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的发展研究

2020-12-31 00:3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校园

(淄博中学 山东 淄博255000)

2017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辩证的将“立德树人”与“健康第一”两个理念统一起来,同时凝练了体育学科三方面的核心素养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正如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一样,高中校园体育文化也是一个有特定结构的系统,并且各个组成部分也都有了新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引导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

1、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的构成

钱学森认为:“科学系统论的运用,什么都是一个系统,而且有一个结构。而这个结构之中存在着相互作用”。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基于高中阶段特有的办学方向和学情,其受众主体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上,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实践形式,以运动训练为抓手,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群体文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子系统构成:(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达到健全身心的双重构建。健身育人的课程本质观,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的基础地位;(2)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到的运动技术、培养的运动技能、形成的锻炼习惯、养成的体育品德在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得到了更为广泛和深入的运用,是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3)运动训练竞赛:高中业余运动训练和竞赛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运动方面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和体育品德的塑造上具有强化作用,是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应该兼具校本化、人文性和教育性,以实现学生健康行为的培养和体育品德的丰腴。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校园体育文化首先应该做到两个“全”,即为了全体学生和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依据学校的特色,开发适合学生学情的校本课程和锻炼计划,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如部分地区采取“一生一案”活动,就是在认真分析学生身体特点、运动需求、运动条件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师指导下,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运动健身处方,这样既能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的运动健身习惯,立足长远,让学生终生受益;其次,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付诸行动的过程中,创造性生成属于自己特有的体育文化;最后,校园体育文化是隶属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课程、活动和资源的充分融合,依托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大环境,在不同的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不同岗位角色的选择和任务要求,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角色需求,在不同的情境中得到历练。如将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校园体育节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设置不同项目的比赛,多学科融合,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烘托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核心素养下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系统的发展

2.1、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子系统——体育课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最基本形式,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实现高中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起到引导和铺垫的作用。首先明确教学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中的水平和层级,明确与此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侧重点。教学内容是提升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文化认知水平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身体力行的练习,最终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承担的是工具的角色,起到传导的作用,因此要着重分析不同教材的教育价值,合理选取和组合。如,耐久跑除了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跳高、跳远等可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超越自我的进取意识,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背后的隐形资源,以此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于学生学情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从而使得运动技术的教学、运动技能的培养以及健康教育的传播、体育精神的传承等在课堂中得以实现。例如:在排球选项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排球运动对于身体锻炼的意义,尤其是顽强拼搏、团队合作和遵守规则等良好体育品德的教育价值,通过引入中国女排这个鲜活的实例,通过小组合作、比赛体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实现在学生在排球运动技能、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综合提升,形成特有的课堂体育文化。

2.2、高中体育文化的关键子系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做了良好铺垫,课外体育活动则使得学科核心素养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中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延伸。高中学校基于对学业的特殊需求下,课外体育活动成为校园体育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尤其表现为校园体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而体育精神则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这里的课外体育活动涵盖了诸多形式如:(1)体育校本课程:各个高中学校基于学校师资、场地器材等条件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从项目特点出发,形成“体育超市”,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有机选择。体育文化是运动项目的灵魂,提升运动技能水平的同时,也能够领悟项目的体育精神;(2)大课间活动:基于学校情况和季节特点,选取一项至两项活动内容,形成特色大课间,彰显学校校风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如冬季跑操、夏季健身操、武术操等;(3)阳光体育节: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旨,设计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如在运动会中除设置接力跑等传统集体项目,还可以增加多人跳长绳项目,让学生更加愉悦的参与竞赛活动,推动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提高。校园广播站、宣传窗、体育文化长廊等显性物质资源也为校园体育文化构建烘托出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发展。

除了依托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场地器材等,还可以充分依靠学生团体,以此让学生能够胜任不同的角色。如成立学生体育社团、学生会体育部等,在体育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鼓励体育教师基于自己的专长成立工作室,在完善学校社团运行制度的同时,以项目特有的文化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如高中学校的武术社团,定期举行武术类活动和比赛,以“太极拳”为基点,吸引家长的积极参与,既能够促进项目的开展,也能够促进武术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如以足球博物馆、蹴鞠小镇为中心,建立青少年活动基地,以俱乐部和训练营的方式,进一步开展运动项目,扩大项目文化的影响力。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都为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平台,在课上学到的技术、技能在课外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实践,了解到的健康行为习惯,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了规律的实践,体验到的体育品德在课外活动中得到了更深厚的升华。

2.3、高中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子系统——运动竞赛训练的发展

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校体育发展特色,应该形成自己学校的体育传统。高中学校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发展目标,突出项目优势,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在经历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铺垫、课外体育活动的夯实后,运动训练竞赛则成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升华阶段。在体育运动方面有专长、有天赋的学生进入学校运动队,由专业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训练,对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核心素养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中学校组建适合学校实际的特色运动队,取得优异比赛成绩,为高校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推出体育明星队伍和个人,成为体育精神的代言人,从运动项目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推动运动项目的推广,促进运动项目文化的形成,同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综上,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校园体育文化从物质、制度、精神等不同层面,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训练等不同层面的发展,以特有的形式渗透进校园,发挥潜在教育功能,使学生更加了解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学生终身体育、终身健康和可持续自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校园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