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橙生物学特性及幼龄园管理技术

2021-01-02 06:44群孙建城程慧林程绍南
浙江柑橘 2021年4期
关键词:青果树势树冠

吴 群孙建城程慧林程绍南

(1.浙江省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衢州 32400;2.原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研究所)

在我国柑橘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倡柑橘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香橙(Citrus junos)作为柑橘类中一个加工专用品种,遇到一个难得的发展窗口期,2006年至今已全国新种植香橙园660 hm2以上,逐渐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我国香橙产业发展需要行稳致远,做出适合我国特色的香橙加工产业,对柑橘产业融合发展起到很好的补短板作用。衢州市作为柑橘老产区,种植历史悠久,以椪柑、胡柚、蜜橘为主。近几年随着柑橘产业的发展,柑橘加工产业逐渐成熟。常山县、柯城区,衢江区因加工需要开始新植专用香橙,目前有近467hm2的香橙种植面积,但对香橙的生物学特性尚不清楚,配套栽培技术仍不成熟。加工用香橙栽培不能完全套用普通柑橘栽培技术,而要针对香橙特性实施操作,有所创新地规范幼龄园管理技术,促进其早日始果,适时盛果,以达到培育成一大批高品质、高效益香橙基地的目标。

1 香橙及其生物学特性

1.1 香橙简介

香橙起源于我国的长江上游地区,W.T.Swingle认为香橙是野生宜昌橙和中国的某宽皮柑橘栽培品种天然杂交的一个杂柑品种,不属于柑橘分类学中的一个“种”[1]。后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日本从奈良时代(710~794年)开始就已有栽培,经一千多年人工栽培驯化,产生出数十个品种(品系),21世纪初日本香橙专家音井格根据在日本香橙主产地德岛县的调查结果,把香橙品种(品系)分为三类:(1)无核品种:多田锦;(2)始果期较短的品种:山根、东地;(3)普通品种:以木头为主及古野、海野、走川、殿川、和田等。木头是当代香橙主产国日本、韩国的主栽品种。目前衢州新发展的香橙基地绝大多数采用木头种,无核品种的多田锦及其他一些品种也有引进试栽,但栽培不多。木头种因香气浓郁、果形大而受果汁加工企业的欢迎。

1.2 生物学特性

香橙树体直立,树势强,树冠高大;进入结果期后春梢长度达5~30 cm,一般比较细,不同品系树上的春梢都生有刺,长1.5~5.0 mm;叶较小,长×宽约为60×30 mm左右,有叶翼,叶的大小随生长时期及枝条的生长势不同而有变化;新芽在2月底到3月上旬陆续抽发,新的嫩芽带一点淡紫色;在衢州地区花期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花瓣大部分呈白色,花瓣外层少量带一点紫色。耐寒性是柑橘中较强的,在衢州2020年的低温冻害天气中,成年树可抵抗-8℃低温;对矢尖蚧壳虫有抗性,也发现对溃疡病有抗性,对疮痂病抗性强,对衰退病毒病有感染性;管理不当会发生隔年结果现象。

香橙果实呈扁球形,横径60~65 mm、纵径50 mm左右,果重90~120 g,大果品系果重130 g左右;果顶部扁平,花柱痕下凹,周边呈凹环,但均不明显。果蒂着生部下凹,可见比较明显的放射状沟,果面油胞凹凸明显有粗糙感;果皮稍厚约5~6 mm,鲜黄色,如12月份果实仍挂树上,则呈浓黄色,果肉变软、剥皮就比较难;果心部比较大,种子粒大且多(每果平均约含26粒),果肉淡黄色,具有香橙特有的香气,但出汁率仅15%~20%,比温州蜜柑低得多;果汁含酸量在8月下旬就达到6%左右,在整个果实着色期果汁含酸量变化不大。酸的主成分是柠檬酸,占90%左右,苹果酸不足10%,还有微量的甲酸、琥珀酸等;含糖量仅2.5%~3.0%,从糖酸比来看,是不可鲜食的,适宜作深加工原料,可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1.3 栽种环境

1.3.1 气候。我国以温州蜜柑为主的宽皮柑橘产地的气象条件,基本上都适宜香橙的栽培,可以把香橙作为品种结构调整的选用品种。香橙是柑橘类中耐寒性仅次于枳壳的强耐寒品种,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7℃,一般都能安全过冬,成龄树遇短时间-10℃低温也不会发生严重冻害。香橙对日照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即使在日照条件比南坡面、西南坡面稍差的东北坡面、北坡面也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果实;迎风面的香橙林易发生落叶,果实表面也易受损害。

1.3.2 土壤。香橙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广泛,雨水充沛,土壤湿润对香橙生长结果有利,所以土壤的保水性十分重要,易出现严重干旱或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影响树体生长发育。枳砧香橙适宜在pH 6.5左右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在四川等地的微碱性土壤中以栽培资阳香橙砧的香橙苗为适宜,以防树冠发生缺铁黄化症。

