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下高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结合之研究

2020-12-30 18:42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后疫情疫情体育

(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北京 100048)

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涉及全球。为避免集中交叉感染,企业停工,中小学、高校都延期开学,提倡在线办公、网上教学。全国高校响应教育部“停学不停课,停课不停教”的号召,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课堂在线、慕课和微信等多种线上教学形式进行网上直播授课,体育课也开始要求参与直播教学。虽然体育录播课程、微课、MOOC比比皆是,然而体育课毕竟是实践课程,在网上直播教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体育老师变身主播,没有前车可鉴,无论从专业技术(指在线教学),还是从课程特点(实践性),都让体育老师们无从下手。但是,单一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体育课程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体育课程线上直播教学是发展趋势,也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1、高校体育课程线上发展现状

1.1、翻转课堂的应用与研究

翻转课堂在2000年的美国传播并流行。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译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国内,曾经有类似的教学方法,但被冠以高效课堂。典型的案例包括1998年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杜郎口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用和实践非常广泛,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马瑛,2017);翻转课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屈利军2018);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王帅,2018)等等。

1.2、MOOC(慕课)的应用与研究

MOOC(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在中国的MOOC学习者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教育发达城市,学生的比例较大。目前,我国上线慕课数量已达5000门,学习人数突破7000万人次,慕课总量、参与开课学校数量、学习人数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慕课大国。慕课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研究也非常的广泛,如,MOOC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示范探析(张跃军等,2016);MOOC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的模式研究(陈新,2018);“MOOC慕课”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温迪冉,2019)等。慕课优点:足够的资源,开放性强,内容层次分明易学易练,课后辅导性优势明显等。但是,针对体育实践性强这一特点,慕课缺点也很明显:缺乏教学针对性,无法因材施教;实际学习效果无法及时反馈;尤其是学习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后果严重。所以慕课针对体育课程来说比较适合在教师监控下有一定相关基础的学生辅助学习或提高,而不是片面的普及或夸大其作用。

1.3、微课的应用与研究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其特点是时间段、内容少、容量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使用方便、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成果简化多样传播等。可以说是对翻转课堂和慕课的最有效的补充,缺点是知识碎片化、不系统,不适合长期学校教学。在体育课后练习、学习和复习中能起到很好辅助作用。

1.4、体育直播课程的应用与研究

体育课程在线直播教学在疫情爆发前可以说一片空白。能查阅到的文献也只是通过翻转课堂、慕课等录播在线课程做在线直播研究尝试,如“基于互联网平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线上教学的信息模型建设应用研究(刘欧美等,2019)”,提出根据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特点,应具有针对性的构建线上教学信息模型中的模块,通过完善网络线上平台教学信息模型的建设,为高校公共体育线上课程的建设提供实用的建议。但也只停留在建设性建议阶段,而2019年底爆发的超强传染性“新冠病毒”,让所有人宅在家(包括大中小学生)生活和学习,使体育在线直播教学成为可能。没有参考和借鉴,体育老师们不熟悉“雨课堂、腾讯课堂”等一系列的在线直播平台,基本上一切从零开始。

2、体育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方案探索

疫情之下体育在线教学为本研究提高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实践经验。特殊时期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形式多样,把居家锻炼的内容通过网络直播、录播、微信和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交流平台与学生互动交流,科学的指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通过调查,疫情之下高校体育课程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和内容呈现。

2.1、疫情下线上体育教学形式

(1)作业为主,指导为辅。

根据体育课程特点,制定居家锻炼的详细安排:素质内容、专项内容(太极八法五步、八锦缎等),要求学生自行锻炼,线上锻炼打卡,教师负责在线答疑,复学后考试。如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等。

(2)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根据体育课程特点,考虑到学生居家环境等原因,采取在线直播一半学时,然后学生根据直播内容和要求自行锻炼,如清华大学要求体育老师每次课利用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直播讲课45分钟,之后安排学生自行锻炼。

(3)全程线上直播教学。

疫情期间,同其他课程一样全程进行线上直播教学,如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大学等高校,严格按照正常上课要求和进度,利用“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雨课堂等+微信”的形式直播讲授体育课程。

