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12-30 07:06杨楠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

摘 要:2017年党中央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样一个重大判断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高质量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而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来提供助力和支撑。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06-02

2017年,党中央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样一个重大判断的做出究竟是基于哪些发展背景和现实要求呢?本文将介绍一下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背景。

一、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背景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动力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变化:从经济发展速度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方式看,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从经济发展动力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经济结构看,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5年,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主要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已经难以持续下去。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也日渐突出。因此,如果依然采取过去的发展方式已无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是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质量不高的具体表现就是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从横向比较来分析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从纵向比较来分析则多表现为发展不充分。因此,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與不充分的问题。

(三)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大背景下,必须遵循经济规律,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个国家或地区,通常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之后,如果经济发展依然仅仅单纯依靠量的扩张和积累,那么将很难取得进一步发展成果;只有经济发展实现从单纯的量的积累与扩张到质的提升与飞跃转变,才会持续高效地推动经济健康发展。这是一条普遍的发展规律,我们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然要遵循这一经济发展规律。

所以,正是基于以上的发展背景和现实情况,我们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呢?第二个问题将对“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概括阐述。

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目前,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表述。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及经济转型等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论述,对“高质量发展”一词的内涵阐释如下:

高质量发展应该是体现共享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充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中高端;生态环境优美、宜居;有完善的风险监测预警处置体系;符合新时代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发展。

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来看,我们需要打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来支撑、助推高质量发展。

三、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策略

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与助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这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一)创建“一组动力系统”

创建一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系统,既需要一个新引擎,又需要有相应的驱动力。因此,创建的“一组动力系统”由新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两部分组成。

1.新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动力系统的新引擎。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都会面临一些问题,但供给侧相对于需求侧而言问题更为突出和集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要求和主攻方向,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2.新驱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创新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技术创新具有高附加值、难以模仿等特点。由此建立的经济发展优势不仅竞争力强,时间持续长久,而且还可以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够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二)建设“一个产业体系”

产业是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内核,我们要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现代金融的造血和输血功能,让人力资源发挥其神经中枢作用,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协同推进的“一个产业体系”。

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突出实体经济的根基作用。结合我们创建“一组动力系统”中的新引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住侧重点,即供给侧作为主要发力方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基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2.以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本动力。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要稳定支持,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以现代金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新鲜血液。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加大对新兴产业和中小微型企业等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以互联网为依托,创新现代金融服务方式,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多样的融资服务,强化金融的输血功能。

4.以人力资源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神经中枢。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精尖人才和团队。

(三)完善“一套经济体制”

1.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一个方面是在资源配置中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凡能由市场形成的价格交给市场,通过市场价格来配置资源,使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效能;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让作为反映真实经济情况和供求关系的市场价格能够顺利形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更好地發挥政府的作用,做到宏观调控有度。政府要尽可能地减少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要将着力点放在弥补市场失灵、保持宏观稳定、加大保护和支持中小微企业上,要强化经济宏观调控能力、金融监管协调能力和对经济的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2.培育更多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发展实体经济、重大科技攻关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与重要保障,在事关国计民生重大事业和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非公有制企业在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提升供给质量,促进经济更为平衡更加充分发展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培育更多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与之匹配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德勇.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EB/OL].光明网,2018-08-18.

[2]  郝全洪.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N].学习时报,2017-12-04.

[3]  葛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一条基本经验[N].兵团日报(汉),2018-10-18.

收稿日期:2020-05-08

作者简介:杨楠(1981-),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浅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育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优质技能人力资源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内蒙古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新发展理念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