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灵山卷蛾寄蝇族昆虫资源调查

2020-12-29 02:00张春田刘家宇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封二灵山标本

智 妍, 罗 宇, 张春田, 刘家宇*

(1.贵州医科大学 实验动物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昆虫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4.沈阳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卷蛾寄蝇族(Blondeliini)昆虫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追寄蝇亚科(Exoristinae),其区别于寄蝇科其他类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前胸基腹片通常具毛,翅前鬃较背侧片鬃及第一后翅内鬃小,小盾亚端鬃强大,分开排列,小盾端鬃细小或缺如,中脉心角为弧角或钝角,无赘脉或褶痕,下腋瓣外缘不向下弯曲[1]。全世界已知有243属,约600种[2],中国已知该族共25属100种[3-5],其卵或幼虫主要寄生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竹节虫目、革翅目、双翅目和蜚蠊目等昆虫[6],已知寄主种类达8目46科[2],其寄生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寄主种类繁杂、分布范围广,是重要的农、林业天敌昆虫和潜在的可利用生物防控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黔灵山位于贵州省黔中地区贵阳市(北纬26°36′13″、东经106°41′56″),占地面积426 hm2,海拔1 100~1 396 m,是典型的喀斯特山体公园。贵阳市地处高原地带,其气候条件为高原亚热带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热量充沛、生长期长。黔灵山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起伏变化,因此有着较为丰富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但是长期以来该地区寄蝇科昆虫的资源本底调查甚少,关于卷蛾寄蝇族的昆虫名录及生物地理学方面也未见报道。鉴于此,以近几年采集的黔灵山地区卷蛾寄蝇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查阅相关文献,研究该地区卷蛾寄蝇族昆虫的物种组成和区系分布,旨在为卷蛾寄蝇族昆虫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检视标本共计618号,为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昆虫重点实验室从2013年至今每年5—10月对黔灵山公园进行长期定点昆虫资源调查时所获。其中,单鬃长腹寄蝇(DolichocoxysunisetusZhi, Liu & Zhang, 2016)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余研究标本保存在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昆虫重点实验室标本室。

1.2 研究方法

分类鉴定一般比较外部形态特征与雄性腹部末端外生殖器结构。种类鉴定以国内外的专业文献为主要依据[7-10]。整体照片采用基恩士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VHX-6000进行拍摄。生物地理区划体系采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6区体系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7区体系进行划分[11]。

2 结果与分析

2.1 黔灵山公园卷蛾寄蝇族昆虫的物种名录

经分类鉴定,黔灵山卷蛾寄蝇族昆虫618号标本分属13属15种,占中国该族属(25属)的52.0%,占中国该族种数(100种)的15.0%。

2.1.1 毛颜寄蝇属(AdmontiaBrauer et Bergenstamm,1889)

Admontiasp.(封二图Ⅰ-1)。检视标本为1♀,2014-VII-28。分布于中国(贵州)。

2.1.2 突额寄蝇属(BiomeigeniaMesnil,1961)

黄足突额寄蝇(BiomeigeniaflavaChao,1964)(封二图Ⅰ-2),检视标本为7♂♂,2014-V-24;8♂♂,2014-V-28;1♂,2014-VI-9。分布于中国山西、辽宁、贵州及云南。该种为贵州省新记录种。

2.1.3 卷蛾寄蝇属(BlondeliaRobineau-Desvoidy,1830)

卷蛾寄蝇属为贵州省新记录属。

短尾卷蛾寄蝇〔Blondeliasiamense(Baranov,1938)〕(封二图Ⅰ-3),检视标本为1♂,2014-V-28;1♂,2014-VI-01。分布于中国福建、湖南、辽宁、吉林、山西、云南及贵州,日本,俄罗斯,泰国。寄主:鳞翅目夜蛾科Noctuiae[12]。该种为贵州省新记录种。

