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临泉县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2020-12-28 11:47张笑笑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临泉县乡村旅游SWOT分析

张笑笑

摘 要: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临泉县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临泉县发展乡村旅游要利用媒介推广扩大知名度、优化旅游人才结构、挖掘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保护旅游资源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临泉县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乡村旅游;SWOT分析;临泉县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2-0152-03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SWOT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Linquan county in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Linquan county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Linquan county should be good at using media promotion to expand its popularity, optimizing the tourism talent structure, explor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behind tourism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the tourism resources. It is hoped that these measures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nquan tourism.

Key words: Rural tourism;SWOT analysis;Linquan county

安徽省位于華东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长三角的腹地。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跨长江、淮河南北,拥有徽州文化、淮河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多种文化及地域特征。经过历史的积淀,安徽境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人文气息厚重,因而安徽省旅游资源是中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1 乡村旅游的概念

经文献整理阅读发现,国内外对于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何景明在其《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一文中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因此,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以下2个方面要素:一是发生在乡村;二是以乡村作为旅游吸引物,两者缺一不可[1]。郭焕成认为:“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延伸的新尝试,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将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进行了有机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2]”。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如下界定:乡村旅游是指以传统乡土文化为基点,以广大乡村地区为旅游目的地而实行的一种现代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业的一部分,对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旅游具有综合强的特性,关联着农业生产、农村绿色发展、农村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是一种新型的消费业态和产业形态[3。]

2 临泉县乡村旅游开发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政府重视 安徽省、阜阳市以及临泉县政府对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都高度关注。例如,2020年4月在县委书记邓真晓主持召开的县委常委会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指出,“临泉县旅游经济方兴未艾,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等将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作为、统筹考虑、协调发展,把握旅游发展的时尚基调、深入挖掘我县的旅游资源,注重发展民宿与经济文化、生态环境、乡风民俗的衔接,进一步打造中原旅游目的地。”除此以外,临泉县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优化当地的产业经济结构,也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来促进临泉县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国家3A即景区木一博览园建造于此,姜子牙文化休闲区、太公广场、自然水域国家级钓场、水上乐园等多位一体融合发展,总耗资约20亿元。

2.1.2 旅游资源丰富 2020年3月25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了安徽省文化与旅游优秀品牌推选结果的名单,其中阜阳市4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5家农家乐、3家精品民宿、4家旅行社、3名金牌导游和1家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上榜。其中,临泉县姜寨镇坡寨村南邻韦庙路,北靠流鞍河,丰收河贯穿全村,这里沿袭姜尚文化,以姜子牙故里而闻名。长官镇的千亩葵花、姜寨的钓鱼比赛、老集的红色教育基地等,临泉辖属的各个乡镇都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优雅的生态环境、淳朴的精神面貌、蓬勃发展的休闲农业将会使得临泉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

2.1.3 交通便利 临泉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被称为“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交通便利,境内国道省道横贯东西南北。尤其是2019年12月临泉进入了高铁时代,郑阜高铁的开通使得临泉人民将美好的形象、热情文明好客质朴的临泉文化跟随高铁的速度传到全国各地,也把县内地方特色美食特产传递到全国人民面前。随着高铁的开通,空间的压缩带来了时间上的压缩,周边市区距临泉县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有利于吸引四方游客,拓宽游客的游览路线,加快推进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据统计,从阜阳市到临泉县高铁站仅需14min左右的车程,如此便利的交通条件,为临泉县的乡村旅游提供了较多便利。

2.2 劣势

2.2.1 景点分散,各自为政 临泉县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分布不集中,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目前,临泉县拥有4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5家农家乐、3家精品民宿、4家旅行社。但这些资源分部较为分散,主要呈点状、线状分布,开发商各自经营,而未形成合作共赢的意识。而且由于开发商只是急功近利地进行粗制滥造,并未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只是流于表面,从而对临泉县乡村旅游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扰。总之,临泉县的乡村旅游资源单体较为丰富,但在短时间内进行开发的难度较高,在国内甚至是区域内竞争力不够、缺乏地区特色,可替代性强。

2.2.2 起步阶段,市场较小 尽管临泉县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由于仍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知名度相对较低。经随机调查发现,临泉县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阜阳周边地区,其他地区的民众几乎没有听说和了解过临泉县的乡村旅游。目前,临泉县的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相对而言仍较为落后,在食住行方面,饮食较为粗糙、缺乏特色,床位紧张且卫生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乡村旅游大多距离市区有一定的距离,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会出现交通拥挤、停车位紧张的情况,给游客和当地社会带来不便,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机遇