(4)不断改变教学形式。

疫情之下,体育授课计划、方案都随疫情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化,有的高校几周之后又调整体育教学计划,加入在线直播体育课程的行列中来,如,中国矿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2.2、疫情下线上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实践操作性强,教师在线直播,学生在线学习隔着屏幕,教师面临着不能现场指导,不了解学生学习环境,学习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在线体育课程需要根据体育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分别进行教学,而不能进行传统内容、传统方法上的教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也随着疫情变化而变化和调整,主要形式归纳如下。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只有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才能存在。交换必然要求打破依赖性促成广泛的交往关系。马克思在《57年手稿》中分析道:“一切产品和活动转化为交换价值,既要以生产人的(历史的)一切固定的依赖关系的解体为前提,又要以生产者互相间的全面的依赖为前提。每个人的生产,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生产;同样他的产品转化为他本人的生活资料,也要依赖于其他一切人的消费”[5]102。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然存在被完全否定了,人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在的劳动,它完全是由社会决定的,生产成为社会化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有着巨大的不同。

(1)可教,可学。

“可教、可学”是指教师在线利用网络资源、自身示范直接教学,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教师直播教学能自己学习、熟练、巩固和提高技能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是指操、舞、瑜伽、健身和武术类。这些项目进行一定难度削减后可以进行特殊时期在线直播教学、考核。

(2)可教,部分可学。

“可教,部分可学”是指教师在线利用网络资源、自身示范直接教学,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教师直播教学,部分能学习、掌握的技术或技能,如篮球、排球、乒羽网小球类,但受场地等环境限制,学生无法进一步实践学习的项目。这些项目只能在线进行一定时期教学后,辅助身体素质教学内容加以弥补。

(3)可教,不可学。

“可教,不可学”教师在线利用网络资源、自身示范直接教学,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教师直播教学,只能学习了解其理论知识,而几乎不能进行实践练习的项目,如,游泳类。这样特殊的项目只能短时间进行相关知识讲解和传授,其他大部时间得以其他形式如向健身课程方向转变。

2.3、疫情下线上体育课程教学评述

(1)体育在线直播教学的积极意义。

疫情之下的特殊时期,把体育理论、健身方法和在线运动指导合理的揉进了课堂,把微课、慕课等资源和出镜直播相结合,时不时的来点互动,让居家的学生们能在体育教师的引领下科学合理的锻炼身体,调节身心,共克时艰,有着积极的意义。据调查,体育在线直播课程,学生到课率高达97.5%以上,学生的评价也很高。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和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极高,无论是动作技术的学习过程,还是教学成果的检验,日常授课过程里,教师随时都处于监督、指导、纠错、改进和调整的过程中。而这一点,在目前的网络教学里,似乎极难以高效率实现。主要体现:一是体育教学课程理论部分较少,主要的课时以实操课为主,这对场地的面积和功能都提出了要求,这对学生的网络和身边环境的要求极高,无法进行常见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二是育教师的网络授课以个人直播为主,老师无法监管学生现场学习情况,较多的课程成了学生围观教师的技能展示过程,把体育老师当网红直播观赏,这和实际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这也是一开始好多高校不采取体育在线直播课程的主要原因。

2.4、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方案设计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综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课程教学的优点,是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高校体育如何基于在线开放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也逐渐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进行线上线下体育课程结合方面探索也是势在必行的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每学期16-17周共计32-34学时,根据疫情期间体育课程在线直播情况研究、体育项目特点、学习场地和环境的需要,线上线下时间整合的比例将有所不同。

3、结论与建议

体育在线直播教学方式将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环境下有必要存在,且合理,而且能够和体育线下课程有机的结合,作为体育课堂必要补充且不断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方式,促进体育课程授课方式方法改进,增强学生学习便捷,使教学更有效果、效率。研究高校体育课程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的内容、比例和实践操作等,是互联网时代课程建设改革的需要,是体育课程从纯实践课向大数据网络化混合课程教学的转变,是体育老师成主播教学的前探性实践和尝试研究。

3.1 线上体育教学可应急、补充和辅助,但不能作为长期教学的手段

体育课程实践性强,对场地、环境要求高,以线下教学、练习为主。线上教学应有针对性、选择性、时效性,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可选择性的进行在线直播指导学生科学有效的进行锻炼,还可以作为线下教学必要的补充和辅助手段。

3.2 线上线下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时间、空间上实现扩容

体育线上项目内容丰富,结合网络平台录播和直播教学可以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教学、学生实践练习上,实现教学时间、空间上的拓展、扩容,满足学生学习、锻炼上的自主安排。

3.3、线上线下结合要根据体育项目特点合理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体育课程线上线下结合从实际出发、根据体育项目特点设计,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微课、慕课”等,以及自拍摄的内容,录播、直播来达到教学目标,并有效的体现在线下实践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增强学生锻炼欲望、积极主动锻炼为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后疫情疫情体育
战疫情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后疫情”机遇(经济茶座)
特朗普强势开启“后疫情”竞选集会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后疫情”时期,关于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后疫情”时代,中国自行车产业的蓝图与现实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