2.1.4 刺腹寄蝇属(CompsiluraBouché,1834)

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concinnata(Meigen,1824)〕(封二图Ⅰ-4),检视标本为1♀,2013-V-19;1♀,2015-VI-14。分布于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及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尼泊尔,中亚,中东,欧洲,俄罗斯,外高加索,澳大利亚。寄主:膜翅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鳞翅目灯蛾科(Arctiidae)、斑蝶科(Danaidae)、尺蛾科(Geometridae)、弄蝶科(Hesperiidae)、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缘蝶科(Libytheidae)、刺蛾科(Limacodidae)、灰蝶科(Lycaenidae)、毒蛾科(Lymantriidae)、夜蛾科(Noctuidae)、天社蛾科(Notodontidae)、蛱蝶科(Nymphalidae)、凤蝶科(Papilionidae)、粉蝶科(Pieridae)、蓑蛾科(Psychidae)、螟蛾科Pyralidae)、眼蝶科(Satyridae)、天蛾科(Sphingidae)、卷蛾科(Tortricidae)、巢蛾科(Yponomeutidae)和斑蛾科(Zygaenidae)[12]。我国已知寄主有柳叶蜂、梨卷叶锯蜂、粽尾毒蛾、苹毒蛾、落叶松毛虫和竹小斑蛾[7]。

2.1.5 拟刺腹寄蝇属(CompsiluroidesMesnil,1953)

黄须拟刺腹寄蝇(CompsiluroidesflavipalpisMesnil,1957)(封二图Ⅰ-5),检视标本为1♀,2013-VII-12;1♂,2015-VIII-21。分布于中国辽宁、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日本,俄罗斯。寄主为膜翅目叶蜂科(Tentherdinidae)[12]。

2.1.6 长腹寄蝇属(DolichocoxysTownsend,1927)

单鬃长腹寄蝇(DolichocoxysunisetusZhi,Liu & Zhang,2016)(封二图Ⅰ-6),检视标本为1♂,2014-V-31;1♂,2014-VII-1;5♂♂,2014-VII-4;7♂♂,2015-V-16;2♀♀,2015-V-16;2♀♀,2015-V-24;1♂,2015-V-31;7♂♂,2015-VI-5;1♀,2015-VI-29;3♂♂,2015-VIII-13。分布于中国贵州。

2.1.7 鹞寄蝇属(EophyllophilaTownsend,1926)

华丽鹞寄蝇(EophyllophilaelegansTownsend,1926)(封二图Ⅰ-7),检视标本为1♀,2013-VI-12;1♂,2013-V-26;17♂♂,2014-VI-1;13♂♂,2014-VI-8;15♂♂,2014-VI-4;4♂♂,2015-VI-14;3♂♂,2014-VI-15;7♂♂,2014-VI-17;7♂♂,2014-VI-25;4♂♂,2014-VII-5;6♂♂,2015-V-16;10♂♂,2015-VI-5;4♂♂,2014-V-31;3♂♂,2015-VIII-21;2♂♂,2014-V-18;1♂,2014-VI-14;1♂,2015-VI-5;2♂♂,2015-IX-4;4♂♂,2015-VIII-13;2♂♂,2015-VI-28;1♂,2015-VI-5;1♂,2015-V-31;1♂,2015-VIII-30;1♂,2014-VIII-25;1♂,2015-V-18;2♂♂,2015-IX-14;1♂,2015-VII-20;1♂,2014-VII-28;1♂,2015-VIII-21;1♂,2015-VII-11;1♂,2015-VII-6;7♂♂,2014-V-20。分布于中国山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和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尼泊尔。

2.1.8 利索寄蝇属(LixophagaTownsend,1908)

利索寄蝇属为贵州省新记录属。

1)Lixophagasp.1(封二图Ⅰ-8)。检视标本为1♂,2014-VI-28;1♂,2015-V-24;1♂,2015-IX-4;1♀,2015-IX-14。分布于中国贵州。