2.3.1 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出台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和引导政策,安徽省政府也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本省的支柱产业。阜阳市将临泉县作为全市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的新亮点,临泉县自身也出台了相应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来鼓励旅游业的发展,这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抓住政策的东风,借势而上。

2.3.2 旅游业发展的带动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城市环境污染以及人口的过于集中。这种情况下,城里人迫切地需要从钢筋水泥的沙漠里走出来,这就使得城市周边2~3h车程内的短途旅游前景大好。节假日制度的调整以及私家车的增加,为城镇居民自驾乡村旅游提供了时间与交通上的便利[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压力,有必要到区外的乡村中找寻片刻的休闲[5]。临泉县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和优势,面临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的大好机会。

2.4 挑战

2.4.1 区内外的竞争 临泉县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服务体系相对不健全,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景点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旅游商业圈,无法与区域外的其他著名景点进行竞争。例如:颍上县八里河风景区是国家著名的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皆为著名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对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极大的竞争。而且与周边景区同质化较为明显,某些景区粗制滥造,重复模仿,尚未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因此,临泉县发展乡村旅游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加大了临泉县进行旅游营销和树立本地旅游品牌的难度。

2.4.2 乡村旅游的脆弱性 脆弱性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脆弱性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吴吉林和刘帅在《张家界农户乡村旅游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一文中将乡村旅游的脆弱性类型分为以下5种:意识脆弱、社交脆弱、人力脆弱、发展均衡和全面脆弱型。他们团队通过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认为农户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由于其家庭劳动力数量、信息不对称性、社会网络拥有量、政策机遇敏锐度和从众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存在“冷眼旁观”与“一窝蜂上”现象,以老弱经营为主,经营者多数学历水平低,经营方式简单,经济、生态与社会等效益不显著[6]。

3 临泉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3.1 利用媒介推广,扩大知名度 乡村旅游因其远离城市,回归乡村而受到欢迎,但是某些方面其优点也可能是它的不足。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不畅,信息的滞后性,临泉县乡村旅游的知名程度与接待人数无法与大型旅游景区相提并论。如今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乡村旅游知名度的提升与经营者的营销与推广息息相关。现代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传播媒介宣传成本高,效果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各种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7]。因此,临泉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借助各种新的传播媒介,构建“互联网+乡村旅游”的营销平台,使临泉县乡村旅游受众面更广,知名度更大。营销要突出主题、独具特色、加大宣传力度,广告要雅俗共赏,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微信运营。

3.2 优化旅游人才结构 如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不例外。经过调研发现,临泉县乡村旅游的专业旅游人才还十分匮乏,经营者多为当地农民,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难提供相对高质量的服务,进而影响游客对临泉县乡村旅游的满意度。并且在对临泉县旅游项目进行规划时,横向合作的专家也多数来自外地,他们相对来说都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对当地文化的内涵以及当地特色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今后要注意培养当地人才,为本地的发展出谋献策。

3.3 挖掘旅游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发展乡村旅游更需要融入文化元素,赋予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做到乡村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进而提高乡村旅游的质量。乡村旅游档次上去了,就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并且经过口碑传播带来新的游客,从而激发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潜力。游客只有在感受乡村生活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乡村的文化,这样的乡村旅游才有文化味,才能持续长久的发展[8]。在发展乡村旅游中,首先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优秀传统习惯、民风民俗,在发扬地方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临泉县优秀的本土文化,让文化融入旅游中去,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次要把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文化创意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竞争力,形成产业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感。

3.4 保护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必须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在旅游发展中,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人文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将不可恢复。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在维护的同时还要不断改进优化;对于人文旅游资源,应在保护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人文资源所涵盖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文资源的经济价值。开发商应注重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其附加价值,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协调发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討[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125-128.

[2]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3]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9-06-06]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906/t20190612_844336.html?keywords=,2019-06-06.

[4]奚敏.南宁市休闲农业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2.

[5]钟海建.南宁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7.

[6]刘帅,刘水良,谢文海,等.张家界农户乡村旅游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J].地理科学,2020,40(08):1336-1344.

[7]曾丽萍.新常态下高校网络新媒体运行路径的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6(01):109-111.

[8]何深宝.乡村旅游要有文化味[N].江西日报,2020-08-26(010).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临泉县乡村旅游SWOT分析
蛀虫和蛀牙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人口净流出严重地区小城镇规划路径探讨——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皖西北河网化运动研究——以临泉县为例的初步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