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祖父行贿案真相

2020-12-31 07:29魏四维
廉政瞭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周树人福清光绪

魏四维

“我13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在《阿Q正传》俄文译本的自叙传略中,鲁迅曾如此回忆。这场变故,让鲁迅的祖父周福清经历了牢狱之灾,也让鲁迅走上了和之前家族设定不同的人生道路。

鲁迅祖父的行贿事件

光绪四年(1878年)正月二十四日,在金溪县任七品正堂知县的周福清突然被两江总督沈葆桢参劾——为了整饬两江吏治,沈葆桢一次性向皇帝参劾了12名大小官员,他给皇帝处理的意见或是“即行革职”,或是“勒令休致”,唯独对周福清评价为“办事颟顸而文理尚优”,认为可以将周福清调整为负责教育的职位。

吏部经过讨论认为,周福清任知县已经超过了半年,不适合知县任职半年内不称职可进行调整的规矩,但可以按先例让周福清在七品知县的位置上退休。

这样的结果对于进士出身、刚刚40岁的周福清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他上下活动,经过一番运作,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皇帝签批同意周福清改为“教职”的文书。不过从手握地方权力的七品知县到清苦的教育岗位,周福清自然不满意,索性捐了一个内阁中书的官,并在当年九月就进入了内阁上班。

从濒临丢官的境地转圜到政府中枢工作,可见周福清不仅家庭条件优渥,他的人脉也非常硬,更为难得的是周福清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将近14年,可谓是如鱼得水。

光绪十九年(1893年)三月,周福清回到绍兴老家为母亲守制,这一年他的孙子周树人13岁。作为官宦人家,在本应是乐享天伦的时候,周家却因为一场祸事而家道中落,也自此改变了周树人的人生轨迹。

光绪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浙江巡抚松骏的一封奏折再次将周福清这个人名送到了皇帝的案头。就在25天前,负责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殷如璋的座船行至苏州时,接到了一封“嘱托关节情事”的书信,以及一万元洋银的“支票”,这封书信以及银票的主人,就是当时从绍兴前往北京探亲的周福清。

周福清之所以会向负责浙江乡试的主考官疏通关系,一来是因为他的儿子周用吉(鲁迅父亲)要参加当年的浙江乡试,二来周福清和殷如璋都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有同年之谊,所以周福清才派人前往殷如璋的座船送上书信,借以说情、行贿。

封建王朝的官员最重乡党、师生以及同年的情谊,这都是可用的人脉关系网。至于官员之间为公务员考试串通作弊这样的“小事”,在晚清更是屡见不鲜。就连在吏治相对清明的清早期,康熙皇帝都不禁发出“近来科场之事尽为大臣主持,遇考期将至,不惟为子弟钻营,且为他人圖谋”的感叹。

在这样的官场风气下,请托再正常不过,又有银元开路,周福清觉得此事万无一失。他不仅为儿子说情,还在书信中为同乡的马家坛等5个考生托请,但这5个考生和他们的家人并不知情。周福清打算在事成之后,向其他5家邀功,好将送给殷如璋的银子赚回来。但周福清没想到的是,这却险些将他置于死地。

行贿败露入狱8年

殷如璋在接到书信和银票后,当即叫人将书信和送信之人扣下,交给苏州府看管、提审。

行贿这样的事情一直都处于“宁让人知,莫让人见”的官场灰色地带,一旦盖子被揭开,落实了科场舞弊的罪名,就是杀头的罪过。所以此案皇帝一知晓,即刻就让内阁发上谕将周福清“著即行革职,查拿到案,严行审办”。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周福清投案自首,而他的儿子周用吉和马家坛被革去功名,其他4人因在信中没有提到具体名字,逃过一劫。

按照咸丰八年(1858年)科场舞弊案的成例来说,周福清应该被问斩,但是殷如璋没有收受周福清的洋票,尚未构成实际行贿。加上周福清主动投案,刑部认为应当给其减刑,“拟杖一百,流三千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并将此意见呈递给皇帝裁决。但这份奏折递上去当天,皇帝亲笔批示道:“虽与交通贿买已成者有间,未变遽予减等,周福清著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以严法纪,而儆效尤。”

