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2020-12-31 13:43
兽医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布病圈舍患病

羊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主要是布鲁氏杆菌,给羊的生长、繁殖及人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养殖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 病原特点

布鲁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呈球杆状,无鞭毛。在所有畜禽当中,羊的发病率最高。布病的扩散能力非常强,患病羊的粪便、分泌物、血液等,均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病菌还可以通过皮肤、黏膜侵入,进而扩散危害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布鲁氏杆菌具备较强的存活能力,在水源以及土壤当中能够存活数月,即使在动物的粪便及分泌物中,也能够存活4个月的时间。在60℃高温下,持续15~30min即可杀死病原菌,或者使用来苏儿或者石灰水也能够有效杀灭病原菌。

2 临床症状

羊布病大多呈慢性发病状态。患病母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流产及胎衣滞留现象,并且会继发子宫炎、阴道炎以及乳腺炎等一系列的疾病。患病公羊的生殖系统会出现明显的病变,阴囊肿大、睾丸肿胀并且发炎等症状。

3 病理变化

通过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怀孕病死母羊的胎儿胎衣增厚,并且呈胶冻状,颜色呈黄色,伴有出血点。观察胸腔发现有大量积液,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同时伴有坏死灶。病死公羊的睾丸、附睾出现坏死化脓现象,同时伴有炎症,睾丸肿大明显,症状严重的病死羊可以发现睾丸出现萎缩。

4 诊断要点

对于羊布病的诊断,通过结合患病羊的临床发病症状及剖检变化即可做出诊断,通过血清学实验或者病原学检测即可确诊。

5 羊布病的综合防治

由于羊布病传染性较强,因此养殖户要认真做好综合防治工作,降低布病发生几率,确保羊群健康生长。

5.1 对患病羊及带毒羊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规模化养殖场对于羊布病的防治,应从传染源入手,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羊,应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及时扑杀阳性羊。针对受威胁的羊,应密切观察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应急接种,降低发病率[1]。

5.2 对饲养圈舍进行严格消毒规模化养殖场必须要认真做好对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粪污,避免孳生大量的细菌,确保环境健康。确保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合理控制养殖密度。最重要的是要定时定期的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对圈舍、墙面、地面、进出入车辆、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保障羊群健康生长,降低布病发生几率。

5.3 定期免疫接种及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降低布病发病率的重要举措,因此规模养殖场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在这一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的免疫接种计划、流程。一般情况下,布病疫苗需要每年接种2次,才能够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在接种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接种剂量,确保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此外,养殖场要做好对疫苗的储存保管工作,打开的疫苗应在12h内完成使用,避免疫苗失效,提升免疫效果。

5.4 大力宣传布病危害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因此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当前部分养殖户没有意识到布病的危害性,忽视防治工作,动物防疫部门要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的宣传力度,通过微信、广播、广告等方式,促使其了解掌握布病的危害性,进而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机制,降低发病率。养殖户一旦发现患病羊,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并上报防疫部门,结合防疫部门要求展开各项工作,阻断疫情的扩散,降低养殖损失。

5.5 坚持自繁自养养殖户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避免疫病的传入。如果养殖场想要扩大养殖规模需要引种,要认真做好对引种羊的健康检疫工作,查看健康档案,确保健康方可引种。引种后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无异常后方可合群饲养[2]。

5.6 治疗方法为了降低损失,针对尚有治疗意义且处于急性期的病羊,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以抗菌治疗为主,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最好采取联合治疗方法,首选药物为强力霉素+“利福平”,连续治疗6周,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其次,针对处于慢性期的病羊,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应采用菌苗疗法+抗菌治疗,该法近期治疗效果良好,远期治疗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近年来,规模养殖场羊布病的频频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威胁到了人员健康。通过分析羊布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并探讨了该病的综合防治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旨在降低规模养殖场损失,促进羊养殖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布病圈舍患病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一种新型肉鸡圈舍的研究和应用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生产母羊圈舍标准化设计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