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及防控

2020-12-30 08:06杨国英贵州省玉屏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554000
兽医导刊 2020年23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猪群病猪

杨国英/贵州省玉屏县畜牧渔业发展中心 554000

免疫抑制性疾病可以导致猪的生长发育迟缓和免疫应答下降,感染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很容易发生多病原混合感染。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猪伪狂犬病(PR)、猪细小病毒病(PPI)、猪圆环病毒病(PCVD)均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主要疫病,近年来,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猪病的综合防控的难度,下面对这几种重要的猪的病毒性免疫抑制病介绍如下。

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又称蓝耳病,其致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PRRSV可以引起肺巨噬细胞死亡,抑制机体产生I型干扰素,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感染猪发生免疫抑制。发病猪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和呼吸道传染病,怀孕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生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感染后表现呼吸道症状。猪感染后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和对症疗法,发病猪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

2 猪伪狂犬病(PR)

猪伪狂犬病(PR)的致病原为猪伪狂犬病毒(PRV),病猪、带毒猪和带毒鼠类是病毒主要的传染源,怀孕母猪感染后会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感染后出现呕吐和腹泻,有神经症状,转圈和倒地四肢滑动,最终发生衰竭死亡。PRV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感染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以应用高免血清进行紧急注射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PR对我国猪场的危害较严重,有条件的猪场可以进行PRV的净化,通过抗体筛查将阳性猪淘汰,最终建立无病猪群。

3 猪细小病毒病(PPI)

猪细小病毒病(PPI)的致病原为猪细小病毒(PPV),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本病发生后会对猪场的疫苗免疫产生干扰,猪群免疫力下降,猪场可能连续几年出现母猪繁殖失败,PPV可以随粪便排到体外造成环境污染,本病防治要严格控制带毒猪进入猪舍,坚持自繁自养,发病的母猪和仔猪要隔离或淘汰,本病可以通过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4 猪圆环病毒病(PCVD)

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致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PCV包括PCV-1、PCV-2、PCV-3共计 3个基因型,其中PCV-1无致病性,PCV-2和PCV-3具有致病性,PCV-3为近几年新出现的基因型,PCV-2是当前我国猪群中流行的主要基因型,感染率很高,猪感染后对疾病抵抗力下降,出现消瘦、腹泻和呼吸困难,断奶后仔猪很容易感染发病,病猪表现生长发育不良,皮肤苍白,食欲下降,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部分病猪出现贫血和黄疸症状。PCVD的防控要从加强饲养管理入手,加强卫生措施,发现可疑感染病猪及时隔离,加强消毒,杜绝疫情传播。

5 防控措施

猪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会干扰正常的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极易发生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增加疾病的复杂性和疾病死亡率,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为了预防猪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养猪场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猪舍,发现疑似感染病例及时隔离饲养,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影响,加强饲料营养,不喂发霉和变质饲料,建立疫病监测制度,提倡自繁自养,不轻易从外面引种,不引进来源不明的种猪,定期对猪场的全部猪只进行抗体筛查,发现免疫抑制病抗体阳性的猪要及时隔离诊治或淘汰,切实做好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原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选择安全、可靠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免疫后抗体的产生情况,及时调整免疫程序,只有防微杜渐,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加强各种免疫抑制病的监测,提高猪群抗病能力,才能保证猪群健康,保障养猪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猪群病猪
免疫抑制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毒清除时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厚壳贻贝低分子质量肽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调节作用
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