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旗舰间的正面较量 AMD Radeon RX 6900 XT首发评测

2020-12-28 11:46
电脑报 2020年48期
关键词:功耗旗舰频率

在上个月解禁了RX 6800和RX 6800 XT后,AMD近期正式解禁了Radeon RX 6900 XT,直面对手的RTX 3090,向顶级旗舰游戏显卡市场发起冲击,那么它将会给玩家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6000系列十年轮回,重回高端旗舰

熟悉AMD的玩家一定知道,在刚好十年前的2010年12月,AMD发布了上一个6000系列的旗舰显卡——Radeon HD6970。次年,单卡双芯卡皇HD 6990问世,在不计功耗的代价下,它以微小的优势胜过了GTX 590。HD6990的设计和做工在当时看来都是非常豪华,当然,它有着极高的温度和恐怖的噪音。最高温度94℃,超过450W的功耗和直逼80分贝的噪音,虽然性能出众(在当时),但很难让玩家们爱上它。

在这之后,AMD推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GCN1.0架构,而基于此架构的HD7000系列显卡在游戏性能和计算性能上得到了双丰收。随后的2013年开始,AMD无论在处理器还是显卡方面都非常艰难,“推土机”“打桩机”等处理器架构性能不敌“酷睿”,GPU部门缺钱,更是将GCN架构一改再改,从1.0魔改到5.0,直接用了7年。在这期间,AMD的显卡产品不但没有真正冲击到NVIDIA的高端市场,同时因为架构上没有更新但规模更大,导致的发热最高、功耗大等问题,成为玩家心中的痛。

这一切在去年才得到了改变。当年一手缔造了GCN架构的“大佬”David Wang王启尚先生于2018年在CEO苏姿丰的邀请下重回AMD显卡部门。AMD这才得以放弃了魔改GCN架构,推出了全新的RDNA架构。虽然第一代RDNA架构的RX 5000系列显卡没有冲击高端旗舰市场,但已经展现出新架构的实力。而在他带领下历时16个月研发的RDNA2架构,则更加让玩家们期待。

十年之后的今天,AMD第四代锐龙处理器已经成为游戏处理器霸主,而AMD显卡的产品型号则再次回到了6000系列,全新的7nm工艺搭配RDNA2架构,依旧以“69”开头的旗舰,新一代的RX 6900 XT再次回到顶级游戏卡序列,直面对手的RTX 3090,那么,这次AMD能否顺利实现弯道超车呢?

熟悉的造型,RDNA2完全体面世

从外形上来看,RX 6900 XT和RX 6800 XT并没有太大差别。熟悉的银黑相间的配色,三风扇2.5槽散热器,外观上时尚且精致,透露出浓浓的游戏显卡的电竞范儿。规格方面,RX 6900 XT比RX 6800 XT多出了8组计算单元,最高加速频率依旧为2250MHz、功耗依旧为300W,显存配备也和RX 6800 XT保持一致为16GB,Infinity Cache也保持了128MB的规格。总体来看,RX 6900 XT整体的能效比相對RX 6800 XT将进一步提升。另外,RX 6900 XT挑选了体质最好的芯片,所以在超频方面也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随着本次RX 6900 XT的解禁发布,AMD终于在高端旗舰产品线上有能力与对手一战,真正完成了自己在游戏显卡市场的布局。与此同时,我们有幸参加了前不久举办的AMD Radeon技术事业部工程研发高级副总裁王启尚先生的小型媒体专访会,在会上,王启尚先生为玩家和用户们解答了诸多关于RDNA2架构的设计细节。

王启尚先生有着超过20年的图形设计经验,是当年一手缔造GCN架构的传奇大佬,如今又凭借他主导的RDNA 2架构再一次站在了行业技术的最前端。相对于之前RDNA架构,RDNA2架构通过更多的计算单元实现了更高能效,同时借鉴了CPU的设计,为RDNA2架构带来了新的Infinity Cache技术。

Infinity Cache相比传统方式可以成倍提升带宽性能以及降低延迟,与此同时却只需要更低功耗,从而大幅度提升性能。同时,该架构凭借强劲的性能和频率还非常适合超频,不仅可以加强游戏性能,更能提升光追性能。

在光线追踪方面,RDNA2架构的RA(RayAccelerator)单元是内嵌在计算单元中的,通过提升计算单元的数量,即可带来更强的光追性能。未来会有更多的光追游戏针对RDNA2架构进行优化,在这方面,RDNA2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另外,RDNA2架构的另一大杀器就是Smart Access Memory(显存智取技术),该技术基于PCIe标准和Resizable BAR的功能,可通过深入验证以及平台优化进行开发,在其他平台上实现Re-BAR同时提高游戏性能并没有技术上的限制。

关于RDNA2架构其他方面的特性,我们已经在之前RX 6800/RX 6800 XT首发时进行过深度分析,这里就不再赘述。下面直接看看性能评测吧。

性能实测,顶级旗舰间的厮杀

在3DMARK基准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TimeSpy系列测试里,RX 6900 XT相比RTX 3090还有5%~10%的差距,但在FireStrike系列测试中则有着较大的优势,比RTX 3090高出了10%~20%,这也是AMD在基准测试上的一贯优势项目。

