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育人”将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引向深入

2020-12-29 12:00李娅佳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共青团育人思想

李娅佳

云南大学团委聚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从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和特点出发,坚持四个育人,以做强正面宣传和拓宽传播矩阵为主,突出主题教育和实践体验,用青年听得进、看得懂、记得住的方式开展共青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思想育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

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共青团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广大青年的思想深处、情感深处、心灵深处。学原文,逐字逐句领会精神实质。依托“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团课等手段,突出全覆盖、务实效。汇编印发《全面从严治团 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学习读本》并在主题团日组织学习;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7.2”重要讲话精神抽检考试和线上答题活动。组织“青年讲师团”进支部、进团课、进社团、进网络,面向广大青年就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开展宣讲,分享体会。悟原理,引导青年领会核心要义。在全省高校中率先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社、学习社。推出线上音频栏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用民族语诵学十九大”“诵学三十讲,建功新时代”,云大青年用普通话、云南少数民族语言、云南地方方言共同诵学。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平台打造“云青思荟”政治理论自主学习计划品牌,“云青思荟”学员关注全国两会的感想受到中央一台《新闻联播》采访播送。抓培养,有效覆盖深化学习认知。将“青马工程”列入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着力打造校、院、支部“青马学校”“青马学堂”“青马小组”三级培训体系,形成“多层次、分类别、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组建青马工程“卓越班”,设立学校共青团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区”和“高地”,营造学马、知马、姓马更信马的浓厚氛围。

文化育人,用主题教育感染青年

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采取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开展青年影视文化沙龙,打造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组织青年学生参与集体鉴赏爱国主义题材和党史教育影片、青年团课视频、高雅艺术影音产品,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就鉴赏内容与学生关注做互动交流,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国家话剧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电视台朗读亭、敦煌壁画艺术精品高校公益巡展等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大力支持社团繁荣文化。自强互助社常态化举办“善行一百”爱心包裹活动,连续多年得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好评,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社团”。银杏文学社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主办年刊《银杏》,举办海棠诗会、“阅读之美”书摘制作大赛等特色品牌活动,荣获“全国百强社团”。成立“民族非遗研究社”和“传艺坊——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社团”,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深刻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春节传承中华传统民俗”“清明祭英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青春心向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听扶贫故事 传奋斗精神”等主题活动,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校史底蕴。以云南大学师生为创作主体,打造大型思政话剧《魁格时代》,弘扬“家国一体、群我共进”的魁阁精神,激励云大青年建功立业,奋发图强。

实践育人,用实践力行涵养青年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参加社会实践的云大学子的真实感受。项目化运行,提高活动质量。对主题新颖鲜明、内容详实丰富、方案具体可行、符合时代特点的社会实践项目给予校级立项支持,并依据项目可行性报告予以经费支持。系统化培训,提高实践能力。邀请专业教师就实践主题、调研方法、调研报告撰写、新媒体宣传、摄影摄像、安全事项等内容,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全面辅导。品牌化开展,整合学校资源,打造“理解中国”“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理解中国”通过举办座谈会、阅读计划、读书笔记征文、论坛、观察调研、实践实习、课题研究等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建设当下中国。2015年,组建云南大学赴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研究生支教团,用实际行动参与脱贫攻坚。五年来,28名同学先后到独龙江,教育服务独龙族学生600余名。“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成了支教团的初心与坚守。以独龙江支教团为代表的实践育人机制已成为学校思政建设的重要品牌和有力抓手,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支教团先后入选2016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十大事件 ”、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候选集体,被团中央、《光明日报》评为“最美支教团”。

网络育人,用新媒体引领青年

新媒体日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云大共青团充分发挥网络育人功能,筑牢共青团“网络思政”主阵地,唱响网絡正面宣传“最强音”。压实意识形态网络阵地责任,强化网络舆论引导。开展网络信息平台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对团属各类学校网站、新媒体平台、印发刊物的统筹管理。加强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和宣传骨干队伍建设。校团委与学院团组织、校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签订了《意识形态与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具体责任,各类宣传平台信息发布严格执行初审、复审、终审“三审制”。常态化在微信平台设置调研议题,开展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拓展网络矩阵,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校荣校的主旋律。成立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积极入驻青年大学生聚集的新兴网络空间,不断提升学校团组织网络矩阵的传播声量和引导效能,围绕重大主题和节点主动设置议题,策划开展丰富生动的网络活动,坚持运用新媒体手段把党团信息“翻译”成普通青年“听得懂的语言”和“看得顺的画面”,立足重要时间节点、云南特色、青年特点创新开发网络文化产品,让网络舆论引导既“走心”又“有形”,覆盖影响更多青年。云大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入选2019年百强校媒榜单。

猜你喜欢
共青团育人思想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