2)Lixophagasp.2(封二图Ⅰ-9)。检视标本为1♂,2015-V-24;1♀,2015-IX-4。分布于中国(贵州)。

2.1.9 麦寄蝇属(MedinaRobineau-Desvoidy,1830)

褐瓣麦寄蝇(MedinafuscisquamaMesnil,1953)(封二图Ⅰ-10),检视标本为1♂,2013-V-19;2♂♂,2014-V-20;4♂♂,2014-V-28;9♂♂,2014-V-31;17♂♂,2014-VI-1;15♂♂,2014-VI-4;5♂♂,2014-VI-8;9♂♂,2014-VI-9;4♂♂,2014-VI-14;3♂♂,2014-VI-15;3♂♂,2014-VI-17;9♂♂,2014-VI-25;10♂♂,2014-VI-28;1♂,2014-VII-5;3♂♂,2014-VII-22;12♂♂,2014-VII-28;6♂♂,2014-VIII-25;6♂♂,2015-V-1;18♂♂,2015-V-16;9♂♂,2015-V-24;7♂♂,2015-V-31;10♂♂,2015-VI-5;7♂♂,2015-VI-14;12♂♂,2015-VI-28;7♂♂,2015-VII-6;6♂♂,2015-VII-11;4♂♂,2015-VII-19;4♂♂,2015-VII-20;3♂♂,2015-VIII-13;9♂♂,2015-VIII-21;2♂♂,2015-VIII-30;1♂,2015-IX-4;4♂♂,2015-IX-14。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缅甸,尼泊尔。

2.1.10 美根寄蝇属(MeigeniaRobineau-Desvoidy,1830)

三齿美根寄蝇(MeigeniatridentataMesnil,1961)(封二图Ⅰ-11),检视标本为1♀,2013-VII-12;1♂,2014-V-18;16♂♂,2014-VI-14;17♂♂,2014-VI-17;1♂,2014-VI-25;3♂♂,2014-VI-28;1♀,2014-VII-28;1♂,2015-V-1;1♂,2015-V-24;5♀♀,2015-VI-5。分布于中国北京、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陕西,俄罗斯。

2.1.11 奥斯沃寄蝇属(OswaldiaRobineau-Desvoidy,1863)

筒腹奥斯沃寄蝇〔Oswaldiaeggeri(Brauer-Bergenstamm,1889)〕(封二图Ⅰ-12)。检视标本为1♂,2014-V-28,1♂,2015-V-24。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山西、河南、宁夏、新疆、浙江、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俄罗斯,日本,欧洲。该种为贵州省新记录种。

2.1.12 三角寄蝇属(TrigonospilaPokorny,1886)

1) 横带三角寄蝇〔Trigonospilatransvittata(Pandellé,1896)〕(封二图Ⅰ-13)。检视标本为1♂,2013-IV-25;1♂,2013-V-18;3♂♂,2013-V-19;3♂♂,2014-V-18;3♂♂,2014-V-28;1♂,2014-V-31;2♂♂,2014-VI-1;4♂♂,2014-VI-4,;8♂♂,2014-VI-8;1♂,2014-VI-9;3♂♂,2014-VI-14;8♂♂,2014-VI-15;12♂♂,2014-VI-17;10♂♂,2014-VI-25;1♂,2014-VI-28;8♂♂,2014-VII-5;5♂♂,2014-VII-22;8♂♂,2014-VIII-25;4♂♂,2014-VII-28;7♂♂,2015-V-1;4♂♂,2015-V-16;2♂♂,2015-V-24;3♂♂,2015-V-31;3♂♂,2015-VI-14;4♂♂,2015-VI-28;2♂♂,2015-VII-6;2♂♂,2015-VII-11;2♂♂,2015-VII-19;2♂♂,2015-VII-20;5♂♂,2015-VIII-13;20♂♂,2015-VIII-21;2♂♂,2015-VIII-30;9♂♂,2015-IX-4;2♂♂,2015-IX-14。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欧洲,澳大利亚。