2 幼龄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2.1 树形及整枝修剪

香橙树形类似衢州椪柑,直立性强,从幼龄开始整个生育期间的栽培管理就必须有“控制树高,扩张树冠”的观念,树高控制在3 m以下。采用枳砧香橙苗并短截主根后栽植是控制树高的基础措施;定植后每年整枝修剪时,树高率(树高/树冠径)在1左右[2];香橙树冠内多刺,田间管理作业添麻烦,平时要见刺就剪除,造成树冠内基本无刺的状态。同时,在定植后的三、五年内,通过拉枝牵引和整枝修剪并用的方法逐步改造成开心自然形树形;设定3~4个主枝作为树冠骨架,幼龄期间多发徒长枝,可在每个主枝上间隔选配2~3个副主枝,并删除扰乱树形的徒长枝,对于树冠内膛空虚处的徒长枝,可短截培养作结果母枝,在内膛形成结果枝群。4~5年后,内膛长有结果枝群的开心自然形树冠骨架基本形成,为未来形成立体结果的树冠打好基础。在树体始果期及逐步向盛果期发育过程中,要维护开心自然形树冠的发育,应注意及时抹芽,避免徒长枝在不当位置生长,一部分5~10 cm长的春梢可用作结果母枝。对向上长、向内长且有徒长倾向的侧枝,要及时抹芽或扭枝或删除,如果是2~3年生以上的粗大上向枝或内向枝,可留下其有绿枝基部作短截处理。

2.2 结果管理

香橙易隔年结果,所以投产后应加强肥水管理和整枝修剪。香橙的青果商品性较多,丰收年应尽早采摘青果;采摘量以采摘后叶果比保持100∶1的程度为适宜。同时,为了提高优品率,应注意随时疏除病虫害果、风癣果、受伤果、畸形果、日烧果、凸型虎斑症果;作为商品上市的青果必须用剪刀采摘。香橙的花粉稔性强,不必混植授粉树。

2.3 肥培管理

香橙属于需肥品种,施肥以“春肥为主,重施夏肥、秋肥”的施肥设计,这样才能使得树势强壮,优质高产,夏季重点施肥可缓解隔年结果的发生,多施夏肥、初秋肥可能使着色延迟,但不影响果实品质,采后或与采收同时在秋冬气温下降前必须重施基肥,这时,可以结合冬季翻耕树冠外沿的土壤,施入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性质,促进须根系扩展活力,对于增强树势,确保来年丰产优质十分重要。另外,夏季树盘覆草,有利于土壤保水,防止冬季发生燥冻。

2.4 生理障害预防对策

溃疡性虎斑症对香橙果实的外观影响较大,一般认为这与茎陷点病的发生程度有关,但其相关机理尚未完全究明。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果皮表面溢出脂肪,其痕迹呈溃疡状,主要表现为油胞间出现凹陷症,或为少数油胞崩溃显现白色凸起症,后者在7~8月发生,前者在9月以后发生。一般在出梅后天气干燥时期发生多,阴天多的情况下,树势强树很少发生。同时,幼龄树比成龄树发生少,看来其发生程度与树势和水分生理有一定关系。另外,受到阳光直射且光照强的位置的果实多发生,也认为与光质或强度有关系。总之,这是一个决定果实商品性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的预防措施就是做好夏季的灌水、覆草保水等土壤管理工作,充分保持树体强健;开园种植时尽量采用健全的无病毒苗。

2.5 病害虫防治

香橙对柑橘类易感染的疮痂病、黒点病、灰霉病、溃疡病等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或轻微感染,一般不成问题。幼果期需要用杀菌剂代森锰锌等喷布,注意正确用药浓度,兼顾果实农药残留达标和有效杀菌。此外就是还有衰退病毒病的问题。香橙对衰退病毒病的感受性比较高,这与果实发生虎斑症也有关系。作为对策,日本正在研究对脱毒处理后获得的无毒化苗接种弱系衰退病毒,利用其免疫功能来实现防除的方法。目前的技术尚应在没有茎陷点病或病症轻微的、树势强健的母树上采穗育苗,可以获得基本无病毒的苗木,同时,进行科学的土壤管理,促使树势稳定。香橙对矢尖介壳虫有抗性,但易受螨类及访花昆虫的危害,天牛基本不危害香橙实生树,只对枳砧香橙有一些危害。7~8月天牛危害高峰期应检查树干基部并施用农药杀虫杀卵及进行人工捕杀。如在果实着色期出现叶蝉危害,也应根据其消长情况,加以防除。

2.6 采收和加工

2.6.1 采收。香橙果实的采收分青果和黄果二次进行。青果的采收期在8月下旬~9月,5~6分转色的青果可经贮蔵后出售。黄果的采收期在11月上中旬(初霜前),经霜打后果实会软腐。香橙加工主要是利用其果实的有机酸和特有的香气。黄果主要作为加工果汁和果皮等香橙制品用,可用不符合贮蔵用果规格的较次果实作原料。

2.6.2 加工。青果采收可用于烘干制青果茶等。黄果采收后要快速用于加工,不可储藏太久或者快速冻干。一方面香气易散失,另一方面冬季湿度较大,储藏条件不善造成病菌侵入,果实容易软腐,失去加工特性。香橙加工制品种类丰富,大宗产品主要有香橙汁、香橙醋、香橙调味汁、香橙酒(汽酒)、蜂蜜香橙茶(柚子茶)、香橙胡椒(香橙辣椒)、香橙精油及香精、香橙种子油、香橙豆腐等。

目前衢州已有制成香橙汁+胡柚汁的混合果汁,制品融合两个品种的特色优点,以香橙汁之优异的特有芳香补充胡柚汁香气不足,大幅度提高胡柚加工饮品的竞争力,促进我市胡柚果汁加工业的发展,为我国柑橘加工业克服“果汁弱”缺陷,补上短板。

猜你喜欢
青果树势树冠
游于艺 成于戏
——徐州市青果小作家基地简介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石榴上的应用效果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一个早晨
浮梁县不同地形杨梅园树势与产量情况研究
梵高的花
你能买到快乐吗?
镜子里长出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