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2020-12-30 06:30章跃树郭明明李筠王光全李进
农业与技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连麦淮麦西农

章跃树 郭明明 李筠 王光全 李进

(连云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1],也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2-4]。本试验通过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生态和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半冬性小麦品种,实现小麦高产优质,为淮北麦区小麦高产优质协同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9—2020年在连云港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进行,旱茬试验田前茬为玉米,稻茬试验田前茬为水稻。土壤类型为潮盐土,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为15.4g·kg-1,全氮1.2g·kg-1,碱解氮64.38mg·kg-1,速效磷54.5mg·kg-1,速效钾311.6mg·kg-1,土壤pH为7.52。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单因素简单随机设计。旱茬供试品种为“淮麦45”、“山农38”、“保麦1581”、“保麦2号”、“保麦5号”、“保麦6号”、“瑞华麦1506”、“瑞华麦526”、“瑞华516”、“瑞华14040”、“郑麦0943”、“连麦8号”、“农大102”、“农大165”、“西农20”、“新麦26”、“涡麦9号”、“淮麦43”、“安科1405”、“连1627”、“连1509”、“连麦抗1”、“连1701”、“连1738”、“江麦186”等25个小麦新品种(系),10月17日播种,播量8kg·667m-2,施氮量为20kg·667m-2,氮肥运筹为5∶3∶2。稻茬供试品种为“西农20”、“保麦6号”、“安科1405”、“保麦2号”、“瑞华麦520”、“明麦2号”、“瑞华麦1506”、“淮麦45”、“瑞华14040”、“江麦186”、“淮麦43”、“连麦抗1”、“连1627”、“连1701”、“连1738”、“连1509”、“郑麦0943”、“保麦1581”、“农大102”、“保麦5号”、“农大165”、“山农38”、“涡麦9号”、“农麦158”、“农麦168”、“淮麦518”、杂交麦等25个小麦新品种(系),11月11日播种,播量20kg·667m-2,施氮量为20kg·667m-2,氮肥运筹为5∶3∶2。各处理在播种前基施复合肥36kg·667m-2,肥料种类分别为尿素(氮含量46%)和复合肥(氮含量15%,P2O5含量15%,K2O含量15%)。小区面积为150m2(6m×25m)。出苗后,每小区标记2个固定样点,供各生育期调查,其余管理措施同高产大田。

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成熟期每小区调查1.2m2的穗数,分小区取样,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每穗总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每小区收割1.2m2计产。

1.3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采用Excel 2003、SPSS18.0、DPS 6.55等软件进行计算、绘图及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旱茬条件下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旱茬条件下,25个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和产量构成方面有所差异。其中“保麦2号”、“瑞华516”、“郑麦0943”、“西农20”和“连麦抗1”株高较低,具有较好的抗倒性;25个小麦品种(系)中有13个品种(系)的穗数均超过了50万·667m-2,以“连麦8号”、“连1627”、“瑞华麦1506”和“安科1405”较高,“农大165”每667m2穗数最低;25个小麦品种(系)每穗粒数有8个品种(系)高于30粒·穗-1,其中以“连1509”最高,为33.1粒·穗-1,“保麦1581”、“瑞华麦1506”、“郑麦0943”每穗粒数较低;15个小麦品种(系)千粒重超过了41g,以“江麦186”、“淮麦45”和“农大102”千粒重较高,而“连麦抗1”、“保麦6号”和“安科1405”千粒重较低;19个小麦品种(系)产量超过500kg·667m-2,以“连1509”和“涡麦9号”产量最高,分别达到了643.8kg·667m-2和622.0kg·667m-2,以“农大165”、“瑞华麦516”和“郑麦0943”产量较低。25个小麦品种(系)春季均有不同程度冻害,其中“涡麦9号”、“连1509”、“山农38”、“连1627”、“连麦8号”、“安科1405”和“农大102”冻害较轻,“农大165”和“瑞华516”冻害发生最严重。

表1 旱茬小麦品种(系)株高及产量构成

2.2 稻茬条件下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稻茬条件下,27个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和产量构成方面均有所差异。有15个品种(系)株高低于80cm,其中“西农20”、“郑麦0943”、“安科1405”、“保麦5号”和“农麦158”株高较低;25个小麦品种(系)中有15个品种(系)的穗数均超过了50万·667m-2,以杂交麦、“保麦1581”、“瑞华麦1506”、“连1738”和“连1627”较高,“西农20”、“安科1405”和“农麦168”每667m2穗数较低,均低于48万·667m-2;8个品种(系)穗粒数高于35粒/穗,其中以“安科1405”和“农麦168”最高,分别为38.2粒/穗和38.1粒/穗,“瑞华麦520”、杂交麦和“保麦1581”每穗粒数均低于30粒/穗;27个小麦品种(系)中有20个品种千粒重超过了40g,以“农大102”、“江麦186”、“淮麦45”和“农麦158”千粒重较高,“保麦6号”和“安科1405”千粒重较低,均低于38g;有18个小麦品种(系)产量超过600kg·667m-2,以“江麦186”、“淮麦518”和“连1509”产量较高,分别达到了680.1kg·667m-2、680.1kg·667m-2和671.8kg·667m-2,有4个品种产量低于580kg·667m-2,分别为杂交麦、“保麦1581”、“保麦6号”和“西农20”。

表2 稻茬小麦品种(系)株高及产量构成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的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不仅受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5]。关于不同品种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已有较多报道[6,7]。本研究结果显示,旱茬条件下,“保麦2号”、“瑞华516”、“郑麦0943”、“西农20”和“连麦抗1”株高较低,具有较好的抗倒性;籽粒产量和穗粒数均以“涡麦9号”、“连1509”、“山农38”、“连1627”、“连麦8号”、“安科1405”较高,同时,上述品种春季冻害较轻,可能也是造成其产量较高的原因之一。旱茬所有小麦品种的每穗粒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分析可能是由于冬前气温偏高,造成旺长,春季倒春寒导致各小麦品种(系)遭受不同程度冻害所致。稻茬条件下,“西农20”、“郑麦0943”、“安科1405”、“保麦5号”和“农麦158”株高较低,这与旱茬条件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对小麦株高的影响作用要大于茬口条件。“江麦186”、“淮麦518”和“连1509”产量较高,其产量3要素之间的协调性最好,而产量较低的杂交麦、“保麦1581”、“保麦6号”和“西农20”,其千粒重也较低。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产量3要素对产量的贡献不尽相同,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8-13],初步分析可能是品种、土壤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所致,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旱茬条件下“涡麦9号”、“连1509”、“山农38”、“连1627”、“连麦8号”、“安科1405”产量3要素协调较好,产量较高;稻茬条件下,“江麦186”、“淮麦518”和“连1509”产量较高。

猜你喜欢
连麦淮麦西农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连麦9 号产量的影响
宝鸡市2020-2021年水地小麦新品种产量性状调查分析
睢宁地区优质小麦品种筛选
不同播期和播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淮麦44”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谈线上教学如何“互动”
国审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西农100
小麦新品种“淮麦35”基本苗数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简报
浅析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连麦5号选育栽培技术
淮安农科院:“布谷鸟”走进对接点
小麦品种西农979 的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