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分析

2021-01-02 19:43恩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方勇
区域治理 2021年15期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

恩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中心 方勇

国土资源部、土地管理局等有关单位根据当前世界形势,综合研判我国人口情况及经济形势,提出种种手段对我国现有土地进行管理,这是土地管理的大概方向。我国土地可持续发展制度不太健全,相关配套设施仍不完善。

一、实行可持续性土地管理战略的根本意义

近几年,土地问题日趋严重。诸如土地盐碱化、撂荒、土地碎片化等问题层出不穷。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会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伤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乡村农业经济体系。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一方面是自然环境,一方面是人文环境。我国幅员辽阔,地跨三带,各地气候截然不同。部分地区时常发生诸如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极易造成土地荒废。全球变暖,自然环境日趋恶劣,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带来的影响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是人文环境体现。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粮食问题关乎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能否守住“粮袋子”是安全发展的重要一环。人口上涨带来的土地平均利用率降低、经济发展造成的土地非法利用等问题迫在眉睫。综上所述,如果无法合理有效地对土地进行管理,会造成棘手的粮农问题,重者甚至还会造成地区内部一定的生态破坏,威胁自然生物链平衡。土地资源利用不完善,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显著。土地失去固水能力,自然灾害便会乘虚而入,造成一定的生态混乱。有毒废物不合理排放、矿山违规开采等不合理做法,极易引发土地风险。单单发展还不够,发展完就舍弃亦不可。可持续发展,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利用附加效应管理土地,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是解决我国土地问题的关键所在。众多案例事实表明,实行可持续性土地发展战略刻不容缓。它俨然成为立国之本、粮农之根。

二、土地问题在我国农业现状中之表现

(一)土地规模化程度较低,管理难以成势

部分乡村中仍旧存在单一作业现象。各自耕种、分散打理,做不到资源整合与规模化利用,使得一些人力物力资源白白浪费,没有对土地管理起到根本的辅助作用。农民生产管理意识较低,缺乏相关专业团体指导,单干自然难成气候。个别土地惨遭荒废。

(二)土地资源紧张,长时间处于短缺状态

近代以来,我国人口便一直处于满盈状态。体现在农业问题上,便是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面积少之又少。土地负载过重,一块土地往往被用来种植多种作物。而种植作物不同,使用的培育方法亦不同。如此“折腾”同一块土地,便会对土地造成伤害。土地资源高度紧张,个别人员甚至无地可种。

(三)土地资源浪费,“张冠李戴”现象不容忽视

土地作为粮食的“培育器”,最大作用便是产出人们赖以为生的粮食。浪费土地资源,过度使用土地栽种绿植、造房建屋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便做不到物尽其用。城市发展的触手不断向周边延伸,许多本该耕种粮食的土地被用来建筑作业,占领了许多优渥的土地资源,从而严重的降低土地的利用能力

(四)土地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有效管理措施

治理的滞后性使得我国土地呈现出退化态势。现代化产业发展的同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片面发展城市,对乡村发展不够1重视,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现象严重。相关土地管理体制混乱,做不到专项专人管理,出现问题难以追责。不合理开采资源、垃圾随意倾倒,导致土地周边资源受到污染。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供水补给措施、农业输配电机械、自然灾害防护措施等落实不到位,达不到土地管理可持续性发展规划之要求。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对相关农业政策措施没有做到高效普及。各地区发展状况不一致,难以统筹规划,分别管理耗时耗力,增大了管理难度。

(五)土地管理相关从业人员缺乏相关资质,对土地缺乏科学合理之认识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缺乏具体纲领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兼顾管理土地,身上有主业牵制,“代管”“帮管”现象严重。如此一来便对土地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在现实管理工作中也就负不起责任,缺乏严谨的科学性。

(六)资金支持不到位,部分纸面计划难以落实到实际

时代发展,资金问题至关重要。在当今土地管理工作中,相关政策财政拨款不到位。我国土地资源众多,但较分散。相关配套设施的提供就需要财政方面持续支持。缺少资金协助,土地管理工作就会失去底气和源泉,从而达不到既定的目标要求,达不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程度。

