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28 03:43张瑞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科院校工匠精神

张瑞

摘  要:工科院校是“工匠精神”人才培育的主体,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工匠精神”可弥补当前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欠缺,推进本科工程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应从认同之维——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实践之维——主动践行“工匠精神”的现实路径、协同之维、共同构筑“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等培育工科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科院校;培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6-047-05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涵盖了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严谨专注等核心价值。工科学生是实现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目前高校突出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能力、重功利轻理想等问题[1],学生在职业伦理、爱国敬业、精益求精等价值观念方面培养不足,践行“工匠精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纵观我国高校“工匠精神”研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研究领域以职业教育为主,片面地认为工匠等同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实则不然。要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离开本科阶段“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不现实的。二是理论研究偏多,截止目前,多是抽象、笼统的概念化宏观论述,具体实践成效怎么样,可借鉴的成功案例有哪些,相关研究不多见[2]。鉴于此,笔者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实际,分析当前做法,并进行成效反思。

一、 培育实践

1.以文育人:注重文化浸润与人文气息涵养

“工科人才的培养,切不可少了人文教育这一环,需以人文教育铸匠魂、育匠心、造匠韵。”[3]。目前高校工科专业普遍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涵养偏少,诸如对工程伦理、奉献精神、职业道德、家国情怀等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45年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机电专业,至今已经有70余年的历史。按照学校《关于实施学院“文化上墙”工作的通知》,重点结合院史院情和特色文化,学院在显著位置展示了学院简介和发展愿景、院史沿革、知名校友先进典型事迹、毕业生合影留念墙、名人名言、学科专业涉及的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语,营造了厚重的办学底蕴,让学生学习优秀校友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鼓励学生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在一楼大厅显著位置展示学院学生历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重量级学科竞赛获奖的作品,在学院上下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工匠精神”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其培养要在第二课堂中渗透,为此学院牵头打造了“端午经典诵读”“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比赛、“博闻杯”新生辩论赛、“趣味嘉年华”等文化艺术品牌活动,积极开展“百川大讲堂”“榜样的力量”“雷锋活动月”等特色活动,培养工科大学生爱国奉献精神和审美情趣。

2.以课载道: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功能

“工匠精神”培育离不开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特别提出,要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课堂育人功能不仅是指思政课,更是全部开设课程的应有之义,即“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激励学生熱爱所学专业,把个人价值与国家、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学院专门印发《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思政”课题申报的通知》,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遴选11门院级思政课程,引导学院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在课程内容中设计与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工程伦理、工匠精神等相关的知识。

学院积极申报学校“三创融合”课程,即创新方法融入专业课程、创新思维融入专业课程、创业思维融入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四大类专创融合课程,如创新方法(TRIZ)融入“TRIZ理论在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专业课程,创新思维融入“检测技术与传感器”专业课程等。

建设一批优质的线上课程,依托超星尔雅学习平台和智慧树网络教育平台,建设MOOC、智慧课堂等网络课程。学院教师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走近创造学”,目前已经全面上线,成功在超星尔雅学习平台开设“机械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等专业课程,学校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伦理学概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等网上课程,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辅导答疑。2019年学院获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推荐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智慧课堂1项。

3.以践其实:实践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维度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工匠精神”铸造离不开实践。在由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中,入选的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李万君在32年的长期工作实践中勤学苦练,铸就创新本领;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从事44年野外艰苦工作实践,练就精湛技术。作为在校学生,高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实践中不断锻造创新能力。

一是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锻造。学院在2016年和2018年连续2次承办了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竞赛。结合学校科技创新节,每年积极承办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一系列校赛。2016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4项、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0项,立项数量位居全校第一。成立科技创新团队190余组,直接参与的各专业、各年级学生近千人,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4620人次,依托创客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在学生群体中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学院团委连续5年获得校科技创新节优秀组织单位。

二是全面推进校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直接与企业对接,给学生最真实的实践情境,对于培育工科学生的“工匠精神”大有裨益。学院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度3项、2019年度2项,例如,学院与北京一维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报了安徽理工大学——北京一维弦校企联合“人型智能机器人实验基地”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项目,与深圳市元创兴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基于ROS的移动机器人激光SLAM导航训练师资培训项目,助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与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矿业机电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平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等签订产学研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参与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和论证工作。例如,在学院6个本科专业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过程中,邀请了中煤新集公司、安徽沃特普尔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恒远电子称重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一线专家参与其中。

三是强化校内实践环节管理与考核。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在实践课程教学层面,分为课程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创业实践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共计41个毕业学分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机械制图测绘实践、金工实习、机械基础综合实验、电工电子综合实训、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验、创新实践基地项目、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做到校内实践考核全覆盖。

