为增加29.8万平方千米,增幅巨大。

1.2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第一个目标是从总体上减轻土壤侵蚀的严重程度,另一个目标是恢复和改善土壤的生态功能,同时有效地保护当地的水资源。由国家水利部创建的“国家水土区划”,是具体结合国家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土壤侵蚀的类型,强度和风险等级,一个地区的土壤侵蚀控制顺序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异而实际确定的。这一标准为根据当地情况和局部防治水土流失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保护和改善当地水土保持的生态功能,将为实现有利的生态系统循环,促进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基础和保证。三层分区带主要由环境服务区,水质维持区和水土保持区,沙土保持区,和界定储水区等主要功能区组成。全国范围内共包括了117个三级区。每个第三区的数量和面积都得到了很好的定义,应作为检查、评估和水土保持功能保护和恢复的基础,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估也应与国家土地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联系起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土地整合计划,确定土地的使用功能。

2、常见治理水土流失方式及其分类

为了在解决不同地点的水土流失问题上取得良好的控制质量,应该有机地结合工程和生物控制措施,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及时将土壤侵蚀问题解决。虽然节水项目可以在短期内带来良好的治理收益,但它们并不能解决导致水土流失的根本问题,并且从长远来看是无效的。因此,必须将生物技术充分纳入实际的管理工作,以合理优化当地的自然环境,林业技术是生物防治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目的是通过大规模地将农地转为森林和采用造林方法,有效地增加发生土壤侵蚀问题的土壤的植被数量,这种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加了表面植被,从而锚定了土壤表面并减少了径流,最终保护了土壤层免受风和水等外部因素的破坏。从土壤侵蚀控制的角度来看,林业干预措施可提供出色的控制,长期的效率和强大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水土流失控制工作设计过程需要将两种控制措施有效结合,并完整实施工作计划,才能从源头处理水土流失的问题[1]。

3、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中国的森林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有:浅山荒漠草甸,浅山干旱草甸,中山森林草甸,亚高山灌木草甸,高山冰雪植被等等。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森林蓄积量达到185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4平方米,生态空间不断扩大。在上述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时期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末,中国对土壤侵蚀控制技术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而这种下降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现如今,中国重要的水源保护林就是森林,森林也受到更加精心的保护[2]。

4、水土保持在治理生态环境中的创新应用

4.1要进行水土保持工作观念的创新

中国目前的水土流失问题的控制现状并不乐观,水土保持问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最重要的是,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的创新概念,这对改善水土保持和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现在这一现时代,由于水土保持工作的特殊特性,需要改变传统的“控制优先”的概念,并根据“预防为主”和可持续性的原则作为实际工作的指导,以及必须坚持的原则,要在发展战略上坚决的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生态环境的治理是非常艰难的工作。因此,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执行人员,我们需要树立预防和保护的观念,加大对水土环境的保护力度,增强水土环境综合发展战略的实施力度,最终有效地保护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

4.2封禁治理

根据项目施工地的具体情况,应该采用封闭方法来减少人为因素(例如放牧)对森林和草木的破坏,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自愈能力并促进植被的自我恢复,必须对指定的项目区域进行围栏和封闭,以有效实施隔离,有效管理和保护相关土地。确定围栏区域的边界,在围栏区域明显的围栏区域放置标志和牌匾,制定封闭管理制度,未经允许不得发展工业等,并发布流域管理机构的官方声明,以促进森林和草地的恢复。(1)围墙的位置和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围护计划中的建筑物和控制区域,仅保留入口至项目入口,如果遇到陡峭的山脊或其他难以穿透的河流,可以直接将其禁用,建筑围栏的总长度约为24千米,围栏内的总面积为500hm2。(2)围栏方法:主要方法是建造围栏,以有效的保护围栏内的植被,防止人为破坏围栏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禁止开垦和毁林,并恢复一些退化的植被,以及天然植被保留水和土壤的能力,最终杜绝出现水土流失问题[3]。

