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2020-12-30 06:30兰夏晨皓王佳楠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总产值科技进步

兰夏晨皓 王佳楠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1 背景及现状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而科技的进步对于农业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广义上是指农业科技对于农业总增长的反映,能够说明在农业总体增长当中由于科技进步而导致份额的所占比例[1],也能够成为对目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一种很好地体现。目前,国家对于农业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尤其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和促进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内很多学者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进行了研究。朱希刚采用索罗余值法同时在其中加入土地变量,对于全国“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并且对相关方法进行总体说明[2];王佳、余世勇等运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索罗余值法二者结合对1986—2006重庆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3];李双奎、谈存峰等运用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98—2005年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4];张永丽,葛秀峰等运用1978—2007甘肃省时间数列作为分析基础,并且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加入了制度和农业结构2个因素,结果显示,农业结构调整作用不显著,但制度因素对农业增长存在显著性作用,分析得出技术进步依然是核心动力[5]。现阶段我国对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主要测算方法还是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当中大部分学者还是选择该类方法。海南省农业目前已经处在农业物质投入相对固定,耕地面积小规模减少的现状,对于农业的提升必须要依靠科技的进步,所以对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海南省目前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利于从总体了解现状,帮助在农业经济未来发展当中提升科技的地位和作用。

2 数据指标

本文主要使用海南省2008—2017年的数据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测算。数据主要来源于《海南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在使用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结合的办法进行测算[6],对农业进步贡献率涉及到的指标选取如下。

2.1 农业总产值

以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为主,为了避免价格因素影响,采用2006年之后进行统计的比较价格所计算出的数据。

2.2 农业物质费用

本文选择农业中间消耗费用,为了避免价格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一定处理,最后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为:

农业物质费用=(农业中间消耗/农业总产值(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按照比较价格计算)

2.3 农业劳动力数量

采用的是统计年鉴当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数量。

2.4 耕地面积

本文采用的是海南省年末耕地面积现有的数据(但是其中不包含果园、茶园以及林地等其它面积)。

因为其中涉及到时间序列数据,所以对时间变量要进行确认:t1=2008,t2=2009,t3=2010……t10=2017。

3 测算方式

主要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7]:

Y=AKαLβMγEσt

式中,Y为农业总产值,A为常数项,K为农业物质费用,M为农业耕读面积,L为农业劳动力投入量,α为农业物质费用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β为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γ为耕地投入产出弹性系数,δ为科技进步贡献率,t为时间变量。

假设模型报酬不变对模型进行变形[8]:

Y/M=A(K/M)α(L/M)βeσt

对式子左右两边取对数,并且将取对数之后的农业物质费用,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常数项用A、X1、X2进行表示。

Y=A+αX1+βX2+σt

通过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据测算,可以通过相关公式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完成计算,就能够得出最后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据。

4 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利用SPSS 20.0的线性分析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可以从结果中(表2)看到相关大部分的变量t值还是大于2的,但是X1的t值为1.71,明显小于2,所以X1本身的显著性不强,要对原模型进行相关的处理,对小于2的X2进行删除,对新的模型进行确定:

表1 2008—2017年海南省农业产量及影响因素

表2 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人数以及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Y=A+βX2+σt

其中,删除X1的方式就是令α=0,对完善后的模型再进行线性分析,可以从表3中看出分析结构,各个变量t值全部大于2,而大部分变量的t值有一个显著的提升,而各个变量在模型中的显著性有所提高,F值从265.443提升到310.360,提升较为显著。从总体上来看调整后的模型要比初期模型质量相对较好,可以看出在变量当中农业物质费用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不是那么明显。

表3 劳动力人数以及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通过线性回归能够求出具体的模型:

Y=-121.29+3.674X2+0.063t

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进步率δ=0.063。根据测算公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增长率=(11%+21%+5%+17%+22%+8%+4%+10%+5%+8%)/10=11.1%

通过回归分析测得农业科技进步率为0.063,所以2008—2017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δ/(ΔY/Y)×100%=0.063×11.1%×100%=56.8%

计算得出2008—2017年海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为56.8%,比国家同比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2017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7.5%)还是略低0.7%。

5 海南省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预测

通过2008—2017年的各要素增长率的分析,对海南省2018—2020年的要素增长率进行估计(见表4)。

表4 2018—2020年海南省农业产量及影响因素预计

根据2008—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确定模型进行计算:

Y=A+βX2+σt

项目采用欧盟水框架指南(EU Water Framework Directive)的标准,在德国专家的具体指导下,在北京开展了6条示范小流域88km小型河(沟)道的生态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和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目的是修复和保持水体的生态功能,增加水体的景观和生态价值。

