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斗争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战略考量

2020-12-28 02:33阮重晖
杭州 2020年21期
关键词:理政斗争总书记

阮重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3篇文章的标题中有“斗争”两字,分别为第一专题的《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第八专题的《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第十四专题的《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其他很多文章也贯穿着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部重要著作的高频词,也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关键词。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报告起草工作时明确主张写进去的。他直言“这句话涵义是很深的”。之后,这句话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反复被强调、被重申。现在,这句话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斗争精神已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推进反腐败斗争、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进行脱贫攻坚战等,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我们深切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世界发展大势和中国实践进程的深刻洞察,深切体会到发扬斗争精神所蕴含的深刻时代内涵和深远战略考量,深切体悟到作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要论断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发扬斗争精神,是对不忘忧患意识的特别警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进京赶考”“跳出历史周期率”,到防范重蹈苏东剧变覆辙,再到警惕“四種危险”“四大考验”,我们党始终保持对危险风险的忧患警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只有“准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始终绷紧斗争之弦,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警示全党,时刻牢记“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乐而不忘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善于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发扬斗争精神,是对不丧革命斗志的特别告诫。创业难,守业更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革命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告诫全党,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要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决不因胜利而骄傲,决不因成就而懈怠,决不因困难而退缩,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发扬斗争精神,是对不负使命担当的特别动员。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对于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因为,这是我们党该担当的责任。斗争精神本质上是一种担当精神,共产党人面对矛盾冲突、艰难险阻是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本质上体现的是担当问题。衡量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敢于担当,就要看面对大是大非敢不敢亮剑、面对矛盾敢不敢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不敢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不敢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不敢坚决斗争。干部干部,干是当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就是要求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奋发有为、拼搏奋斗的姿态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作者系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猜你喜欢
理政斗争总书记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灯塔颂歌
时局图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