4.以评促改: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主动对接国际本科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通过认证评估,自我施压,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 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再认证,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2017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目前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该认证已经成为推动工程教育领域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4],我国于2016年正式加入该协议。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专业认证关注对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查,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工程经验和背景,注重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例如对职业规范有如下界定:“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在工程与社会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这些毕业要求对于工匠精神中敬业奉献、爱岗敬业精神的培养也是非常契合的。

二、成效与反思

学院2019年获得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2019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57%。学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毕业生对签约单位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5.46%,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完全对口和比较对口的比例达 80.7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在智力、知识各方面的表现(专业动手能力)满意度为 92.81%,对毕业生在在智力、知识各方面的表现(综合知识水平)满意度为97.57%。2016年以来,国家级比赛获奖150余项、省级比赛获奖400余项,例如2017年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赛区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18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019年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安徽赛区特等奖2项、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以学生为第一发明人获批专利165项。学生中,1人荣获第八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多人获安徽省“双创之星”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学院牵头的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培养“工匠精神”的协同育人方面做的还不够,各部门联动效应亟待加强,校企深度合作需要进一步优化,校外导师在本科生“工匠精神”培养中作用发挥得不明显,教师工程实践经历需要进一步丰富,“工匠精神”文化与思想引领力度还不够等。

1.认同之维: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培育“工匠精神”第一步是增强“工匠”认同感。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强化对“工匠”身份和角色的认同,增加职业自信。新形势下的“工匠”不是机械、呆板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不等同于“教书匠”“水泥匠”“木匠”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理解。当前“工匠”群体指的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化氛围的营造重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要从校园文化、社会价值观层面,采取丰富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注重具体宣传实效,在课程思政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和体现。邀请著名工匠进校园,成立诸如“大国工匠”工作室或研究所,引导学生注重社會责任感、职业伦理道德塑造,点燃心中成为“大国工匠精神”的欲望,形成尊崇“工匠”、学习“工匠”、争做“工匠”的良好氛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成立了我国首个“大国工匠”和劳动模范研究所,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门开设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工匠中国”,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的潍柴大学(潍柴高级技工学校),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双重熏陶[5]。

2.实践之维:主动践行“工匠精神”的现实路径

离开具体实践谈“工匠精神”培养是不现实的。这里的“实践”涵盖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在校学生,除了理论学习之外,要注重“工匠精神”的实践锻造。二是针对教师,教师不能仅注重理论研究和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具备一线生产实践经验。学生一开始都离不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导师的“传帮带”,需要“学徒制”。除了加大引入校外导师指导和授课之外,更要加强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的积累,毕竟与在校学生接触更紧密的是校内导师。我国在职业教育层面逐步开始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例如2019年2月教育部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国家要求,建立准入任用制度。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应超过一半。本科教育阶段,按照国际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教师应该具备足够的工程经验,其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6]。

3.协同之维:共同构筑“工匠精神”培育的合力

培养“工匠精神”不是一群人能够实现的,也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它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等协同发力、通力合作,打破人才培养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延伸人才培养的“触角”和“链条”,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工匠精神”真正地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在学校层面,学校往往缺乏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的导师,缺乏具备真实工作和市场情境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人才素质依旧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进行校企合作,但是部分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实效性差。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渴求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加入进来。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出击,例如在2014年,格力就开始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合作,创办格力学院。因此,校企共育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在政府层面,一是做好顶层制度的设计和引导。我国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工匠精神”培育的方针、政策。政府要从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健全工匠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不断完善“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体系[7]。二是当好“桥梁”和“纽带”,做好校企深度合作的对接和服务工作。校企合作离不开政府“撑腰”[8],需要政府搭建平台,提供经费保障,通过校、政、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形成“政府牵头、企业与学校共育人才”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刘菲菲,苏国红.理工科院校的工匠精神培育机制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7,39(5):62-67.

[2]李群,蔡芙蓉,王茂祥,等.我国工匠精神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及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19,41(5):77-84.

[3]黄金.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16-12-07(05).

[4]教育部发布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名单:全国共227所高校1170个专业通过[EB/OL].(2019-06-20)[2019-06-26].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626/c1053-31195716.html.

[5]魏慧敏.潍柴大学以匠心培育“大国工匠”[N].潍坊晚报,2016-06-09(A13).

[6]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EB/OL].(2017-11-01)[2020-02-17].https://www.ceeaa.org.cn/gcjyzyrzxh/ rzcxjbz/gcjyrzbz/tybz/599711/index.html.

[7]孟源北,陈小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J].职教论坛,2016(27):16-20.

[8]张薇.校企合作须政府“撑腰”[J].教育與职业,2010(34):60-61.

猜你喜欢
工科院校工匠精神
工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体育美学对工科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工科院校设计类专业实践教育的反思与出路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培养方式探讨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