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2-28 00:19王劲周超尹法波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分析石油企业

王劲 周超 尹法波

摘 要:社会发展对于石油能源需求量激增的背景下,油品储运安全及环保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当前油品储运中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安全环保问题,石油企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保障油品储运工作的安全化、环保化,降低安全环保问题的发生几率,保障石油企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石油化工企业油品储运过程安全环保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油品储运;安全环保问题;管理分析

1 石油化工油品储运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概述

石油等化工产品多为芳香烃(苯类)、烷烃(正己烷、乙烷、甲烷、丙烷)、环烷烃(环己烷)等挥发性烃类以及硫化氢等溶解性气体构成的复杂混合物。在输油管道、储罐等储运环境容易向周边环境排放各种有害物质。另外石油输送、储运环境因产品腐蚀作用、操作不当、设备产生故障或者输油管道、罐体存在材料或者设计、安装、维修等缺陷,受雷雨、泥石流、地震等强烈地质灾害影响、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的管道断裂、渗漏、穿孔、破损等容易引起石油大面积泄漏,造成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再有,在管道及油罐清洗操作环节,需要转移剩余原油,设备焊接、防腐处理,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电焊烟尘和高温、缺氧等现象,对工作人员及周边环境也容易产生危害。同时,维修作业过程,施工产生的噪音、电磁场辐射等问题,也是安全环保重大风险因素。

工人管理及日常工作方面,工人需要在高温、寒冷环境,负责储运管理。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穿防护服,也具有一定的人身安全风险。石油储备安全管理方面,储备库机泵、加热炉、运输车辆等会产生各类噪声。在输油管道维护保养及施工过程,机械开挖和作业、施工車辆运输及站场占地、人员工作等容易造成土体扰动;管理过程生产试压污水、生产废水、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垃圾排放处置等都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储备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极容易造成周围土壤、植被污染;如果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则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石油储备库周围容易产生废气,主要是汽油挥发的烃类气体、硫化物气体、氮氧化合物气体或微颗粒等。各种泵、阀门等设备的跑冒滴漏等事故也容易产生各种气体的排放而造成大气污染。储备库固体废物污染主要是罐底清理的油泥,生活垃圾等也容易产生环境污染[1]。

2 油品储运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油品储运以其特有的危险性时常影响着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只有解决油品储运的安全性问题才能保证油品在储运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事故,降低安全性问题的发生率并减少企业单位的经济损失。针对油品储运安全问题,企业需要对油品储运的安全进行管理,其必要性如下:①通过对油品储运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将责任追溯到个人,可以让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不允许在油品储运相关工序上出现操作失误,以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这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得到降低,而且还有效地抑制了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②油品储运企业通过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并按照相关机制去发现、解决问题,避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通过管理油品储运的安全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为企业树立了较好的社会形象,也为企业的油品储运能力赢得了口碑,企业的竞争力也得到了提升;③油品储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提高可以有效改善油品泄漏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2018年,桑吉轮油泄漏事件中,船舶沉没后,沉船现场和附近海域多次出现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油污带。我国对于重大溢油事故有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事故协调机制,对于油品储运导致的安全环保问题近年来也愈发重视[2]。

3 当前石油企业油品储运安全环保管理现状分析

3.1 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社会的各个领域发展,均离不开石油资源的支撑,这为石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前部分石油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这是阻碍生产及储运安全的重要因素。石油生产及油品储运工作安全隐患众多,复杂性较高,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或者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将会给各项工作的开展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2 安全保障不到位

在石油储运的过程当中,泄露问题及爆炸问题均可能会发生。当前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研发并应用了一系列的耐高温材料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几率,但是这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油品储运工作的安全保障,再加上缺乏完善的应急机制,导致无法实现对突发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进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

4 提升石油企业油品储运安全环保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4.1 健全安全环保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的保障油品储运安全,必须要重视起对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针对当前石油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领导及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起来,充分结合石油储运实地环境来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由于我国各个地区气候、地形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在油品储运的过程当中会面临高温、高压等现象。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及环境来制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及风险评估制度。与此同时,要重视对工作计划的完善与优化,确保其科学严密性,针对油品储运过程当中所易于发生的问题,要认真做好预测工作,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2 采用先进的测试系统进行风险性检测

目前大多数油品储运公司,依旧使用人工检测衡量油品储运设备是否安全运行。可是,事实上,即便是检测的工作人员专业性十分高,他们对于安全性的审查也仅仅只是一个估测值或者推测值,根本无法确保油品储运设备的安全性。可是,我国现阶段在许多行业之中使用广泛的科技化机器却能够比较精准地对各类数据进行检测,同时给出与指标对应的各项数据。所以,在油品储运的过程中,也应该使用科技化的机器替代工作人员对油品储运罐的安全性进行检测,来获取更加精准的信息,进而对设备的安全性有比较全面的认知。

4.3 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油品储运罐的储存以及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油品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够全面,所以构建油品公司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提升油品储运罐的安全性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态度好坏除去自身的原因之外,主要来源于监督部门的监督以及督促。假如监督部门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展开有效的标准规范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有关环节所致使的安全问题进行追究到底的处理模式,就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而提升油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4.4 重视安全细节的处理

在以往的一些油品储运工作过程中,油品公司对于一些极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源头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忽视。比如,在油品运输过程中,为了预防静电致使油品储运罐出现着火情况,应该对油品的液面进行控制进而减少静电的出现。这种液面的有效高度为油品储运罐容量的85%左右,在油品储罐开口时,避免储罐顶部进油口及上油杆的设计,优先采用储罐壁侧面底部开口,这样可以使油品进罐时极大程度减少摩擦带来的静电火花。这就会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进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5 结束语

石油化工企业原料和产品大部分都属于甲、乙类火灾危险物质,一旦操作不当或误操作及设备损坏发生油品泄漏,遇到点火源极易诱发火灾、爆炸事故,石油运输、储存等的安全管理存在高风险。因此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应用、回收等环节需要进行高度安全管理及技术防护,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和人身、设备及周边环境的环保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涛.石油企业油品储运过程中的环保安全问题及对策[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35.

[2]李木文.石油储运工程中的安全环保管理问题[J].化工设计通讯,2019(04):34+90.

猜你喜欢
管理分析石油企业
建筑项目投资前期的造价咨询管理分析
铁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新形势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有关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