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静”在课堂上发芽

2020-12-28 03:05余超群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观点法治道德

余超群

很多人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带着学生做一些活动,追求满堂热闹,对于学生很多时候只是思想教育,并不能给学生真正带来有效的知识需求,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并不能带来实际能力的提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旨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不是一门活动课,活动只是实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育价值的有效载体。但我們也要反思,课堂教学活动的设置是不是过度、过多,我们这门课到底需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本门学科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些核心素养。为了在课堂上实现这些目的,我们教师不能一味依靠活动,要真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意识,这时候安静的氛围尤其重要,营造这种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能力。

一、材料阅读思考需要静

道德与法治的法治专册、国情部分尤其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很多材料展示并不像心理、道德部分那样浅显,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是很近,或者说并不是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就能够完成对材料理解。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提取有效信息,在提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有效归类,在利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在阅读材料时不能静下心来,那么材料阅读很可能就是停留在浅层次上,学生认得上面的字,并未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很难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后面的学习内容理解已经造成一次脱节,长期以往无数次脱节,势必造成对本门课程的信心丧失,渐渐成为他们的负担,对于他们发展是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营造安静的氛围,让学生实现真正的有效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中的阅读能力。

二、问题思考需要静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问题设计、材料展示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看到材料、问题时总是非常兴奋,总是迫不及待地举手回答,甚至光看材料就能引起班级同学议论。这说明我们老师选择的材料、设计问题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讲,有话可讲,从而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这显然是一件好事,我们的课上到学生的心里。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产生情感共鸣,回答的时候只是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度思考。我们这门学科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学生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知晓,看到问题并不是激动地表达自己观点,而是能够考虑周到,在认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流畅地表达出观点,能够用理论、事实依据支撑自己的观点,这就是这门课程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表达能力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聆听思考需要静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很注重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因此,课堂上老师总是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课堂上,总会有学生打断别人的发言,想立马反驳对方的观点。教师要培养学生安静地聆听别人发言的能力,对于自己不认可的观点,可以先记录下来,并思考如何简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有理论事实支撑。如果一味地打断别人发言,不利于培养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其他学生也不能听到别人所要表达的观点,听到耳朵里只是一阵闹哄哄的声音,对于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能力并没有直接帮助。同时,这是我们所说的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在授课前或者在学生发言前定好规矩,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倾听能力。

四、讲评思考需要静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考试科目,要多做练习,初三的中考复习阶段尤其突出。对于学生完成的练习,老师要进行批改。学生对于教师的批改,很多时候注意力并不是在自己做错了哪道题目上,而是和班级同学攀比:我做对的比你多;或者埋怨老师扣分太多,却难以找到令人信服不扣分的理由。正因为学生很注重自己的分数,这时候,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去讲评练习,效果并不会很明显,学生的心思并不在知识掌握上。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效学习中正确对待评价的能力,题目正误只是代表自己在该知识点存在不足,面对不足,需要不断改进、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在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增强学生对于基本道德、法律、国情知识的认识,能够了解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践行这一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待评价得失的正确心态,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走得更远。

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其实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仅在本门学科适用,同样也是学习好其他学科应该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通过具体一门学科为载体,最终走向共同的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的课堂上需要学生的活跃,我们的课堂也需要活动,但是我们也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真正有所收获,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本门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在每节课中都能有所体现,让学生在每天学习中感受学科魅力。因此,我们教师要运用好课堂的“静”,帮助学生走向更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观点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