三、可持续状态下土地管理措施具体方法之探究

(一)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开拓创新

世界以发展为本,发展以科技为本。社会各行各业离开科技创新便会失去生命力。各行业的竞争离不开科学技术发展。只有掌握高精尖技术,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竞争中高耸于不败之巅。同样,在可持续管理土地方面亦可努力创新,开出一条新路。一些科学技术可以很好地运用到土地管理中。具体表现为对已有农业灌溉工具改造、培育优良种苗等,增大土地生产效率,提高从业者耕种积极性,从而减少土地荒废现象发生。除却硬性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国历史悠久,又是农业大国,从上古时期便开始了小农社会的发展模式。几千年来某些固有模式虽有其长处,但世界在发展变革,相关人才模式、管理制度也要变革。要学会突破传统、推陈出新。

(二)努力建设完善的信息体系,做到对土地心中有数

不论社会还是从业者个体,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可或缺。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查缺补漏。加强基础信息建设,推进互联网“上山下乡”,让全球化浪潮从国外走进国内,从城市走进农村。可持续化土地管理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绝不是一人一物、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加强资源共享,通过数据收集、模型建立、实际模拟等手段,建造信息根基,做好前期统筹工作。在具体施行相关土地管理政策的同时,提前做好走访,摸清当地农业大环境,网罗相关数据,体察风土人情。决策主体要到最前线实地探访,从冰冷枯燥的数据资料中走出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才能做出行之有效的决策,做好计划和行为的知行合一。在相关政策施行过程中,统筹运用信息手段,对降水、日照、湿度等自然信息做好收集。利用行政手段对相关人员从业资质进行调查。可持续土地管理计划施行后,对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统计,总结经验教训。土地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决策者及从业人员在失败与不完善中不断摸索。对相关指标体系、成果评价做好记录,以求在土地资源规划保护中将相关功能功效全部发挥出来。

(三)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合理有序推行相关政策

技术经济等措施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最大程度发挥各行各业的长处,加强沟通协作,以此提升政策转换效率。配置土地资源,首先要做到土地规划。以综合评估为手段,结合预警信息、动态监测,对现有资源及未来资源进行分析测算。其次,要做到用途管理。什么样的地用来做什么。划分好建筑用地、耕地、农耕地,从用途、使用主体等角度分门别类。以期做好土地的统筹规划。最后是市场调节。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的主体作用日趋显著。市场反哺农业,体现在对土地的包容性与约束性当中。根据市场经济形势,确认诸如土地流转等措施的实施时机。宁晚一分,不抢一秒。土地的归宿终归是市场。有关决策者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拌好土地资源配置这碗“热汤面”。

四、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未来施行的主要方向

(一)加强相关土地指标研究

199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明确指出动态土地平衡作为土地管理参考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经济、人文、社会等指标,研判土地发展内在潜力及管理途径。指标类土地贸易近些年被许多人运用,其对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其中的规划指标和占补指标是未来土地管理可持续发展措施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生态环境的持续性监管研究

土地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周边环境形成有机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关从业人员除却对土地本身加强研究外,还应该把研究的触角伸向外面的世界。从地理、气象、生物等角度全面了解当地土地发展趋势,综合研判土地管理所面临的风险,并采取合适措施加以应对。由此可见,全面了解农业各分支学科的内在规律,对规划土地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之战略目标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经济条件之于可持续土地管理措施的重要意义

土地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经过百转千回的政策洗礼,最后还是要落实到经济生活中。相关从业者可以以终点为起点,研究社会经济状况给土地管理带来的利弊,从而实现经济反哺土地,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实现超前发展。效益是市场的代名词,规范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从而加强市场化改革的进度。

五、结束语

可持续化土地管理是一项造福人民的伟大举措。一方面它可以解决土地本身存在的问题,诸如利用率不高、撂荒等。另一方面还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同时,管理好土地,对生态环境的塑造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综上所述,从各方面来看,可持续性土地管理措施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做到这一点,除了相关制度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从业人员自身觉悟的提高。

猜你喜欢
土地资源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这土地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分土地