在针对光线追踪的Port Royal测试中,RX 6900 XT相比RTX 3090落后了25%,而在新加入的DXR光线追踪测试中,则更是夸张地落后了近50%。从3DMARK来看,RX 6900 XT在传统的光栅渲染游戏中,应该和RTX 3090打得有来有回。但是光追性能方面,AMD这第一代光追确实不是NVIDIA的对手。

从传统光栅化渲染的游戏测试来看,即使不开启SAM,RX 6900 XT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也有比较不错的表现,绝大部分游戏都能持平甚至小胜3090。但4K性能依旧是6900 XT的痛,除了极个别优势游戏中能超过和打平3090,大部分游戏都还是要稍弱于3090的。

具体来看,在这17款游戏中,1080P分辨率下,RX 6900 XT有9款游戏帧速超过RTX 3090,4款游戏与RTX 3090持平(帧速表现在±2%之间均算为持平),4款游戏则落后于RTX 3090。2K分辨率下,RX 6900 XT在6款游戏中胜过RTX 3090,5款游戏持平,6款游戏落后。到了4K分辨率下,则只有3款游戏能够打赢RTX 3090,4款游戏持平,剩下的9款游戏都弱于RTX 3090。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部分新上市的游戏中,RX 6900 XT的性能表現会相对出色一些。

从这里来看,RX 6900XT用Infinity Cache解决了一部分显存带宽问题,但对于4K分辨率的游戏来说,128MB的缓存似乎并不能完全解决显存带宽不足的问题,性能下降比较明显,如何优化4K下的性能表现也是AMD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光线追踪性能方面,6900 XT虽然比6800 XT多出了8个RA单元,光追性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依旧远落后于3090。从实际表现来看,只能达到接近3070的水平。这样看来,光线追踪性能确实是AMD这代显卡比较薄弱的地方。

超频与功耗测试

RDNA2架构为RX 6000系列带来了更高的频率表现。凭借远超N卡的频率和更好的超频能力,RX 6800 XT已经有诸多玩家开始冲击3DMARK名人堂的榜单,而作为特挑体质的RX 6900 XT,在频率上的表现更为出色。

在显卡驱动里,使用自动超频,驱动直接就把频率拉到了2579MHz,非常生猛,这频率N卡只能活在液氮中,而RX 6900 XT仅靠原生风冷就能实现。然后我们改成手动模式,频率拉到了2700MHz,跑Furmark依旧非常稳定。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RX 6900 XT这样的大核心,功耗也能保持在300W左右,这么多年了,AMD终于控制住了功耗。

重新杀入高端旗舰显卡市场

AMD这次没有吹牛,在苏妈和王启尚的带领下,AMD Radeon RX 6900 XT居然真的在传统游戏性能上追上了N卡的旗舰型号,重新回到了高端俱乐部里面。而且这次还借鉴了一些处理器上的设计像Infinity Cache,很有想象力。

从RX 6900 XT本身来说,其在性能上已经非常接近3090,特别是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的表现,并不比对手弱多少,在部分游戏中甚至能够反超。但4K性能依旧有些不足,可以说是有些遗憾,不过考虑到它的售价比3090便宜了整整4000块,所以性价比方面,RX 6900 XT可以说是有绝对的优势。另外,在光线追踪游戏方面,RX 6900 XT和对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毕竟作为AMD的第一代硬件光追产品,还有很多经验上的不足和游戏优化的不够。目前看来,其保证2K/60fps运行光追游戏问题不大。

当然,购买RTX 3090的玩家,也不全是游戏玩家,还有不少专业创意工作者,而在AMD显卡颓势的这些年里,NVIDIA也并没有像Intel一样一直挤牙膏,它在专业领域利用CUDA加速建立了很强的生态壁垒,这是AMD短期内无法超越的,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布局和完善。所以RX 6900 XT的7999元这个定价,也可以看出其对自己清晰的定位。

总的来说,这次RX 6000系列确实提升巨大,配合AMD处理器,真正实现了3A平台的融合和超越,不再是以往大家诟病的功耗高、发热量大、性能低的伪3A平台,这次是实实在在的高端旗舰平台,这也是在多年后,AMD能够真正在能耗比表现上持平甚至超过对手了,实在是难得。

所以如果你追求旗舰级的游戏性能表现,而且不是特别在意光追效果,那么6900 XT绝对是你可以考虑的对象。当然买不买得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现在RTX 3090是有现货可买的。

猜你喜欢
功耗旗舰频率
处理器频率天梯
振动与频率
旗舰,你是谁
揭开GPU功耗的面纱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欧盟拟设立“量子旗舰”计划发展量子计算
HTC发布年度旗舰 HTC 10
环保之功,从主板做起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在μ’nSPTM中的低功耗研究
“旗舰”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