本以为死定了,谁知事情又出现了转机。清朝每年秋后处决的名单都要再给皇帝重新审核,并且按照情实、缓决、可矜、承嗣留养4个档次进行发落。而周福清这个本应当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秋季被处斩的人,却被划归为“缓决”,一直拖到光绪二十一年九月,皇帝重新对周福清进行审核。诡异的是,皇帝第一次的意见是“著予勾”,但是这份谕旨还没来得及发出去,皇帝又下发了“周福清著免勾”的谕旨。

就这样,等待杀头两年后的周福清,神奇地保全了性命。但他并没有躲过牢狱之灾,从光绪十九年周福清投案自首开始,他一共在监狱待了8年,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才被“奏准开释”恢复了自由身,返回绍兴老家。

疑窦丛生的案情

虽然周福清被释放了,但是周家却是一蹶不振。本应当像祖父、父亲一样按部就班走科举道路的周树人,因为没有长辈照拂,转而投向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西方知识,由此转变了他的思想和人生观。

而细细推敲之下周福清科场舞弊案里疑窦丛生。首先就是殷如璋与周福清分属同年,为何下手如此之重?

有一种说法是,当时苏州知府王仁堪和浙江乡试副考官同在船上,殷如璋不便给周福清派来等待回信的佣工陶阿顺回信,于是陶阿顺便在船外大声呼喊,将此事说漏,被同船之人听到。殷如璋为保自己的声誉,只好对自己“所托非人”的同年痛下杀手。

陶阿顺的来历也颇为奇怪,他本是绍兴陈顺泉家的佣工,被前往北京的周福清临时借用跟随伺候。可是周福清为官多年,而且还有钱给自己打点前途,怎么会连一个亲随家人都没有,要借用别家的佣工呢?甚至还将送信打通关节的事情交代给一个粗人呢?而且作弊这样的事情,只能是密之又密,周福清又为什么要节外生枝为同乡的5个学子疏通关系呢?

在周福清的供述中,他前往北京是为了探亲,可是周福清的家人以及亲家都在老家浙江。而且探亲为何还要随身携带一万元洋银的支票?周福清托殷如璋照顾的其他5名考生中唯一具名的马家坛,是翰林院编修马传煦的儿子。鉴于清代官员丁忧回乡期满后不一定能够官复原职的情况,周福清携带巨款前往北京,很有可能是为自己的前程活动,疏通马传煦的关系,以谋求丁忧结束后能在内阁中保有一席之地。

在获悉自己的同年殷如璋是乡试主考官后,周福清为了加重自己进京打通关系的筹码,才临时起意,请托殷如璋让包括自己儿子在内的6人中举,并且特意点出了马家坛的名字。但他作为丁忧官员,本应在老家守制,不能轻易外出,这次“探亲”的举动不能让人知晓,所以只好托陶阿顺前往,没想到这名借来的佣工险些将自己送上法场。

既然周福清可以花大笔银子打点前程,自然也舍得将自家的银子拿出来救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周福清被捕入狱后,鲁迅一家的生活大不如前,经常出入当铺的原因。

但对周福清有利的情况是,晚清六部中的书吏如同绍兴师爷一样,大多数职位都被绍兴人把持,再加上“财可通神”,自下而上呈递给刑部尚书松溎的判决文件,自然会尽力为周福清开脱。如若不然,堂堂刑部满尚书又何以会为了一个汉族官员,在给皇帝的奏折中,引导性地提出可以减等免除死罪的意见呢?

而后周福清躲过两年秋审,皇帝前后谕旨不一,更能看出其中有人在暗暗发力,也反映出晚清大臣弄权的局面。那么侥幸免除死罪的周福清,为什么8年之后会被刑部同意释放呢?因为这一年刑部新上任的汉尚书叫做葛宝华,绍兴人士。

在遭受了8年的牢狱之灾后,光绪二十七年周福清出狱了,此时他的儿子周用吉早已经去世,孙子周树人也已经21岁,正在矿路学堂上学。逃出生天的周福清不仅对官场心灰意冷,更看透了官场下隐藏的肮脏。就在他出狱后的第二年,周树人前往日本学医,其中与周福清的鼓励支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这次前往日本的留学,造就了赫赫有名的鲁迅。

猜你喜欢
周树人福清光绪
鲁迅31岁才谋得一个铁饭碗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刘西洁作品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福清“表情包”
1918年的“中国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