4.3水流调节林的建立及管理

林业建设调节水流的主要目的是使地表水蚀对土壤的影响最小化,最终有效的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控制水流的森林主要种植在坡度恒定的地区,并位于坡度的中间,具有很高的侵蚀控制效果。首先,调节水流量的森林可以有效地减少水流量,并减少土壤的表层损失。其次,调节水流量的森林可以为地表吸收渗水并完全吸收地表水并将其转化为地下水创造有利条件,在建立控制水流量的森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流量控制林区的宽度,为了达到良好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它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而变化,需要持续进行调整。还可以建造牧场,因为调节水流的林区宽度通常是正常林区宽度的几倍。造林和调节水流的过程包括密切关注林区各种植物的种植比例,并充分利用森林中的水流调节功能来调节水流和吸收,树木的数量与小灌木的数量之比应合理调整水量[4]。

4.4要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生态建设的创新

水土流失问题会严重影响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强水土流失防治也是有效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相关的从业人员需要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以最大限度保护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了解,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工作中和水土保持,协调预防和控制,以适当地分隔关键的预防和关键控制区域。其次,工作人员要建立可靠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预防体系,首先要遵循预防原则,要加强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并且需要对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更好的了解。再次,要建立水土资源开发建设的保护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绿化的保护,避免水资源盲目发展的现象,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最后,在处理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坚持创新原则,以增加获得国家和国际最佳实践和经验的机会,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并改善水土保持工作[5]。

4.5林业技术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我国的森林需求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但是,现阶段中国的植被不断被破坏和沙漠地区的扩大,所以,中国需要更加的关注对水土流失问题的防治。在这一阶段,有三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控制方法,第一个是农业种植,第二个是水利工程,第三个是生物技术。这三种控制方法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控制土壤侵蚀。林业技术是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技术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是植树造林,如果由于造林而封闭山丘,树木可以生长得更好。植树是对抗土壤侵蚀的最有效方法,植被的叶和茎可以减少雨水的暴露,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根系暴露,植被可以在土壤固结中发挥不可替代重要作用[6]。

4.6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措施的创新

在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改进相关的工作方式,例如,为了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并确保水土保持的质量,治理人员必须首先加强其工作目标,一个项目具有完善和具体的目标将能够充分指导实际的工作,让实际的水土保持工作更加高效。其次,员工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科学合理的为工作人员分配任务。再次,还需要加强第三方管理的实践,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质量。最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确保水土保持工作合理有效地进展,避免出现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问题。

4.7社会效益

第一点,项目地区的自然灾害规模将会有效的减少:增加了当地森林和草原的覆盖范围,有效延迟了地表和泥沙径流,有效减少了河流侵蚀和河岸破坏,主要控制水土流失,在项目区及周边减少一定程度的粉尘,干旱等自然灾害。径流和沉积物被天然植被捕获,减少了进入水道的水中沉积物的含量,护岸工程的建设将大大减少因水流冲刷引起的河岸坍塌造成的破坏和下游地区沉积物的破坏,保护水源和河流,并有效的保护基础设施。这将大大减少水土流失对项目区的设施和人员的破坏,保护工程區两侧和下游河岸的土地和居民免受水土流失造成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水土流失问题对当地的影响[7]。

第二点,有助于社区进一步的发展:围栏和造林项目将大大改善项目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改善项目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的实际生产和人类居住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善水库周围的生态环境,在下游地区增加项目区的植被,将会有效的为项目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居民创造美丽的生活条件[8]。

结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恢复自然环境,例如加强治理,统筹兼顾和增加税收,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开发建设项目中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应该建立新型的水土流失防治系统,有效的恢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打造水土流失治理“山西样板”[J].山西水利,2019,35(08):53-54.

[2]于春波.浅析水土流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J].科学技术创新,2019(24):101-102.

[3]余燕琼.浅析生态理念在诏安县赤水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的应用[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08):44-47.

[4]范佳宇.凌源市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以凌源市牛营子乡老爷岭流域为例[J].乡村科技,2019(24):114-115+117.

[5]党桐.无人机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22):6.

[6]“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专题报道[J].中国水土保持,2019(08):1-12+32.

[7]屈创,董亚维,王略,雷迪尧.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信息化监管实施效果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2019(08):62-65+69.

[8]杨长安,何春玲,刘玉香.水土流失治理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探讨[J].农家参谋,2019(15):65.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