通过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X2和t的t值都明显大于2,调整后R2为0.992,模型整体P值为0.000,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显著性较强,得到的数据也较为可信。

表5 2018—2020年劳动力人数以及耕地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回归分析

ΔY/Y=(11%+21%+5%+17%+22%+8%+4%+10%+5%+8%+16%+11%+15%)/13=11.62%

2008—2017年海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σ=0.07,所以根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公式对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计算:

σ/(ΔY/Y)=7%/11.62%×100%=60.24%

计算得出2008—2020年海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0.24%,根据《海南省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当中所提到的,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争取达到60%以上,通过对海南省2020年的数据预测,最后对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推算,可以看出,海南省在2020年能够实现达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的预期目标,农业劳动力本身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较为显著的作用。

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分析

6.1 劳动力投入量

测算得出农业劳动力投入量对于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较为明显。可以看出,在农业劳动力每增加1个单位的时候,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为3.674,也就是对于农业生产总值来说农业劳动力的增长是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虽然农业劳动力的提升对于农业总产值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一点是较为积极的,但是也从侧面反映出目前农业总产值的增长还是依靠人力的增长,不是依靠科技的增长来实现的,说明了目前海南省还是处于对劳动力过度依赖的阶段,没有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随着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如果想通过劳动力人数的增加来提升农业总产值会变得更加困难,通过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也是不现实的,要想真正的通过农业劳动力来提升农业总产值不单单只是着眼于农业劳动者的数量,更应该重视农业劳动者的质量。

如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质量,其本身就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学历水平,通过增加高学历劳动者来带动整体农业生产总值的增加。农业高学历劳动者可以一定程度上加快农业劳动的效率,提升农业劳动的手段从而增加农业产值;高学历农业劳动者可以成为农业科技研发人员,帮助实现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从而提升农业整体效率,进而增加农业生产总值。

6.2 农业物质费用

通过模型测算农业物质费用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影响显著性较低,可以看出农业物质费用在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方面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但是通过历年数据分析,农业物质费用还是在持续增长,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农业物质费用的利用率不高,虽然农业物质费用的投入每年不断提升,但是能够对农业生产总产值影响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农业物质费用在农业生产中被额外的方面消耗,所以对农业生产总值并没有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想要真正地通过农业物质费用来促进农业总产值的提升,就不能忽视对农业物质费用使用的监督。不能只是着眼于对于农业投入的增加,而是要对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资金的投入与资金的使用相比同样重要。因此,要将每年增加的农业资金投入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制定管理规定,使得增加资金投入能够直观地带来农业生产总值的提升。农业物质费用的合理利用提升了资金合理使用比例,能够对未来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通过未来农业物质费用的增加也一定能够带动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6.3 耕地面积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在对农业总产值影响方面虽然没有农业劳动力如此显著,但是依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耕地面积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业总产值的提升。但是对耕地进行预测数据可以看出,未来3a的耕地面积没有增长反而规模在不断缩小,这是目前海南省面临的主要问题。海南省作为岛屿城市,其耕地总体面积有限,而能够进行耕种的农田更少,随着海南省对耕地的不断开发,目前耕地面积已经达到瓶颈,并且由于大规模的种植导致一些耕地肥力有所下降,使得耕地面积持平或者有所降低。虽然耕地面积是影响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因素,但是在未来想要依靠进行大规模土地种植来显著提升农业总产值是不现实的。

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大力发展科技,通过农业科技进步来提升农产品的产出规模,提升农产品单位面积的生产总值,进而提升农业总产值。或者通过农业科技提升增加农业种植和收获效率,进而提升农业总产值。

6.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通过对2008—201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求得,到2017年海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8%,虽然没有超过全国总体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但是和全国相比差距不大。通过2008—2017年数据对海南省2020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为60.24%,《海南省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中海南省到202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发展目标是达到60%以上,通过预测是能够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可以看出,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增长速度还是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与近年来海南省对于农业现代化的重视是密切相关的。

总体来看,在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因素中,农业劳动力的增加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物质费用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影响虽然目前不显著,但仍然呈现一种增加趋势;耕地面积对于农业进步贡献率的影响有所降低,因此在未来要提升海南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就必须依靠一定规模的农业物质费用的投入和农业劳动者质量的提升,从而带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只有农业科技提升,才能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上升。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总产值科技进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发布耕地面积超过19亿亩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2018年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励项目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中国建材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下城区:建设科技进步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