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压商品处置问题及其应对

2020-12-30 08:44
石油商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备货积压出库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库存积压商品(excess inventory commodity),是指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产生的,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超出合理库存期的,仍能保持全部原有使用价值的商品[1]。由于市场的环境变化、销售淡旺季的转换等种种原因,商品无法按计划销售出去,会造成一定量的积压库存,但如库存超过一定限度,会造成资金占用过大,仓储费用上升,降低企业应对风险能力,限制经营活动的灵活性[2]。

对于积压商品,积压时间越长,造成的额外费用越大,为此及时处理很有必要。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处置积压商品的费用较高,一方面对企业经营利润造成了显著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对客户供货的及时性,进而降低客户服务满意度。

本文以企业A的库存运营管理实践为例,对积压商品的成因及其处置进行了探讨。

积压商品库存结构和成因

时间维度分析

库存时长对商品的价值有明显影响,需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

◇库存3年以上:属于不能再继续销售的商品,需要尽快处理;

◇库存2~3年:属于不再流通的商品,需要快速处置;

◇库存1~2年:多数仍然在售,但周转速度较慢,需要专项促销才能处置。

统计结果表明,企业A的积压商品中:库存3年以上占比约10%;库存2~3年占比约40%;库存1~2年占比约50%。可见,库存2~3年的占比过高。

生产区域维度分析

企业A的商品有2个生产区域来源:区内自产和区域外调拨入库。统计结果表明,企业A的积压商品中近3/4都由区域外调拨产生,其余1/4为区内自产,未及时出库造成。

由此可见,区域外的无序调拨,或调拨后未能及时出库是造成当前积压商品产生的直接原因。

商品分类维度分析

按照积压商品的库存特征对其作了分类,见表1。

由表1可见,公司A积压商品占比最大的是小批量、低频次的D 类,而此类大多数系从区域外调拨产生。

积压商品的处置

处置方式

如何在利润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完成积压商品处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至关重要。目前可供选择的处置方式有:订单优先开单、折价销售和回调(含区域内自行回调及区域外调拨回原单位)。不同处置方式的对比见表2。

处置方案和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类别的积压商品制定了处置方案和配套应对措施。

外包装良好、客户对生产时间不敏感的积压商品

此类的处置方式以优先开单为主。以牺牲少量物流运费的方式通过远距离调拨,以最经济地消减积压商品库存,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不同库存时长的积压商品

按照积压商品的库存时长,处置方案如下:

◇库存3年以上:为负效资产,需要快速处置,主要采取回调的方式;

◇库存2~3年:为无效资产,需要快速处置,主要采取折价促销方式;

表1 积压商品分类及占比

表2 不同积压商品处置方式的对比

◇库存1~2年:为低效资产,要求加强促销力度,加快周转速度,快速处置。

区域外调拨产生的积压商品

主要制定的解决措施如下:

◇严控区域外新调入,对于当前有库存的(含已积压),优先开单库存,原则上不开展新一批的调入。

◇对于当前无库存,且不满足最低小吨位的区域外订单需求,不再组织批量“凑货”的方式备货至中转库,采用调拨直发模式开展供货。

◇加快区域化转产进度,增加区域内自产商品的品种和数量,降低对区域外商品的依赖,减少后续积压商品的形成。

小批量、低频次的商品和1年内无出库记录的商品

控制此类商品的生产和备货,原则上按照生产计划备原料,待实际订单到达后按照订单货最小排产批量生产,从源头减少积压商品的产生。

制定备货原则,实施源头控制

为控制库存规模,优化库存结构,加快周转,减少资金占压,降低运营费用,企业A制定了《商品流转管理办法》,对各类商品制定了备货原则,并设置了流转商品时限。

区域内自产商品的备货

按照表1中的分类,不同商品的备货原则如下:

◇A类:出库量大,出库频次高,按照最低库存备货。

◇B类:出库量不大,出库频次较高,按照销售月滚动计划备货。

◇C类:又可分为C1/C2类。其中,出库量较大、出库频次高的C1类,按照安全库存备货;出库量不大、出库频次低的C2类,根据销售月滚动计划备料结合最小排产量备产,有订单及时排产;

◇D类:出库量不大,出库频次低,根据销售月滚动计划结合最小排产量备产,有订单及时排产。

区域内生产需提前备货的,需在完成相应的备货申请、审核和审批手续后,方可执行备货。

区域外调拨商品的备货

原则上不进行备货,全部直发。部分因客户特殊需求,而必须备货的,需在完成相应的备货申请、审核和审批手续后,方可执行备货。

流转商品时限限制

对于区域内自产商品设置流转时限,加强管理。对于生产下线商品按批号开展追踪记录,对库存时间超过3个月且未流动的商品进行预警,对超过6个月的商品进行报警,分析6个月未流动的原因,促使销售单位提高备货计划的准确性,避免生产单位盲目生产。

结论及建议

◇进行积压商品处置,应在把握积压商品的结构和特征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降低处置费用。如果一味通过回调或折价销售处置,会对企业利润造成较大影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订单优先开单应是积压商品处置的第一选择。

◇处置当前积压商品的同时,需考虑随时间滚入的新产生积压商品的情况,通过分析商品出库频次及商品结构等方式,开展提前处置。

◇为从源头降低积压商品的产生,需不断完善备货及库存管理制度,以为低库存模式下的供货备货提供管理支持和保障,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猜你喜欢
备货积压出库
鱼粉:外盘持续高位成交积极,节前终端备货现货坚挺上涨
配方高架库空箱出库程序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外贸出口操作流程梳理
错过了这次大备货,可能明年春天才能用上RTX30显卡
珠三角水产品存塘积压真的大得惊人吗?千万别好心帮倒忙
水产料优惠10%!江苏好润饲料逆“市”推出饲料优惠政策,备货抓紧
波音的烦恼
优化拍卖出库流程控制防范拍卖出库环节财务风险
报文数据分析法在立体库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谈企业物资积压的防范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