2) 芦地三角寄蝇〔Trigonospilaludio(Zetterstedt,1849)〕(封二图Ⅰ-14)。检视标本为2♂♂,2013-IV-14;1♂,2013-IV-19;1♂,2014-VII-28;1♂,2015-VI-28。分布于中国辽宁、山西、陕西、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俄罗斯,日本,印度,缅甸,欧洲。

2.1.13 髭寄蝇属(VibrissinaRondani,1861)

软髭寄蝇〔Vibrissinadebilitata(Pandellé,1896)〕(封二图Ⅰ-15),检视标本为1♀,2015-V-24。分布于中国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四川和贵州,韩国,日本,欧洲,俄罗斯。该种为贵州省新记录种。

2.2 物种及区系组成

15种寄蝇的世界区系分析表明(表1~3),黔灵山公园卷蛾寄蝇族主要以古北区-东洋区共有种为主,共8种,占比53.3%,分别为短尾卷蛾寄蝇、黄须拟刺腹寄蝇、华丽鹞寄蝇、褐瓣麦寄蝇、三齿美根寄蝇、筒腹奥斯沃寄蝇、芦地三角寄蝇和软髭寄蝇;东洋区特有种5种,占比33.3%,分别为毛颜寄蝇属的Admontiasp.、黄足突额寄蝇、单鬃长腹寄蝇及利索寄蝇属的Lixophagasp. 1和Lixophagasp. 2;古北区-东洋区-澳新区共有种2种,占比13.3%,为横带三角寄蝇和康刺腹寄蝇。其中,优势种3种,为华丽鹞寄蝇、褐瓣麦寄蝇和横带三角寄蝇。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黔灵山卷蛾寄蝇族种类分布于7个区系。其中,华中区特有类型最多,有4种,占26.7%,分别为毛颜寄蝇属的Admontiasp.、单鬃长腹寄蝇及利索寄蝇属的Lixophagasp. 1和Lixophagasp. 2;全国性分布种类次之,为3种,占比20%,分别为康刺腹寄蝇、褐瓣麦寄蝇和筒腹奥斯沃寄蝇;华中区-西南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东北区-华北区和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东北区-华北区-青藏区各2种,分别为黄足突额寄蝇和软髭寄蝇、短尾卷蛾寄蝇和黄须拟刺腹寄蝇、三齿美根寄蝇和芦地三角寄蝇;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和华中区-西南区-华南区-华北区-青藏区分布型最少,各1种,分别为横带三角寄蝇和华丽鹞寄蝇。

表1 贵州黔灵山卷蛾寄蝇族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类型

表2 贵州黔灵山卷蛾寄蝇族15种寄蝇在中国动物区系的分布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黔灵山公园卷蛾寄蝇族昆虫共有13属15种,属种数量分别占中国该族属和种的52.0%和15.0%;贵州省新增卷蛾寄蝇属和利索寄蝇属2个新记录属,黄足突额寄蝇、短尾卷蛾寄蝇、筒腹奥斯沃寄蝇和软髭寄蝇4个贵州省新记录种,Admontiasp.、Lixophagasp. 1和Lixophagasp. 2共3个待定种,说明贵州黔灵山该族昆虫的种类非常丰富,仍有一些种类尚未被发现和记述。

虽对黔灵山该族昆虫进行了长期的定点调查,但卷蛾寄蝇族昆虫种类多、寄主复杂,对其种类调查仍不够完整,加之黔灵山地形较为复杂,某些特殊生境无法到达,导致无法完整记录该地区的所有种类,未来仍需要进行持续的调查监测。

致谢:感谢贵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中心实验平台提供的帮助。

猜你喜欢
封二灵山标本
封二
封二
灵山胜景
封二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封二
荔枝红了到灵山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